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雲南風景的散文欣賞

  雲南的所見總是顯得那樣的和諧,人與人和諧、動物與動物和諧、自然和諧、生靈與自然和諧。雲南的各民族人民之間和睦相處,他們用善良鑄成著和諧、美好的社會。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篇一:最美雲南之神奇九鄉

  雲南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那裡有蒼山,洱海,大理古城,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西雙版納和香格里拉等風景優美的地方。今年有幸到雲南一遊,真是有點小激動。我乘機抵達昆明已是晚上十點多鐘,匆匆找了一家賓館住下,因為第二天要早起,洗漱完畢,就直奔夢鄉去了。

  我們去的第一站就是九鄉,九鄉位於昆明市宜良縣的山區,屬於彝族自治區。剛來到景區,就看見一個牌匾上寫著:不來九鄉,枉來雲南,八個大字。以前很少聽說九鄉的名字,看到這個牌匾,心想一定不虛此行。我們來到景區門口,接待我們的是一個年輕漂亮的彝族導遊,她一邊講解,帶著我們走到一條蜿蜒曲折的石階路上,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是翠蔭峽,走了一半路程的時候,就聽見一陣瀑布的轟鳴,我迫不及待的想馬上下去看看,可是階梯陡而滑,只有一步一個臺階的下。來到下面往上一看,不愧是蔭翠峽,山頂上的灌木真是遮天蔽日。蔭翠峽長一千多米,有滇中第一峽的美譽,兩岸古崖蒼蒼,濃蔭搖曳,一泓碧水,清幽迷人,如詩如畫的景緻使人流連忘返。蔭翠峽又叫情人谷,每到彝族節日的時候,青年男女都會到這裡唱情歌來定情。導遊一面讓我們排隊等候坐船遊覽,一面給我們講解說,有很多電視劇都是在九鄉拍攝的,比如:成龍主演的【神話】和【千機變】。我們穿上救生衣上了船,才發現水是碧綠色的,而且水流緩慢,兩側崖壁的青苔也是翠綠色的,或許蔭翠峽是因此得名的吧。乘船往裡面走,兩側崖壁越來越窄,有點凸出來,有的凹進去,很像碧玉上鑲刻著一副美麗的畫卷。

  我們順著長長的棧道行走到了聚仙谷,見兩側崖壁陡峭如削,峽底激流轟鳴。飛濤漱白,碎水生花,他的頂部光滑圓潤,再加上燈光的作用,真是如同人間仙境呀!綠樹蒼泓,仙氣繚繞飄渺,真的好美啊!

  在往前走不多遠是臥龍洞,雌雄雙瀑就位於臥龍洞中,是地下瀑布,九鄉母親河在撲向臥龍洞時,被河中巨石劈開,一分為二,瀉入壑底,形成兩條巨大的瀑流。一雌一雄,故曰雌雄瀑。由三十多米訇然而下,震耳欲聾,那雄渾壯麗的氣勢驚天動地,巨集偉壯觀。

  停駐於"觀稼臺"上,遠處那層層梯田狀的鐘乳凝石就是舉世聞名的神田,神田田隴之中那一枚巨型圓錐狀的凝石則可以看作是金黃色的糧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的是讓人無比感嘆。過了神田的是蝙蝠洞,洞裡由許多大大小小倒掛著的鐘乳石,形成了地下倒石林景觀,形態各異,再加上各種色彩的燈光照射著,讓人忽然感覺走進了神仙洞府一樣。

  雄獅廳是由因南洞口鐘乳凝石堆壘如雄獅而得名。它寬敞剛到,高度大概有二三十米,總面積由15000平方米,同時可容納一萬多人。洞頂是由一塊巨大完整的岩石構成,天衣無縫。我一邊走,一邊拍攝著美景,不知不覺間,就走出了溶洞,雖然已經在裡面行走了兩三個小時,但沒有感覺到一點累,反而覺得有點意猶未盡。九鄉啊!你美的讓我震撼。你是我有生以來見過最美的風景。

  導遊對我們說,九鄉風景區是不走回頭路的,我們下一站,就是要坐高空纜車到風景區門口。我們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候著。等纜車緩緩升起的時候,我俯瞰著下面的風景歡呼了起來,而有的卻害怕的尖叫著。纜車橫跨在青山峻嶺間,我不由得感嘆到,祖國的河山真是大美無疆。

  最後,我還想說,九鄉風景區你真的很美。

  篇二:七彩雲南

  上小學時,看過電影《阿詩瑪》,上初中時又看過《五朵金花》;聽過電影插曲《蝴蝶泉邊》和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湯燦唱的《月亮出來亮旺旺》;還看過不少反映雲南少數民族的故事書和歌舞劇。總之,每看一部反映雲南地方風彩的作品,總想找個機會一飽眼福,親眼賞識那充滿神奇色彩和魅力無窮的地方,觀賞大自然的美好傑作,體驗少數民族風情,採擷少數民族文化。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夢寐以求的願望終於在碩果累累的秋天實現了。走出華亭踏上讓人心曠神怡的七彩雲南大地,迷人的景觀太多了,導遊介紹:在昆明有滇池、有民族村、石林、世博園、九鄉;在大理有三塔、蝴蝶泉、古城、洱海和蒼山;在麗江有古城,東巴拉、玉龍雪山、玉水寨;聽說還有實行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制度的滬沽湖,香梅里拉;還有熱帶雨林的傣族居聚區西雙版納等等風景名勝區。但受線路的限制和經濟條件的制約,只是勿勿去過石林、大理、麗江和九鄉。

  雲南是個少數民族居聚區,據導遊介紹說全國有56個民族,雲南都有。我去過的石林以彝族較多,大理白族較多,麗江納西族較多。阿詩瑪就是彝族姑娘的代表,金花就是白族姑娘的代表。在去石林的路上,導遊演說了有趣的雲南“十八怪”:火車沒有汽車快,不通國內通國外;老太爬樹比猴快;揹著娃娃談戀愛;雞蛋串著賣;三個蚊子一盤菜;三隻老鼠一麻袋;頭上頂著褲腰帶……她還津津有味地說起阿詩瑪和阿黑哥勇敢而堅貞不屈的愛情故事,在遊客中選擇著“阿詩瑪”和“阿黑”、“阿白”來取樂,講了彝族的許多風俗習慣和彝族語言……觀看石林時,我被那一望無際的自然景觀所感動,總想天下還會有這樣絕妙的奇觀,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形象,有亭亭玉立的美女,有逼真的蓮花,還有西遊記故事裡的人物等等,要說最具特色的還是勤勞勇敢的阿詩瑪“化身”巨石。我們邊走邊聽著導遊的講解,不知不覺就走出了石林。

  到了大理,在去三塔的路上,導遊介紹著蒼山、三塔、蝴蝶泉、洱海、特產和白族宅子及風俗習慣。拍攝的電影《五朵金花》、電視劇《天龍八部》、歌曲《月亮出來亮旺旺》,白族人稱女的為金花,稱男的為阿鵬哥。那裡四季有風,蒼山春季盛開著滿山的茶花,還有每戶白族宅子圍牆邊四季開著的三葉梅很美麗,正二月遍地的油菜花更迷人,白族的房子修的真漂亮,兩層小洋樓式的古建築,青瓦白牆,圍牆大門,看起來很嚴實,白牆上還畫著一副黑色畫和寫著巨大的“福”字,宅子四周圍立著四行整齊的象哨兵似的樹,據導遊說,白族人修宅子先栽樹,樹成活了才能修房子,認為才是風水寶地,若樹不成活,堅決不能修房子。白族人有農曆正月過火把節、五月蝴蝶會和八月十五日晚上在洱海賞月的習慣,無論年老的一家子,或年輕的情侶,租借一隻小船去洱海欣賞那亮旺旺的月亮過夜。可惜我是十五日離開大理的,沒那個福份身臨其景去體驗和享受。這大抵就是大理為發展旅遊產業總結出的四個字“風花雪月”的意思吧。

  大理三塔是唐代修建的,是大理王國歸順唐朝友好的見證,三個塔的形狀大小與高度都不一樣,呈三角形擺佈,上千年過去了,它經歷了多少個風吹,日晒,雷電雨淋,還有地震,雖有一塔明顯傾斜,但仍然矗立於蒼山腳下,吸引著天南海北無數遊子的心。

  蝴蝶泉是蒼山腳下因春季聚集在泉水周圍的很多蝴蝶而得名,泉雖不大,但自然景觀很美,我們沿著那石塊鋪成、兩側綠竹成陰的大道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古老的寫著“蝴蝶泉”的山門,再走幾十米,就是那泉水奔流的蝴蝶泉,我們在那裡拍照的拍照,稍作休息的休息,然後就去看蝴蝶陳列館,館內陳列著上百種蝴蝶標本,還有人工養殖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舞去,成為秋季北國不曾見而南國獨有的一道風景。

  洱海雖然沒有湖南的洞庭湖大,但它象塊鑲鉗在大理大地上的一塊明鏡,我們乘坐遊船去了海中心的一個小島,遊覽了一圈,觀看了海上的風光。在遊輪上不僅看到大理之大、蒼山之老、洱海之美,還喝著產之於蒼山的普洱三道茶,欣賞了白族舞蹈,晚上觀看了大理市大型文藝演出——蝴蝶之夢。第二天沿著通往西藏運茶的古茶麻之道,觀看著道路兩旁喜獲豐收的稻田,吮吸著稻香的氣味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大理去了麗江。

  麗江最著名的是古城。古城美就美在: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沿街道穿行,不論東西、南北,街道通過的地方都有水流淌,甚至水很清,一眼就能看到底,各色大小的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為古城添彩增色。麗江古城的建築風格與大理古城的風格嚴格意義上有區別,但不細看覺得一樣,作為世界遺產保留上千年,原汁原味的古城能夠存在嗎?現今的古城,很可能都是維護保修了不知多少次,大理古城雖然是大理王國的都址,但是規模沒有麗江古城大。古城給人的印象好像是市場、是商城。領略過古城後,導遊領我們去了納西族古茶館,體驗納西族人的茶文化,那個品茶場面令人可笑,先是胖金妹的一番廣告詞式的演說,接著品茶、後開始賣茶。品茶在我的印象中從石林到麗江,一路上都是導遊的傑作,每到一地都演繹著不同形式但實質上都是賣茶的品茶場面。麗江古城的夜景很壯觀,可惜是人已很疲憊,我們當中只有小倆口飽了眼福,其他人都休息而未早休息,吃著月餅,喝著啤酒歡渡中秋節,為明月喝彩。

  後來,去了納西族部落古宅東巴拉,察看了納西族人的特色表演上刀山等技藝。接著又去了甘孜觀看玉龍雪山,可惜霧太大,只是隱隱約約地看見那麼一點有雪山意思的山,據說那山上真正的不是雪,而是被風蝕的溶化了的白色岩石,全世界沒有一例登山考察者登上山頂。隨後又去了惡江源頭的玉水寨,看了水、看了魚、看了周圍的景觀後踏上了去九鄉的路。

  九鄉風景區,與別的景區不同,那裡有綠樹成蔭的山,有水如黃河的鬼谷峽,也有別具風格的溶洞,甚是壯觀至極。我們一行人坐上小船劃過二三十米後,順著令人頭皮發麻的鬼谷峽、穿過神奇古怪的溶岩洞,乘上電纜車一路拍照、一路歡笑地結束旅程。在九鄉留下了動畫般的身影——錄影,令人宛惜的是無法複製一個作為永久的紀念。

  總之,雲南對我的印象是:雲太多,小雨常下,紫外線太強烈,土都被紫外線烤成淺紅色,環境很優美,空氣很新鮮,植被特別好;地質地貌很奇怪,糧食種在石頭縫裡;礦藏種類多,金、銀、石材加工的品種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特產也很多,雲南白藥、潽洱茶從古到今著名,要不,去雲南的人回來時,大包小包的給親朋好友帶上作紀念品。雲南的導遊真厲害,他有孫猴子的法術,在景點他是導遊,在商場他是導購,除了嘴能說、能唱外,還能想著法子把遊客的腰包讓你自己掏光,把錢花在他鄉讓你拎上重包回家鄉。這只是我對雲南風光和民族文化的膚淺瞭解,對那些深奧的淵源性的東西自己無法一談。

  篇三:雲南

  到了雲南之後,我就好像是步入了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

  說起到雲南旅遊,那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可我的腦海裡至今還儲存著一些當年的思維、情緒和景物。

  自從進入公司領導層之後,我就漸漸地意識到自己的思想一天比一天麻木,為人處世一天比一天庸俗。那些年,儘管身上還沒有什麼很頹廢、很骯髒的東西。可實話實說,渾身上下多多少少散發著一股市儈銅臭味。尤其是臨要內退那兩年,我的生活和工作幾乎沒有什麼亮麗的顏色能讓自己感動、能讓自己興奮、能讓自己自豪。我的心疲倦了,我的靈魂似乎是也已經懶惰的飄遊不動。

  依稀記得,那年春季的那幾天,心裡總是尋思著,該找個什麼理由再出去散散心呢?

  過兩年就得從工作崗位上內退回家休養了,內退之後再想到哪兒玩玩去,恐怕就沒有什麼條件了。趁著現在還有些外出旅遊的機會,多到全國各地轉轉,開拓開拓眼界,豐富豐富生活閱歷,挺好的。

  說實在的,那幾天,靜下心來琢磨琢磨自己的想法,心裡也不怎麼踏實。可那個時候,中國各個階層,各個企事業單位裡的頭頭腦腦,花公款都已經花成習慣了,以各種名目外出旅遊,已經成了約定俗成的工作規律。如果我不合群,不跟著人們去參合參合,不但別人會罵我假正經,而且我也覺得有點對不起自己。

  事情就這麼巧,還沒等到我開口跟一把手說出去旅遊的事,一把手就已經按照慣例和旅行社的有關人員商談完了旅遊路線,安排我和幾個班子成員到雲南去旅遊。當我接到通知的時候,高興的不得了,心裡尋思著,一把手挺會辦事的,今年有意多安排我出遊幾次,挺夠意思。臨走的時候,我得到財務科多拿些錢,回來的時候給他買件像樣的紀念品,別讓他覺得我是個木瓜。

  那天下午,我們幾個人在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上了飛機,飛機像只蒼鷹似的在空曠的蒼穹裡遨遊,我默默地坐在座位上,不知道為什麼,心裡平靜得猶如一杯涼開水,腦海中一片虛無。下午五點多鐘,飛機在昆明巫家壩國際機場降落,接站導遊把我們送到昆明市近日公園附近的天恆大酒店,大家在房間裡休息了一會兒就相互吆喝著到餐廳去吃飯。

  到了雲南的這第一頓飯,我們當然是要吃高檔的雲南米線了。大家喝完酒,吃完米線便信步走出賓館,藉著酒勁肆意地逛了逛附近的夜景,一直逛到大家都走不動了,這才打的回賓館休息。

  昆明市,地處雲貴高原的中部,是我國面向東盟的重要門戶及國際旅遊城市之一,建城史已經有兩千四百餘年。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溫暖如春,市區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的時候,月平均氣溫19℃,最冷的時候,月平均氣溫7.6℃。由於溫度、溼度適宜,日照長,霜期短,各種各類的草木四季長青,大大小小的鮮花常年不謝,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譽為是春城。

  第二天早上,導遊領著我們幾個人在民族村裡逛了整整一天。

  民族村,位於昆明市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條由東向西伸入滇池的狹長的半島沙灘,俗稱海埂。佔地面積2萬畝,與兩山森林公園、大觀公園、鄭和公園等風景名勝區隔水相望。

  這個民族村,不是高山上的那種自然村莊,也不是森林裡的原始部落,而是昆明市政府投資鉅款開發出來的一個旅遊景觀區。

  雲南,這片神奇美麗的紅土地,自遠古以來就養育著傣族、白族、彝族、阿瓦和納西等二十幾個民族百姓。昆明市政府為了搞活經濟,精心挖掘本地特色,大力發展旅遊事業,把全省境內所有民族百姓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原始村寨的造型形式,集中建造起來這麼一個大型的人為景觀。這個人為景觀裡的確是個花錢不多,買人文歷史知識,買歡樂心情的好地方。

  到了春城昆明,若不去民族村的各個村寨裡串串門,做做客,不去當一回土司玩一回霸道,不去喝一杯彝族老鄉自己釀造的米酒過過酒癮,事後肯定會後悔。

  我這個人天性好奇,哪一個村寨也理所當然的少不了我的身影。在那些村寨裡,我除了粗略地瞭解了雲南各個民族的建築風格、民族服飾、民族風俗之外,還觀賞了現代化的鐳射噴泉、水幕電影以及古老的民族歌舞和大象表演。另外,還品嚐了一些各個民族的風味小吃,購買了一些各個民族的小工藝品,還有幸認識了幾個東巴象形文字……

  事情過去好多年了,現在回味回味,琢磨琢磨,心裡確實不怎麼得勁,挺不是滋味。不過,那一天在民族村裡確實是做了一場童話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