關於智慧的隨筆散文推薦
為明天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唯一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關於智慧的隨筆散文,供大家欣賞。
:智慧之美
知識不是智慧,但知識之花可以釀成智慧之蜜,結出智慧之果。
智慧不一定是飽學之士的專利品,但博覽群書、學識淵博的人萌生智慧的可能最大。智慧是恆久積累起來的經驗的核綻放的花朵,是豐厚的情感積澱的河,是仁慈的愛堆聚的塔,是爛漫的思想結出的果,是韌性,是堅持,更是信念聚合的光。
智慧從人類的幼年薪火相傳於今天.君不見——天壇日晷伴日月,電光石火催新生;故宮深藏萬年香,天地笑談千古情。洞中躬身成往事,廣廈無數燈火明。日行寰宇剎那間,江河湖海已玲瓏。原子核中乾坤大,生命情緣最克隆。也許你認為這是一種大智慧,是智慧之水澎湃而成的文明之河,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但透徹心扉、點亮心靈的一次坦誠溝通不是一種智慧嗎?困境中能擺脫困境求得新生的方式不是一種智慧嗎?尷尬中的一個機敏的緩衝,不同文化的親切握手,還有那不經意間的一個含義雋永、讓人玩味許久的幽默不是一種智慧嗎?因此我說,智慧是一雙敏銳的眼睛,是一次看似偶然的頓悟,是一種稍縱即逝的靈性,是一席含蓄輕盈的笑談,是一抹一剎那間迸發而出的絕妙的靈光,是歷久磨礪之後的一個穩重溫和的微笑------它是一根敏感的神經,摸不到,抓不住,也難以習之,但它又無處不在,如雲起雲收,花開花落。它就在你的身邊,如空氣;積澱在你的大腦中,似微光;生長在你的生活中,像星辰。說不定,你就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人。
智慧也許是一次明智的退讓,一次狡黠的妥協,也許是恰當時候的一個沉默。它有時需要在迫在眉睫時出人意料的選擇、辨別和當機立斷。猶豫不決、抱殘守缺、故步自封、惟我獨尊和毫無理智的固執己見是智慧的敵人,它和科學相伴相生。策略性地隱忍、包容、變通、接受和創新是智慧的細膩和深藏不露的細節性表達。
同有智慧的人交談,你會身心愉悅似品茗,又似醉春風;你會靈竅頓開見朗日,又如雨後現彩虹。人因智慧而美麗,智慧因人而永生。
智慧永遠是流行色,永遠是人晏晏談笑間、接人待物中的時尚,它永遠不老,就像江河之流水,太陽之光輝;它永遠不息,就像小溪之清波淙淙,蘭草之清香幽幽;它永遠不單調,就像春花之爛漫,音樂之動聽。它讓人仰慕,但又樸實無華,它沒有趾高氣揚的傲慢氣息,只給人以謙和的光芒,也沒有雍容華貴的粉飾和妝扮,只有一腔對人和世界的真誠情懷。
智慧充滿天、地、人之間。
像梅之所以能笑傲風雪,“凌寒獨自開,”是因為它知道它不能退縮,不能懈怠,更不能投降。否則,它只有在冷酷的大自然面前俯首稱臣、銷聲匿跡。因而,它只有毫不畏懼、毫不妥協地抖擻精神,才能顯出姿態,顯出風格。那點點紅,片片白,是毅然的步伐,是敞開的胸懷,是朗朗的笑聲,是充滿天地間的豪情。雪,成了它玉石般的裝飾,風成了它生活的笛音。它那麼自在,那麼飄逸,那麼風度翩翩——坐看天地成一笑,我有豪情唱大風。這智慧是淡定之後的灑脫、從容,淡定之後的寵辱不驚,這智慧是一種超脫無我的境界。
又如細流之湧出,寂然無形,默然無聲,一時你也找不到它源自何方,但千百萬年以來,它就這麼浸潤而出,嫻靜而自然,恬淡而無聲,決然不顧,恆久流長。它知道,只有如此,方能顯江河姿色,山水風情,澎湃氣勢,傲然風骨。縱橫於天地之間,捭闔於寰宇之內,貫通古今,徹響未來,孕育生靈,衍生萬世。這智慧是一種義無返顧、生生不息的宣言。
智慧更像生命的根,生命的蔓。君不見黃山鬆聽高風琵琶如流水,急雨落弦似撫琴。它就是用這種瀟灑和自信來感謝立定破巖依然故我的遒勁曲張的根脈。你看那根脈,盤根錯節,扭抱糾纏,沒有土壤,它就用這鋼筋焊接一般的血管楔入岩石縫隙汲取水分、養分,找到生的理由,找到自信的理由,把生命的張揚度裸露在岩石的容顏上,向它宣戰,向它挑釁,始終朗聲大笑,接受陽光雨露的洗禮,接受風雲雷電的檢閱。若不如此,山色會減損,風雲不際會。於是,岩石屈服了,大自然感動了,因而,大自然就饋贈給了它以自豪活著的理由,饋贈給了它以生命永恆的綠色。於是它擁有了生命的尊嚴,擁有了神聖的敬重,擁有了雲擁霧抱的激情戀歌。這智慧是關於生命的激情四溢、永不放棄的交響!看到它,不由得就會對這種生存的智慧頂禮膜拜!
因此我說,智慧有時是一種精神。
因此我說,智慧有時是一種氣度。
因此我說,智慧有時是一種內涵。
因此我說,智慧有時是一種品格。
正因為如此,智慧便成就了人的千種姿態,萬種風情,成就了文化蔥鬱勃發的氣象和芝幽蘭香的雅緻,於是文化便有了高度和厚度,有了力量和生機,於是文化的美麗便源源不斷地浸潤著人類的成長,促生文明之林生生不息,文明之河源遠流長… …
:母親的智慧
今天是母親節。 雖然我的母親已經離開我們好幾年了,可是,母親的智慧還在影響著我。
在 母親106歲去世時,我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我的母親105歲》。新華社給發到了新華網上。我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標題呢?這完全是情感使然。 2011年1月,母親駕鶴西去,我很悲痛。很久很久,甚至至今,多年過去了,我都覺得母親還天天和我在一起呢!
說起母親的智慧,都是老人家勤勞節儉的結晶。
母親一字不識。終生住在鄉下。勤奮、純樸、善良。她比許多會識文斷字的人還有能耐有智慧。全村人有口皆碑!鄰里糾紛她去勸解,族人不睦她去說和,看人有難她立馬相助……母親和父親年輕時都很能吃苦,很要強。一年四季,忙完了地理的活就忙著給鄉鄰鄉親做傢俱做農具,自己捨不得隨便花掉一分錢。省吃儉用,把5男1女6個孩子養大成人。好不容易積攢下一點錢,又要給一個個孩子蓋房子置傢俱娶媳生子……把一個個孩子養大了成家了,自己卻老了……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添負擔,90多歲了還堅持住在兩間半的舊房子裡,自己苦自己做自己吃!
其實,這就是母親的大智慧!
正如母親對兒女們所說的那樣,你們都一大家一大家的,老的老,小的小,一天到晚都忙忙嘈嘈的,沒完沒了的。我老了,不能幫你們做什麼,也不給你們添麻煩。還是我一個人過得好,圖個清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母親晚年時,從不在人跟前說誰的不是。說,那都是過去的事情,說了只會增加不睦,沒意思。但是,對人家的好,卻常常念念不忘。比如,父母親剛從外村搬到長溝時,開始都是族人借給的房子住,後來,族人中的長者又讓在祠堂的地上蓋起了兩間半的房子,老人說起這事,如數家珍,總是說誰誰對我們家有恩,不能忘了。對晚輩子孫,總是提醒要好好工作,不要和人結仇。還經常說:“自己年紀大了,總有一天要走的。不能因為掛念我照顧我影響了工作。那不好。” 母親很少得病,即使到了100多歲,也沒得過幾次病。住院治病就更少了。很多人都羨慕母親。也有很多人羨慕作為母親的子女的我們。說母親一生少病少災,給我們減少了許多苦惱和麻煩。這話說的丁點兒也不誇張。
母親晚年特愛乾淨。每天吃過飯,總要漱漱口,清理一下口腔和牙齒。即使在冬天也不例外。這是母親一輩子的衛生習慣。母親愛勞動。在100多歲時,還堅持要天天用手剝玉米剝花生。不讓她剝她還跟你急。有時只好多買一些存著,她要什麼時候剝就用籃子或盆子裝一些送到她跟前。最奇的事,是母親晚年自己發明的一個治病的良方——抽捲菸!母親年輕時並不抽菸,晚年抽菸,我們也從來不阻止。快100歲的時候,她有一天和我閒談時,突然問我:“你知道我為什麼抽菸嗎?”我一時語塞,竟不知說什麼了?看我在疑惑,母親笑嘻嘻地對我說:“告訴你吧,這可是我的一項發明哦。”“我抽菸沒有嚥下去,只是抽著玩的。是為了防病治病。只要覺得想感冒了,抽幾口煙,把它從鼻孔裡冒出來。感冒就好了。 ”母親一邊說著一邊笑著,心裡美美的,顯得很自豪的樣子。我的心頓時雲開霧散豁然開朗了明亮了!原來是為這呀!怪不得我每次送給她香菸時,她總說:“不要好的,不要浪費,有,就行。”
這就是我母親的智慧!
今天是母親節。希望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母親記下一句話,記下一件事。這是發自內心裡的感恩。
:勞動創造了智慧
在傳說時代.大禹治水時,就是通過百姓堅持不懈勞動,才控制住洪水的.但不只不過是一個傳說吧了,不可取.那就說一些可取的吧,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修築萬里才城,肯定了,是勞動的結晶,相信沒有人敢否認.的確如此.在此不想多舉例了.說明古代的人聰明,也就有智慧.但這智慧不是平空而來,是不斷勞動得來的.所以我們從小就在養成良好的習慣,要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樹立良好的人生目標.
國家規定“五一勞動節”就是為了那些崇高的勞動者而制定的,感謝他們無私的奉獻,才讓我們過上好日子。由此,可以聯想到,一些無業遊民整天在那裡混日子,不知道混到那一天才是個頭,這就是所謂社會裡的“人查”,讓世人看不起他。我想這樣的人生有何價值可言呢!把話說回來,他也是個人啊,我們把他當人看,自己不自己當人看。我想,只能苦笑吧!
想要一個國家興旺發達在於創新,而創新在於勞動。在隨唐時,中國處於鼎盛時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大的國家。些後,宋代偉大的“四大發明”,分別為“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在現在來說,應用於各行各業,尤為突出,在軍事領域有著至高無上地位,完全體現它價值的所在。但這一切的一切,來源於勞動。勞動是光榮的、崇高的、神聖的,是創造文明的一個偉大寫照。
勞動相當於一種責任意識,只要生存在這種環境裡,就應該意識到這種責任存在。當意識到了,就要付於行動才行。不能“光說不練”,那是不起任何作用的。譬如,學習,很多人一到晚上睡覺之前,都想著“明天要好好學習啊”。到第二天,什麼好好學習啊,一下子拋到腦後,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到了晚上又想著“明天要好好學習啊”。反覆如此,真是“老生常談啊”。這是不行的,不付出,那來的回報啊。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的事情。
我認為“勞動是創新的動力,智慧是文明的象徵”。勞動創造了智慧,是普通的真理,無法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