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觀摩活動總結
開展英語觀摩活動,應培養學生紮實地掌握和運用語言知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11月8日我有幸參加了教培中心舉辦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觀摩展示活動。通過這次聽課評課活動,我受益匪淺。它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三節課的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鑑的東西,下面就談談我的一點感受。
一、情景教學
這三節英語課都採用多種形式創設情景和充分利用英語教學本身的真實情景進行教學。諸如,採用實物、卡片、圖畫、錄音、投影、身體語言、電腦、多媒體以及利用英語本身和上下文創設情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如魏老師在教授新課前設計了一個闖關去Sarah’shouse的情境。在情景中理解語言知識和內容能使難點化易,在情景中講解語言知識能突出重點難點;在情景中進行操練能提高學生實踐的量和質。在情景中對話交際能促進思維的條理化、邏輯順序化,有利於提高口頭理解和表達的正確性和流利性。
二、知識內容
教師都重視操練英語語言知識,在情景中進行多練,培養學生紮實地掌握和運用語言知識。利用各種直觀手段呈現英語語言知識,突出重點難點,注意難點化易。幾位教師都利用圖片,多媒體採用問答式的方式邊練邊講知識,生動有趣,能加速理解的過程。
三、交際交流
三位老師都能運用已學英語知識,特別是剛學習的新的語言材料,使新舊語言知識相互整合,並聯系學生實際或通過想象創設的情景,完整地進行口語交際。
四、教學過程
教師都很注重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首先,教師通過真實的或創設的情景使學生理解所學的新的語言知識,再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技能訓練和交際活動鞏固所學語言知識,並使語言知識轉化成技能,然後在新的情景中通過pairwork和小組活動靈活運用所學語言知識達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目的。教師採用實物、圖片、電腦、多媒體等手段創設新的語言情景,多渠道地給學生提供英語資訊源和大量的資訊,拓寬視野,從而激勵學生學習英語的強烈興趣,積極主動參與各項學習活動,使課堂富有節奏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作為老師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還要在這個“好”字上下功夫,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上出讓學生喜歡的課?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讓自己的學生更喜歡?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和完善自我!
篇二
我校開展以“培養教學能手”為契機,以有效課堂為突破口,以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為宗旨的觀摩課活動,由教研組長組織、籌備,並取得圓滿成功。現總結如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師聽課熱情高漲。本次活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執教老師要按照“備課、上課、評課、反思”等環節進行。全體英語教師要積極聽課學習。教研組長要精心組織策劃邀請校領導進行聽課指導。本次英語組觀察課由10名新老教師執教涵蓋了全校所有年級。課型涉及新授課、複習課、多媒體課。活動期間許多老師跨學科聽課,每到下課鈴響聽課老師魚貫而出成為學校一道美麗的風景。
授課教師精心準備。十多位授課教師課前備課充分。他們精心選擇課題,巧妙設計教案,深入鑽研教材及研究教法學法,製作多媒體課件,努力把最優秀的課堂教學展示給學生。朱會霞老師精心的組織、嚴謹的語言、恰到好處的背景,讓各科老師感受到了英語的魅力。賈老虎老師在教學中應用導學案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課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再轉入閱讀和歸納,最後提升情感體驗這樣的教學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楊彬、張寧、趙偉峰老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使教學更直觀、有趣,提高了課堂的實效。
總之十多位老師在新課程背景下,每一節觀摩課上完後教研組的老師們一起評課、反思交流。老師們從課堂觀察的角度進行評課,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內涵。授課者和聽課者都扮演了研究者的身份--共同研究學生、研究課程內容、研究教學方法,雙方都在研究中受益,在研究中進步在研究中得到發展。
十多位執教老師在本次活動中也受益匪淺。在反思交流中張寧老師圍繞“有效教學談到三點:
1、設計教學應從學生認知規律出發才是有效的。
2、精彩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才能促成生成的有效性。
3、朗讀設計的有效性才能促成情感體驗的有效性。本次英語教師觀察課活動只是我校教育教學的一個縮影,也是我校教學教研活動的一次集中展示。觀察課雖然結束了,但課堂教學沒有停止,我們的交流、研討和反思也沒有停止。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讓我們苦練內功,並在錘鍊中提升我校英語教學的質量。英語高效課堂研修活動情況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保持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情緒、思索判斷的神態、躍躍欲試的舉止,使英語課堂氣氛濃郁、生動活躍,從而開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素質。為了在英語教學中創設並保持“這種良好的氣氛”,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將這種融洽的師生關係運用於具體的課堂實踐之中。經過學習,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現將高效課堂的認識總結如下。
一、高效課堂應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基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學習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教師可在每節課前舉行英語歌曲聯唱,用富於感染力的音樂激發情趣,讓學生以飽滿的愉快的情緒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態。可以用聲音素材、實物、多媒體課件等進行直觀教學活動;可以選用學生們熟悉的內容或遊戲方法等方法,使學生的興趣點達到高潮。教師應對學生在遊戲中的出色表現給予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他們的聰明才智,分享他們在遊戲中所獲得的樂趣。教師把握好了興趣這個支點,就能通過課堂教學這根槓桿,成功地托起自己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高效課堂的一部分。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師生共同滿足教學需要、協同教學活動、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和保證。不光在課堂上,在課外都要注意培養融洽的師生關係。古今中外,教育家們都十分重視師生關係,並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給予高度的評價。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形成“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高昂學習情緒、挖掘學生創造潛能的直接因素,它不僅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正如古人所云:“親其師,信其道。”
三、高效課堂應以學生主體為中心。
作為一名教師都深深地懂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生置於恰當的位置,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教材和教具,設計好教學過程。同時教師要進行良好的組織,課堂上教師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啟用學生的先前舊知,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培養學生學會獲取分析、判斷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平等地與學生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而且,在學習中教師要樂於向學生提供幫助,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創設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與此同時,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個性化教學。
四、高效課堂應以實際生活與情境為模版。
作為教師,教師要學會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從而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資訊、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能力。只有接近生活的,真實的,複雜的活動才能整合多重的內容和技能。這將有助於學生用真實的方式來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有助於學生認識他們所學知識的作用和意義。課堂教學向課外體驗延伸,教師可設立交際任務。把課內的虛擬情景放到課外的真實體驗中,以分組合作的形式,比如還可以安排學生按英文購物單到超市完成採購任務,這樣使學生充分體驗交際所帶來的成功。
總結: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於學英語,善於學英語,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而且還要使教學活動要能真正代表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成功的愉悅,從而營造出一個人性化的教學環境,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篇三
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在世界發展程序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語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新課程的全面推進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也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成為我們每個英語教師首要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各個環節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其中尤為重要的是課前準備和課後總結兩大環節,也就是要做到“前思後想”。一般來說,課前備課,寫出教案和課堂講授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的過程,而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往往在課前準備得不充分、不到位、不全面。課後總結更是易被忽略的一個環節,要麼總結得不認真、不詳細。尤其是年輕教師,由於對英語教學整體認識不足,缺乏教學經驗,因此,若要提高教學更需要在這兩個環節上下功夫。
以下是筆者在“把握課前、課後兩個環節”方面的一些看法及做法:
一、“前思”——課前準備***備課***
備課是教師在上課前所做的準備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仔細鑽研教材內容,全面瞭解學生情況,明確教學目標,合理選擇教學方法,並在此基礎上設計出學生易於接受的教學方案。因此,課前準備是上好一節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環節。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思考。
1、思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也體現了具體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完成是通過教師認真研究教材來實現的,教材在教學中所形成的關係為“教師——教材——學生”,只有當三者和諧融為一體,才能達到英語教學的最佳境界。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孕育了“新”的教材,教材之“新”不僅體現在內容上更體現在功能上。新教材不是讓學生在頭腦中複製教科書所呈現的內容,而是憑藉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思維與創新。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師樹立一種新的教材觀,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理解教材所闡發的道理,所講述的知識,另一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具體的教學情景中教師要不斷開發教材內在的資源,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維。在課前準備環節中,教師要掌握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掌握課程標準。理解課標的實質,把握指導思想。二是掌握教材內容。弄清教材結構,明確教學任務。三是掌握重點難點。分析教材,理清重點、難點,著重講練。四是掌握教材特點。組織適宜的教學活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五是掌握教改資訊。吸納新的教學理念和思維,促進教學。
2、思學生
教學是教與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新課程標準強調英語教學的人文性,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把學生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放在中心位置。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新理念指導下,若要達到師生雙贏的教學效果,教師就要細緻地瞭解學生的思想,掌握班級基本狀況,整體基礎水平,學生個性特徵、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接受能力,充分掌握學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在英語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的差異:女生擅長記憶單詞、語法規則,男生擅長閱讀思考;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強,有的學生擅長書面表達或筆試。教師在課前準備中就要考慮到所教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
3、思教法
教學方法形式多樣,俗話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所以教師首先要熟悉各種傳統教法,如講授法、提問法、談話法、討論法、實驗法,其次要根據英語學科特點,改革教學模式,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如情景教學法、趣味教學法、誘導教學法等。在準備環節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及英語情景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4、思資料
背景資料。英語教學是外國語言教學,因此,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會受到文化差異的影響。因此,英語背景知識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需儲備相關知識,如國家的歷史、地理、人們的日常生活情況、交際習慣以及廣為人知的風俗傳統和經典故事等。課前準備的相應文字、圖片、影象或聲音資料不僅可以補充教學內容,而且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一舉多得。②閱讀資料。大量的閱讀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情況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為學生準備閱讀材料,開展課上的限時閱讀,課後補充閱讀,興趣閱讀,或任務閱讀等形式的閱讀教學。
二、“後想”——課後總結
課後總結也稱教學筆記,教學心得或教學後記,是關於教學得失的記錄,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教學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手段。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可見課後總結的重要性。
那麼,課後總結記什麼,如何發揮其作用呢?
1、記所得
每一節課都有閃光之處,課堂教學中的收穫所得是教師今後教學的寶貴經驗,是以後教學的借鑑依據。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實施課前準備的教學計劃,而且要根據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教學方案。因此,講解教材重點內容時所選擇的深刻生動的例證,突破知識難點時所引用的巧妙鮮活的比喻,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靈感,學生在解答問題時的獨到見解,都是課前無法預料的,教師在課後回想時要仔細進行推敲,整理歸納,並及時記錄。日積月累,集腋成裘。
2、記所失
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同樣,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忽失誤之處,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記所失就是把課堂中發現的不足,問題處理不當之處,或內容安排不妥之處記錄下來,及時總結教訓,並認真思考,進行矯正,補救,調整,優化,以便今後引以為戒,逐漸提高教學質量。
3、思效果
課後教師應研究和分析課堂教學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及是否取得了教學效果。比如說,一方面要記錄學生對哪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理解運用得較好,另一方面要分析同一類知識哪些學生掌握得較差;同時要分析所準備的資料是否適合,評價所設計的教學方案和安排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有效。教學的效果還可以通過學生的練習作業,驗收測驗和對部分學生的詢問調查等手段來獲取。對獲取的反饋資訊進行綜合分析,總結教學效果方便我們揚長避短,為以後的教學提供借鑑依據。
4、想改進
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的自我反思,以及對教學效果的客觀分析,可以進一步思考造成教學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教學效果不佳的癥結在哪裡,並努力想出有力的改進措施,把更好的方法運用到以後的教學中以提高教學質量。
實踐證明,課前準備和課後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我們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開展這兩方面的工作,不斷地優化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