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鵑怎麼養西洋鵑的生態習性

  西洋鵑大多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多盆栽,還有那些關於養殖西洋鵑的知識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西洋鵑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西洋鵑的養殖方法

  營養液管理

  西洋鵑無土栽培的營養液配方為:水5 L*** 5 kg*** ;硝酸鉀、硝酸鈣、硫酸鎂、磷酸按、硫酸鉀、磷酸二氫鉀用量分別為3 .5 .3 .2 .1 .1 g;微量元素乙二按四乙酸二鈉硫酸亞鐵硼酸、硫酸錳、硫酸鋅、硫酸銅、鉬酸按用量分別為100 .75.30 .20 .5 .1 .2 mg。

  植株生長期每7d澆1次營養液,用量根據植株長勢大小而定;冬天每15-30 d澆1次。營養液也可用於葉面噴施。

  日常管理

  修剪遮蔭。西洋鵑從5-11月都要遮蔭,時段要根據不同月份而定,一般是8 :30-17 :00。幼苗期常摘蕾、摘心,促進側枝萌發,長大成棵後均以疏剪為主。

  花期管理

  西洋鵑7-8月孕蕾,秋後入溫室,維持20℃則15d後可開花,放室內通風處可開花30 d之久。為了滿足節日的需要,可以人工催花,使其提前在春節、元旦,甚至國慶節期間開放。進行人工加溫催花時,可於節前20天置於16一20℃的溫室環境中,這樣春節或元旦即可開花,若要tlql前到國慶節期間開花,則須計其一直處於3-4℃的低溫冷室內,至9月中旬取出,則有望於國慶節開花。花後應及時摘除殘花,並剪去弱枝、散亂枝及病枝。

  西洋鵑的形態特徵

  形

  西洋鵑株型矮壯,樹冠緊密,花繁葉茂,葉片厚實,深綠少毛,習性嬌嫩,怕晒怕凍。

  葉

  西洋鵑的葉有光葉、尖葉、扭葉、長葉與闊葉之分。花多為重瓣和復瓣,少有單瓣,其瓣形有圓闊挾長、平直、後翻、波浪、皺邊、卷邊等。

  花

  西洋鵑的花色多樣,有單色攘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錦等。花容端莊、嬌豔,風雅迷人。花徑6-8 cm,亦有超過10 cm。

  西洋鵑的花期4-5月。

  西洋鵑的生態習性

  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習性差異也很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溼潤氣候、忌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溼潤、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

  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應有林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一般於春、秋二季抽梢,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趨於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

  西洋鵑的作用用途

  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杜鵑花可藥用,有些亦可食用。

西洋鵑的生態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