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書籍推薦及理由
1、《人生以快樂為目的,愛情以互惠為原則》
吳淡如:《人生以快樂為目的,愛情以互惠為原則》。百家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最幸福的人,不必問人生意義。”這是吳淡如在《人生以快樂為目的,愛情以互惠為原則》中的第一個斷言。作者信誓旦旦地告訴讀者,要想幸福,就不應該問人生有什麼意義,否則,你可能“只得到‘沒有意義’的答案”。但作者在隨後的文字中又說:“人生有意義的人,心中必定歡暢。”真不知道是作者糊塗了,還是我糊塗了。
在本書的開頭《關於吳淡如》中,有句評論吳淡如的話:“作為女人,她用感性的眼睛看人生,用理性的思考來探討感情。”看完本書第二輯《聰明戀愛,幸福指日可待》,對此句有了更深的瞭解。作者的感情確實很理性。都說戀愛中的男女都是白痴,某天聰明瞭,也許就不戀愛了。不過我想問一句:不知當初作者談戀愛時,是否都用這些來對付你的愛人呢?如果書中的法子,都是經過作者親自實踐的,我只能說聲“i服了u”,趕緊買本給我小女朋友看看,讓她“聰明,幸福”。
“人生以快樂為目的,愛情以互惠為原則”,聽來似乎不錯。但細細品來,這裡的目的和原則,卻又像空中樓閣,絢麗而虛無,看得見,摸不著。也許,書名該改為——《人生以追求快樂為目的,愛情以追求互惠為原則》,然後,在追求中快樂,在追求中互惠。
2、《主動快樂》
孔建霞,李瓊鑫:《主動快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
據說,今年上半年,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就是教授“快樂”的課程:“積極心理學”。想想也有道理:快樂無覓,英雄何趣?
“積極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界正在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在2004年初出版的《現代心理學史》第八版中,世界著名心理學史家、美國心理學家舒爾茲,把“積極心理學”稱為當代心理學的最新進展之一。“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不僅僅應對損傷、缺陷和傷害進行研究,它也應對力量和優秀品質進行研究;治療不僅僅是對損傷、缺陷的修復和彌補,也是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的發掘。
看來,我們確實需要學習如何主動地讓自己快樂,而不是光等著快樂的蘋果偶然從成功的樹上掉下來並砸到我們的頭上。說穿了,快樂離我們很近,也很簡單,那就是——主動快樂。
正如這本《主動快樂》中指出的那樣:主動快樂,應該擁有自尊自信、完全控制情緒的能力,處理好工作與休息的關係,與朋友的正確交際,樹立積極價值觀,並且始終抱有夢想——尤其是最後這一點,對於眼下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似乎最為難得。
3、《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凌志軍:《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版
本書的推薦者李開復博士曾經抱怨中國的教學辦法太死板,“中國的教育就好像生產線一樣,每個孩子進去的時候形形色色,出來的時候都是一樣的,因為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李博士又不能完全同意美國的教學辦法,說它“實在太鬆散,太不注重背了”。我認為,中國的教育,其實是基於中國現狀的選擇。對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在選拔人才上肯定是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雖然現行的教育制度常被抨擊,但在還未出現更合理的體制之前,不可否認,這是一套相對透明公正的體制。在這個大背景下,借鑑美國教育中的先進方法,來優化自我。
在凌志軍這本《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的書中,以大量的篇幅提到“e學生”,例如書中提到的微軟小子的經歷。這類“e學生”的特點是:獨立,自信,樂觀,視野開闊有遠見。坦白地說,每一項並不是特別高的要求;但綜合起來看,就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成為一名“e學生”看似容易,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本書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的確是需要進一步發揮孩子的能動性,讓每個孩子更好地表現他自己,最大限度發展他自己的能力和興趣。當然,我們無須學習比爾·蓋茨的中途退學創業,他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成功者,而我們當中絕大部分的人並不具備這樣的際遇與能耐。要是你也為了實現你心中醞釀已久的巨集偉目標而貿然行事的話,那抱歉,周圍的人肯定認為你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