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區博物館
是1984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原名重慶三峽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簡介
是1984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原名重慶三峽博物館。1999年10月改名為。坐落在萬州區王牌路邊。
前身系四川省萬縣地區博物館,坐落在萬州區中心地段,館址濱臨長江,與西山公園相鄰,環境優雅、交通方便,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三峽歷史文物、民風民俗為宗旨的地方性綜合博物館。自一九八八年建成開館以來,立足三峽,先後舉辦過“萬縣地區文物精品展”、“梁平民間工藝美術展”等展覽,現館內基本陳列為“川東古墓葬”、“流水年華記憶萬州”、“鹽井古象展”三個展覽,展覽內容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全面反映了古代三峽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面貌,吸引了大量國內外觀眾。本館現已成為國內外遊客瞭解三峽地區人文歷史的重要視窗。
屬國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同時行使萬州區文物管理所職責,承擔著重慶市萬州區範圍內文物的收藏、陳列、研究職責同時擔負三峽庫區淹沒區地面地下文物的搶救保護以及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等任務。館內基本設施由展覽大廳、文物庫房、辦公綜合樓、公眾服務區等組成。現有職工26名,其中高階職稱3人、中、初級職稱8人,博物館下設業務部、辦公室、保衛科、文保科、共星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五個職能部門。
重慶市萬州區,地處四川盆地東部邊緣,長江三峽大壩工程的庫區中心。當“渝東門戶”,扼“蜀楚咽喉”。“大江至此,萬川必匯”;“眾水匯涪萬,瞿塘爭一門。”***杜甫***。這個“萬川”、“眾水”,大約就是萬州這個“萬”字的來歷。萬州是長江三峽黃金旅遊線上最大的城市。萬州山巒起伏,群山環抱,滾滾長江穿城而過,是重慶直轄市境內第二大的“山城”與“江城”。
以收藏、研究、陳列展覽萬州區所轄範圍內的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上有關民風民俗、科技知識的實物和資料為己任。館藏戰國以來歷史文物500餘件,其中有巫山大廟化石,巫溪懸棺等。戰國青銅虎鈕淳于和銅壘蓋、漢代陶俑堪稱國寶。
戰國青銅虎鈕淳于,是***7月在萬州區甘寧鄉,挖水庫洩洪道時出土的。該淳于形體高大,頂盤上置四肢佇立虎鈕,繞虎鈕鐫刻著船、魚等5組回紋符號。論體積和重量,是國內出土同類器物中最大型的,是研究古代軍樂史和巴蜀圖語重要的實物資料。
館藏的一批漢代陶俑,其個體之大,造型之豐富,稱得是全國漢代陶俑中的精品。其中的一件灰陶執罐俑,高56釐米,仰頭向天,雙膝微彎,兩隻手各提一罐,再現了古人勞作時的形象,憨態可掬,表情十分生動。
1978年,萬州發掘出一處很有價值的唐代墓葬,出土150多件精美的青瓷器。單是陶俑就有侍從俑、文吏俑、武吏俑、生肖俑、樂俑、駱駝俑,以及圍棋盤。這處墓葬的名稱叫“萬縣唐代冉仁才墓”。該墓葬的發掘,填補了唐代歷史在四川盆地的空白。精美的出土文物,為研究唐代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交往,提供了寶貴資料。這批文物多次赴北京、成都、香港等地展出。
二、館藏
根據萬州區位於三峽旅遊黃金線上及三峽工程重慶庫區腹心地帶的區位特點,結合館內藏品優勢,目前推出的基本陳列為《川東古墓葬》、《流水年華——記憶萬州》珍貴檔案照片展覽和《鹽井溝古象展》,展覽面積2465平方米,陳列實物538件、複製品及模型34件。
現有館藏文物4萬餘件***套***,藏品型別分古生物化石、陶器、瓷器、銅器、石器、金銀器等,藏品時代上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下至明清—二十世紀初期,其中以戰國、漢唐、明清時期藏品最為豐富。館藏文物中最有價值的是帶有濃郁巴文化特色的青銅編鐘、錞於、柳葉短劍,造型生動的漢代陶俑及工藝精湛的唐代初期“駙馬墳”出土的青瓷俑。
三、發展
隨著三峽工程建設的開展,線以下的大量地面、地下文物亟待保護搶救,根據《三峽工程淹沒及遷建區文物保護規劃》,萬州範圍內有110處地下文物點、24處地面文物點處於水庫淹沒線以下。為搶救保護這些文物,一方面成立協作部門,專門負責全國各地考古隊進場後的協作配合工作;另一方面成立了萬州博物館考古隊,從1999年以來已陸續承擔了萬州蘇和坪、下中村、大丘坪等十幾個地下文物點4萬餘平方米的發掘任務,搶救出土文物上萬件,其中2003年度萬州大丘坪墓群的發掘被評為當年重慶庫區十大考古發現,專業人員還撰寫了大量的考古發掘報告和研究文章。另外,博物館還擔負區內淹沒線下7處地面文物點的拆遷和復建工作***淹沒線下24處地面文物點中有7處屬於異地搬遷復建,其餘為原地保護或留取資料***,到2008年4月,洄瀾塔、劉氏牌坊等已復建完工,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陸安橋等的復建工作正在加緊進行。
看了的人還看了:
1.重慶天坑地縫導遊詞
2.武隆遊記作文
3.重慶統景溫泉導遊詞3篇
4.重慶政府工作報告最新版範文
5.重慶政府工作報告最新版範文
6.開放型經濟工作會議講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