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撿垃圾心得6篇
志願者組織在我國產生時間不長,卻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志願者撿垃圾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志願者撿垃圾心得範文1
上午10時半,武昌中華路楚材社群居委會門前聚集了很多戴紅帽子的學生,他們是湖北經濟學院的志願者。
走進社群,會發現這是武漢的一個老城區,路邊可以看到丟棄的菸頭、早餐的袋子、方便盒等。
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婦女,她也戴了一頂紅色的帽子,她就是美國博士路乞的夫人孟順波。
在居委會門前的花壇邊,有一個方便盒,幾分鐘後,一位老婆婆吃完了熱乾麵把盒子順手放到了那個方便盒旁邊,孟順波默默地把盒子收起,丟進垃圾桶。
戴上手套、袖套,在孟順波的帶領下,志願者們分頭行動。
志願者錢宇說,他一個人就撿了2大袋,菸頭、煙盒、飯盒、橘子皮、垃圾袋等。他們的熱情感染了居民,一些居民自發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
半個多小時過去了,大家收穫不小,看著30多袋垃圾,志願者們很有成就感。但對此湖北經濟學院分團委書記趙文超有點擔憂:“不能我們過來做一次就好一點,不做就不好,社群的建設需大家共同努力。”
志願者撿垃圾心得範文2
咦,昆明街上怎麼多了這麼多打掃衛生的“小紅帽”?定睛一看,裡面還有不少金髮碧眼的老外撿垃圾撿得興起。昨天早上9點半,家住官渡區關上中心社群的劉大嬸在買菜途中發現了這稀奇的一幕。
昨日,官渡區組織300名志願者深入關上中心社群各條道路上進行垃圾清掃、清刷“牛皮癬”、發放倡議書和文明勸導活動。參與“掃街”的志願者有學生、公務員、企業主,還有部分外國友人,大家認真清除街道上的垃圾,清掃衛生死角,勞作之餘,討論熱烈,妙趣橫生。
“哦!老外也來做志願者。”“你好,我不叫老外,我叫李高興。”俄羅斯小夥子對自己的中文名字非常自豪,操著一口“夾生”的普通話,主動與市民搭訕聊天。
李高興的媳婦也是俄羅斯人,名叫李娜,金髮垂肩,笑容燦爛。“我們今天是要去打掃公廁嗎?”剛到現場,李娜就拉著旁人問。為啥想起公廁呢?因為在李娜看來,昆明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和自己的故鄉聖彼得堡相比,氣候溫暖舒適得不得了,而且食物很棒,讓人來了就不想走。“唯一缺點就是有些地方的公廁、車站、菜市場有點髒,需要徹底清掃一下。”
在昆明生活了2年半的美國人韓天美說,國外當志願者門檻很低,不分年齡學歷,散落在民間,散落在社群,除了打掃社群衛生外,還會照顧年老、年幼者,主動幫助殘障人士。“我一聽說有這個活動就來了,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昆明的熱愛,融入昆明的生活。”
社群志願者李麗說,外國志願者的參與對昆明市民而言既是鼓勵也是督促,“連外國友人都這麼愛護昆明的城市環境,我們道地的昆明人更是得盡到自己的義務啦。”李麗也認為,目前昆明的社群志願者工作開展得並不算太好,她希望像這次這樣的活動能再多舉行一些,降低志願者門檻,讓更多人都有機會身體力行讓這座城市更美好。
另據瞭解,官渡區年內將陸續組織志願者進社群服務,“小紅帽”的工作將逐步轉入常態化。屆時,服務內容將由清掃社群拓展至全方位的便民服務,最終服務人次將突破萬次。
志願者撿垃圾心得範文3
學校組織了做義工的活動——撿垃圾。
一開始是說在週日的時候去科技館掃垃圾的。後來風箏兒有把我們調到了“當代清水園”,又把時間調到了週六下午1;30。
我是這麼想象的:先到居委會,一人一個大桶,一人一個撿垃圾的鐵夾子。
可是...沒想到...居委會的大叔拿出了5個垃圾袋,5個紅色的,套在胳膊上的東東。然後對我們說:“你們到小區裡去兜幾圈回來!”
什麼?兜幾圈回來?還沒有撿垃圾的鐵夾子?也就是說直接用手檢嘍?多髒啊!沒辦法,只能想:這點苦不算什麼...
5位娘子軍人手一隻黑色垃圾袋出發了。
一直低著頭走路,看見有枯樹葉就彎下腰撿,但是發現,枯樹葉太多了,在這麼檢下去要得脊椎疾病的。於是,為了增加垃圾的份量,我們就撿開始撿碎石塊。***好缺德啊***
突然,提子***副班長***大叫:“我看見了真正的垃圾!”
我很好奇的回過頭,順著她的目光望去...是一坨粑粑...狗粑粑...好惡心啊。
我想:沒人會撿吧..就讓這這坨狗粑粑變成草兒們的肥料吧!
沒想到,小漪說:“哎喲!唉,我來撿吧。”我好吃驚啊。
班長說:“喏,給你個塑料手套...當心點啊!”
小漪閉著眼睛撿起了粑粑..大叫著:“啊!!快點,丹丹,把垃圾袋的口子張開!快點!”
我很聽話地張開了垃圾袋的口子,小漪丟完粑粑後,遠離了垃圾袋。
後來,股擦擦和小耗子也陸續趕到。小耗子說:“老馮也去做義工了,去浦東新區圖書館了。他家只有老爸在。”
...啊?什麼!怎麼可以這樣?為什麼我們不能去圖書館?非要在小區裡接受蚊蟲、太陽的折磨?而且...聽上去圖書館更高階。更何況,那個浦東新區圖書館我也經常去,覺得裡面更有意思...唉!太不公平了...
後來,發現小區垃圾太少,根本撿不出什麼東西。原來決定去老馮和風箏家要點垃圾的,但是,還是覺得太不道德了...
最後大部隊去風箏兒家蹭了點水,接著...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