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膽囊炎的最好的藥

  膽囊炎是常見的膽道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很高。那麼膽囊炎吃什麼調理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治療膽囊炎的偏方

  偏方一

  取鮮嫩的小麥稈100克,白糖少許,將麥稈加水煮半小時左右,加入白糖使之微甜,代茶飲,每次半小碗,每天3次。此偏方可消炎利膽,適合急性膽囊炎患者。

  偏方二

  紅瓤西瓜14克,凍粉1.5克,白糖60克,香蕉油1滴,清水90克。西瓜瓤去掉種子,切碎,擠出瓜汁,凍粉切成寸段,在瓜汁中加白糖15克,放入凍粉煮化,攪均勻,涼透,凝結成凍,即成西瓜酪。清水加入剩餘白糖燒開,涼透,加上香蕉油,把西瓜酪割成小塊,在盤子四周澆上糖水即成。適用於膽囊炎,膽石症。

  偏方三

  三七主根250克,老陳醋2500克,共浸泡3個月。將三七撈出,陰乾,磨成粉末,早晚各服3克,溫開水送服。治膽結石、慢性膽囊炎。

  偏方四

  黃瓜100g,洗淨煎水100mI,新鮮雞膽1個,取汁沖服。黃瓜味苦性寒,能消炎菌;雞膽汁苦寒有清熱利膽、殺菌消炎之功效。此方對膽囊炎、膽石症有很好療效。此方大寒,對素有虛寒證患者不宜。

  偏方五

  取一個新鮮的豬苦膽,將綠豆洗淨放入豬苦膽中,然後用細繩將口紮好,掛在陰涼通風處,風乾後就可食用,每日服用3~4次即可,每次25粒左右,嚼爛嚥下,也可將其用溫水送服。該偏方有清熱解毒、消炎、利溼、消腫的功效,對治療膽囊炎的確有一定幫助。考慮到膽汁的毒性,經常服用會損害到肝腎,不建議患者自行使用。

  偏方六

  蒲公英30克,茵陳10克,鬱金15克,黃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酌情加減。清熱解毒、祛溼、疏肝解鬱。適用於肝膽溼熱、肝氣鬱結引起的膽囊炎。

  膽囊炎患者不能吃的水果

  1、不宜多吃酸性的水果

  酸性水果如楊梅、梅子、李子等,所含的酸性物質不易被氧化分解,容易導致體內偏酸,中醫講“酸性收斂”,過食酸,容易引起肝膽氣機阻滯,且膽囊炎患者體內多溼,本身有氣機鬱滯,因此,過食酸容易引起膽囊炎症加重,誘發膽絞痛。

  2、不宜多吃柿子

  柿子性寒質粘,氣機沉降,容易損傷肝膽的生髮之氣,另外,空腹吃柿子或吃蟹後食柿子,易生柿石。因此,膽囊炎、胃炎、脾胃虛寒等病人,都不宜食用。

  3、不宜多吃榴蓮

  榴蓮雖然有很好的補益作用,但是性質熱而滯,容易生溼助熱,膽囊炎患者,尤其是急性發作階段,溼熱鬱火本盛,吃榴蓮猶如“火上澆油”,因而膽囊炎患者不宜多食榴蓮。

  膽囊炎患者日常飲食注意事項

  1、少量多餐,可反覆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出,達到引流目的。

  2、合理烹調,宜採用煮、軟燒、滷、蒸、餘、燴、燉、燜等烹調方法,忌用熘、炸、煎等。高溫油脂中,含有丙烯醛等裂解產物,可刺激膽道,引起膽道痙攣急性發作。

  3、食物溫度適當,過冷過熱食物,都不利於膽汁排出。

  4、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如肥肉及動物油脂,適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攝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