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的作用與功效_川楝子配伍應用

  川楝子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大家知道嗎?川楝子是一種功效很強的中藥材。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配伍應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

  行氣止痛

  ①用於氣鬱胃痛,症見胃脘脹痛,痛連兩脅,按之痛減,噯氣頻作,或嘈雜吞酸,可與元衚衕用,如川楝子散;也可與蘇梗、川樸、木香同用。

  ②用於胸脅脹痛,多見於肋間神經痛,症見脅痛,以脹痛為主,痛無定處,胸悶不舒,善太息,可與柴胡、青皮等同用。

  ③用於疝氣作痛,症見少腹前陰因寒氣凝滯作痛,可與木香、小茴香、吳茱萸同用,如導氣湯。

  燥溼殺蟲

  ①用於蛔蟲引起的腹痛,可與其他殺蟲藥同用。

  ②用於陰癢因溼熱下注者,多為滴蟲病,症見帶下黃濁,陰部潮溼陰癢,用此藥內服及外用薰洗,皆能奏效。

  ③用於疥瘡,單味煮水擦洗,或用穀草烤,一面烤,一面擦洗。

  ④用於頭癬,以本品烤黃研末,與豬板油或凡士林配成油膏外塗。

  川楝子的配伍應用

  配鬱金,平肝止痛力增,可治肝鬱氣滯化火,脅痛,胃痛,腹痛,熱厥暴痛之症。

  配白蒺藜,疏肝和胃,用治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諸症。

  配當歸 , 一為行氣,一為活血,氣血並治,同入肝經,疏鬱止痛,養血柔肝,善治肝、膽、脅肋疼痛諸症。

  配青皮,二藥都能疏肝利氣止痛,然川楝子善行氣止痛,青皮善破氣消積。二者相配具有疏肝利氣,散結止痛之功,可用於氣滯溼停的少腹脹痛,疝氣腹痛等證。

  配延胡索,一偏行氣,一偏活血,二藥相伍,行氣活血,散瘀止痛力增,常用治胸脅、胃脘、少腹氣滯血瘀的疼痛。

  配小茴香, 既可疏肝,又善溫肝腎,散寒止痛,可治寒溼腹痛,寒疝等症。

  川楝子的方劑製劑

  舒肝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本品、白芍、薑黃、豆蔻、厚朴、枳殼、延胡索、沉香、砂仁、木香、陳皮、茯苓。為細末,煉蜜為丸,治肝氣鬱滯,兩脅刺痛,飲食無味,消化不良,嘔吐酸水,倒飽嘈雜,周身串痛。

  金鈴丸《普濟本事方》:本品、炒茴香、炒馬藺花、菟絲子***酒浸***、海蛤粉、炒補骨脂、海帶、木香、丁香。為細末,煮糊為丸,治膀胱腫硬,牽引作痛,小腸疝氣,陰囊溼腫。

  金鈴散《正治焦繩·幼科》: 川楝子肉、炮三稜、莪術***醋煮***、青皮、陳皮、赤茯苓***去皮***、茴香、木香、炙甘草、檳榔、枳殼***面炒***、鉤藤。為末。治疝氣腹痛,治癒而復發者。

  金鈴散《雜病源流犀燭·臟腑門》:本品***與巴豆同炒焦黃,去巴豆***、茴香、木香。為末,水、酒各半煎,蔥白湯調下。治膀胱氣痛不可忍者。

  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宣保命集》:本品、延胡索。為末。功能舒肝瀉熱,理氣止痛。治肝氣鬱滯,氣鬱化火而致的胃脘胸脅疼痛,疝氣疼痛,及婦女經行腹痛。

  一貫煎《續名醫類案》: 北沙蔘、麥門冬、乾地黃、當歸、枸杞子、川楝子。水煎服。功能滋陰疏肝,治肝腎陰虛,氣滯不運,胸脘脅痛,吞酸吐苦,咽於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及疝氣瘕聚。

  >>>下一頁更多精彩“川楝子的藥用價值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