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夢全面小康初二作文

  中國農民全面小康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環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二關於百年追夢全面小康的徵文作文,供大家參考!

  篇1

  小康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呢?我帶著這個疑問走出了家門。

  寬敞的馬路上一輛輛名牌小汽車水洩不通,街道兩旁樓市林立,人山人海。一個個新小區裡洋房,別墅成排,綠樹成蔭,小區廣場的健身器材齊全。在十字路口,一盞盞高大的路燈,一會兒是紅燈,一會兒是綠燈,一會兒是黃燈…….可漂亮了。

  可是,奶奶說:在她們生活的那個年代呀可窮了。住的都是草房,土房。一到下雨天,那可把她們急壞了,一會兒這裡漏雨,一會兒那裡漏雨。那時的路啊,現在可真稀少了,一些是泥土路,一些是石子路,而且有自行車的人家算是有錢人了,雖然練習簿只要幾分錢,學費可便宜得只要一元多錢,但還是有很多人上不起學……哎,那時侯的生活條件可真苦呀!

  現在的我們可以坐在窗明几淨的新教學樓裡聽老師講課,用電腦寫作業;可以用網際網路聯絡,用手機通訊;可以用 Mp3、Mp4 聽音樂;可以穿名牌……..

  我們村呀。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村上全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如今是嶄新的水泥路通向每個角落;路兩邊枯萎的雜草換成了水泥砌成的花壇,到處是鮮豔的花兒和高大的樹木;扔滿垃圾的小池塘,如今是清澈見底……..那低矮的房屋也成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小洋樓,外觀也一幢賽似一幢,像群芳爭豔一樣向每個人展示它的容顏。我正在欣賞著這些新大樓,忽然看到兩位大媽站在嶄新的小汽車

  旁交談,其中一位說:“王大媽,這是你們家新買的汽車吧,好氣派呀!”王大媽臉上洋溢著喜悅的 笑容說:“是呀,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家裡越來越寬裕,交通也達了,我兒子說,要帶我去外地逛逛。”“王大媽,你真是好福氣,早就過上了小康生活,”王大媽說:“你家也不差呀,剛蓋了新樓,換了 許多新家電,連電視機也是大液晶的了,明年再添一輛小汽車也全了。”“我們家確實在 考慮買汽車。”張大媽掩不住興奮的說,“現在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這是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呀!”王大媽說:這還不是政府的政策對我們農民的大力扶助和支援…….

  在陽光的照耀下,一排排整齊的樓房,一條條潔淨的水泥路,掩映在綠水花叢的村莊,一副新農村的畫卷展現在我的眼前。是呀,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連農村都過上了現代生活,家家戶戶住上了洋樓,一部分人出門能用汽車代步,這與政府的 新政策是分不開的。我想: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康生活。我 希望我們家的明天會更加繁榮,更加富強……

  篇2

  在讀《百年追夢全面小康》一書之前,有時我不禁會想,人的一生究竟是為了追求什麼。為金錢?當面對家人老去的時候,我知道金錢挽救不了生命;為權勢?當電視播報權慾薰心者被繩之以法時,我知道權勢換不了自由;為名利?當名人褪去光環的時候,我知道他與普羅大眾一樣無異。既然金錢,權勢,名利皆不是,那人活著難道僅僅是為了一日三餐,為活著而活著嗎?顯然更不是。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完善,知識的積累,在歷史故事中,在教科書中,在日常的生活見聞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在歷史上,有無數像岳飛、包拯、文天祥那樣的歷史人物,他們忠誠愛國、公平正義的精神,至今家喻戶曉;在革命時期,有無數像夏明翰、方誌敏、趙一曼那樣的革命烈士,至今我們耳熟能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大生產、大建設中,有無數像李四光、袁隆平那樣的科學家,為國家的建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太多太多的人物,太多太多的感人事例,無一不在告訴我:為民族、為國家他們甘願奉獻一切。

  讀語文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深感國弱遭人欺的屈辱,明白了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憂國之心,更為《詹天佑》的愛國情懷,驕傲、自豪;《釣魚的啟示》,我深刻體會誠信為做人之本的重要,《檢閱》、《爭吵》,我看到同學們的尊重、鼓勵、團結、友善的美好。

  在社會,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司機”吳斌,城市的美麗不再侷限於山水風景,更在這一批批道德模範的身上彰顯:一個瘦弱的女性用雙手托住高空墜落的孩子,一個堅強的司機用危難時刻的冷靜拯救一車的乘客,普通人身體裡迸發出的驚人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驚人的力量。

  今天,當我細讀《百年追夢 全面小康》一書,我驚訝地發現,我尋找的答案,它不就是第一篇第4小節——“弘揚中國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公民必須恪守的道德細化嗎?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它不就是我們做人的目標、價值和意義嗎?

  心中有國,必不為金錢出賣靈魂;心重事業,必會勤勤懇懇、精益求精;心守誠信,必不為利益背信棄義;心存友善,必會尊重他人、和睦友好。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我們必須牢記,更要做到。因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人才,是中國夢的初始……

  篇3

  我是95後,從小生活在陽光下,沐浴這時代的新風。我目睹著神舟飛船上天,蛟龍號下海。第二大經濟實體的頭銜,振奮了多少人心,世界遍有的孔子學院,更是把中國今日的影響力彰顯!中國夢的理想,在我的心中發芽。我相信,只要有夢想,中國的偉大復興就能實現。我在知識的田園裡默默耕耘,用勤奮開拓新的土地。儘管前行的路上會有風吹雨打,我堅定著步伐:我是祖國建設的一份子,應為中國夢添磚加瓦,我是未來的希望,知識將轉化為中國的新生力量!

  一百年,時光悄悄完成了它一個世紀的飛旋。

  一百年,家族由陝西到東北,劃出了一道美麗弧線。

  一百年,祖輩與父輩的夢想全部實現,炎黃子孫的的力量無限彰顯!

  追夢百年,我將家族的故事濃縮成一條線。我發現,那夢的過程很精彩。祖輩與父輩的夢想來源於生活的河流,卻都奏響了國家進步的主旋。他們用勤勞奔跑在夢之跑道,心中是神聖而永恆的終點。

  在中國,這樣的家庭無窮無盡。它們融匯在一起,繪成了中國近代史上綺麗又旖旎的水墨畫,寫就了一頁有一頁不朽詩篇。

  追夢百年,感動上演。那文明璀璨的中國夢,團結統一的中國夢,富強繁榮的中國夢,漸漸熔鑄成一支火炬,引導我將中國夢的精神傳承,讓它傳到下一個百年,長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