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的內容喪禮
在周禮中,其中一種叫喪禮,你對喪禮的理解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周禮之喪禮
公元前11世紀,周朝的建立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周國家全面地繼承並完善了夏、商以來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同時也使中國的殯葬文化禮儀達到了一個高度完備的制式化***法制化***水平。當然,這一制式化是以“周禮”的形式出現的。
“禮”即一整套言論、行為規範的總和。在周代,“禮”是用以區別並顯示親疏貴賤、等級差別的。親疏或貴賤不同,其言、行都以不同的“禮”予以規定;禮具有法律效力,“違禮”行為要受國家***或家族***的懲罰。這就是周代的所謂“禮法合一”的社會制度。《禮記》、《周禮》、《儀禮》***號稱“三禮”***,便詳盡地記載了西周政治、行政、社會生活諸方面的禮制規範,其中包括了殯葬禮儀。
在喪禮上,為顯示“貴賤有儀,上下有等”的區別,大體上有如下規範:
首先,對死者的稱呼不同。同是死亡,但社會身份不同,其稱呼各異。如,天子死曰“崩”,意山崩地裂。故戰國時就以“山陵崩”隱指君主死亡。諸侯死曰“薨”***hong***,意為傾覆。大夫死曰“卒”,終了之意。士死曰“不祿”,即再也享受不到俸祿了。最下,平民百姓死才直言其“死”。
其次,喪服和居喪的不同。《周禮》中喪服有五等:斬衰***cui***。它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種,斬衰用粗生麻布做成,衣旁和下邊不縫邊,故稱“斬衰”***斬就是不縫邊之意***。子為父、未嫁女為父、妻妾為夫、臣為君、諸侯為天子均為斬衰,居三年喪***實為二十七個月***。
齊衰次之。喪服用熟麻布製成,因經縫邊,故稱“齊衰”。居喪三年至三個月不等。大體上,兒子、未嫁女對母***含繼母***三年;已嫁女為父母一年;孫為祖父母一年,為曾祖父母三個月等。
大功再次之。喪服用熟麻布製成,比前者更精細,居喪五個月。男子為曾祖父母、仁叔祖父母、堂伯祖母、堂姐妹,婦女為太人的姑母、姐妹等。緦服是最輕的一種,喪服用細麻布製成,居喪三個月。男子為族曾祖父、族祖父族祖母、祖父族母、族兄弟,為外孫***女之子***、外甥、婿、妻之父母、舅父等。大體上,服喪的久暫取決於血緣的親疏關係。
這些規定極為煩瑣,要記住都很不容易,上述也只是擇主要關係而言。以致後世人懷疑西周是否真正嚴格遵行過,可能其中有春秋戰國時儒家的想象成份。因為在西周重法制,人們聚族而居,一個家族少則幾百人、多則數千乃至更多;而古代人壽命多短。如此服喪,一個人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勢必都在服喪之中。
已死入殮後,停柩待葬曰“殯”,意指待以賓客之禮。《周禮》規定: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三日而殯,三月或逾月而葬。即將遺體分別擺上七、五、三日而後入殮,殯之七個月、五個月、三或一個月再葬。《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載:“冬,晉文公卒。將殯於曲沃。”曲沃是晉室祖廟所在地,殯於曲沃是最隆重、規格最高的殯禮。次年四月下葬,剛好是五個月。晉文公為諸侯領袖,晉國是維護“尊王攘夷”的盟主,在禮儀上也就必須屬守周禮,才能對諸侯有號召力。送葬上,《周禮》也規定:“天子葬,同軌畢至;諸侯葬,明盟至;大夫、士葬,同位至;庶人葬,族黨相會。”
陪葬品的種類、多寡是隨死者的社會地位而定的。隨葬品包括青銅製的飲食器、兵器、樂器、玉器、骨器、陶器等;祭祀死者的祭品有大牢***牛、羊、豬各一***、小牢***羊、豬各一***,前者為君主祭祀之禮,他人不得妄用。
此外,西周有殷商人殉之遺風,直到春秋戰國之交才大體消失。
西周的喪禮,旨在給人們進行社會“定位”,並時刻提醒人們的權利和義務。
春秋戰國,天下擾攘、連年爭戰,西周禮制多遭破壞,“凶禮”***主要指殯葬禮儀***同樣如此。至西漢文帝,臨終遺詔:自己死後,朝廷百官、親眷只許居喪二十七日***史稱以日代月***,外地官員不得進京奔喪,其後百官除喪服,民間聽任娶嫁。兩漢殯葬禮儀並不嚴格。即便為父母守喪亦只是鼓勵、表彰,而無硬性規定。魏晉南北朝,天下紛崩,凶禮多從各地的風俗。
迄唐,殯葬禮儀走向法制化,即正式形諸法律***包括刑法和禮法***。例如,唐朝重申了三年之喪,《唐律》規定,居父母喪,若身自嫁娶或去孝服以遊東,均為“不孝”,屬“十惡”之條,居喪中“生子,徒一年”。
此外,具有“準”法律效力的“禮”也在極力完善殯葬禮儀。在西周時代,“禮法合一”,禮即法。春秋以後,各國開始制定法律,但禮仍然存在。於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便逐步形成了“以禮輔法”的一個突出特點。由於禮的特殊作用,歷代統治者均極重視對禮的整理修訂。
唐太宗時的《貞觀新禮》和唐玄宗時的《大唐開元禮》都是我國禮制之集大成,“由是唐之五禮***吉凶軍賓嘉***之文始備,而後世用,雖時小有損益,不能過也。”***《新唐書.志.凶禮》***《開元禮》對殯葬中“若五服與諸臣喪葬、衰麻哭泣則頗詳焉。”詳細到什麼官員死後幡用多長、墳多高、墓前置何類石獸及多少對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嚴禁“愈禮”。例如,《開元禮》規定:一品至三品官,可用九尺長的白幡、四至五品官用八尺幡、六至九品官用六尺幡,上面書死者的姓名、官職、功名,稱為“明旌”。唐朝對殯葬禮儀的法制化***和禮制化並舉***為後世所沿用,如明、清的此類法律條文近乎是全部照搬。
喪禮順序
⒈請總管總管是為了籌備操持好這項喪事的人,他必須有辦此種事的經驗,並能與社會有關行業聯絡。還要配備幾位副手聽總管***有的叫***的調遣,以有條不紊地挑起擔子。喪家的白事能否辦得順當,與總管關係非常大。
⒉設賬房喪家一般是找親友擔當賬房。他專管白事當中的各種開支,並設立賬目,包括登記親友送來的奠儀和輓聯、祭幛、匾額、花圈、紙活及送的“唪經”等等,其後還要算清開銷,付給勞務費。
⒊找槓房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屍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壽字,架凳兩個上面也有金花圖案。
⒋刻棺木這有兩種情況。其一是本宅早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後現由喪家到材鋪看成棺或材料,選好原料運至家門口現由材鋪工人制作。壽材式樣也有南北之分。舊社會的土葬僅在棺材這一項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錢。最講究而貴重的***也是少見的***為陰沉木,其次是金絲楠木、柏木,一般能說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圓,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殮,然後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後還要在棺頭寫字***白色扁字***,棺後畫蓮花。
⒌找棚鋪白事搭棚分幾種。有的只搭平棚,講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帶花活。有的搭暖棚,兩面包細席,設天井子,吊藍團鶴天花板。大門口的棚要搭過街樓,起樓子及過脊,掛五彩網。院內棚安裝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門帶欄杆,月臺***靈臺***錦地錦帶欄杆,棚內寬敞亮堂,可掛祭幛、輓聯及唸經時的“水陸”。此外為招待弔唁親友,在衚衕開闊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價頗貴。
⒍租賃桌椅白事所用桌椅凳,並在靈桌上擺的五供盤、茶壺、茶碗等用具,要從白貨鋪租賃。
⒎找茶房大辦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們表面上是來侍奉客人,但實際是在喪家停靈的若干日子內,一遇唪經等舉動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須通曉喪事的程式及各種禮節,又要了解帶孝的男性與死者的關係,在唪經、入殮、接三、送路、成服、祭門、發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數。茶房頭在這些活動中最應謹慎行事,每一個節骨眼兒上全要做到合乎禮節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幾種親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專門愛“挑刺”。過去有一大家辦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禮和成服的禮節中出現漏洞,結果姑奶奶打了茶房頭一個耳光子1所以有些較有名聲的茶房頭輕易不敢應大戶的活。不過他們卻賺錢不少,一場大白事下來,他們可分到千數元錢***幾個茶房分***,他們在每一種活動中都算錢,如送孝服算一份,唸經行禮又一份,祭門、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項活動就拿一份錢。
⒏找白貨鋪即在白貨鋪租賃喪事過程中用的東西,如喪榜架,以及出殯時一切旗、鑼、傘、扇、雪柳及各種出殯時儀仗用具、用物。
⒐請吹鼓手吹鼓手有兩種,一種是吹奏“大樂”的班子,使用嗩吶、長號、大鼓、大鑼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種是細樂班子,樂器有笙、管、笛、雲鑼等,俗稱“十番樂”。
⒑訂扎彩 即扎製紙人紙馬等。有的扎制精細,高如真人,著絲、麻、綢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銀山、樹木,以及房屋、室內全堂傢俱等等,都按需要的情況訂作。
⒒找裁衣店大家講究在人還沒死預先將孝服趕作好。孝服有區別,本宅應帶孝的人孝衣下襬禿茬不收邊,外姓親戚孝服都收邊。另外本宅內的男女僕人都給孝衣一件,收邊。所有孝服白事過後主家不收回。裁縫店是隨來人通知馬上現做。
⒓訂酒席喪家從大殮起就要預備待客飯食,由本宅廚師做,平日飯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個菜。在最後的唪經、送路、發引的三天中要擺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備素席。這些都是預先在大飯莊請師傅來本宅安灶現作。舊社會還有一些專白吃的人,即使和辦紅白事的主家不認識,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設法溜進去坐下來就吃。大棚內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誰也不認識誰,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頭就走,有的吃完了這輪吃那輪,這是常有的情況。
⒔零星購置如小油燈、瓦盆***又叫喪盆,是棺材出堂時孝子摔的盒***、壽罐,用紅頭繩纏繞,送殯時由主婦抱在懷內;其次如白骨頭簪子、白頭繩***系頭用***等等,不一而足。
⒕租白轎、租馬車白轎是為孝婦出殯時乘坐,馬車是為送殯的老幼婦女親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