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保的黑板報內容

  當前環境保護問題已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環境意識已成為當代人類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要人人都具備強烈的環保意識,,把 低碳環保 巧妙地滲入孩子們的心田,建立美麗和諧的幸福家園。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水環境 重點治理

  作為嶺南水鄉的廣州,珠江治理、流溪河整治一直牽動人心。2014年,廣州結合《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的實施,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以保護飲用水源為重點,持續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黑臭河湧、廣佛跨界水體整治為重點,明確河長責任,實施51條河流河湧治理工程。出臺《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以最嚴格的要求將流溪河保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系統推進流溪河流域、廣佛跨界區域16條河湧水環境綜合整治。

 

以環保為主題的的黑板報圖片

  2014年水環境監測結果顯示:全市10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珠江廣州河段年平均水質保持Ⅳ類,全市3條主要入海河流水質均達到或優於功能用水要求,東江北幹流等6個主要河段水質保持優良。 每月定期釋出水質監測資訊的60條主要河湧中,19條河湧達到或優於V類,28條河湧偶爾出現黑臭現象,2條河湧連續出現黑臭現象。

  不過,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儘管近年來廣州不斷加大汙水治理工作力度,全市231條重點河湧黑臭現象較亞運前大幅減少,但部分河湧水質仍為劣V類,離水環境根本改善和人民群眾的期望仍然有不少差距。

  :藍天白雲仍有灰霾 臭氧是元凶

  廣州空氣質量出現中度汙染,氣象部門釋出了灰霾預警。專家表示,光照太強導致臭氧濃度上升後不斷累積,也會產生PM2.5進而出現灰霾。監測顯示,13日廣州全市平均空氣綜合AQI指數為165,達到了中度汙染,全市36個監測點位中有34個點位的首要汙染物是臭氧,其餘兩個是PM2.5。

  昨日,汙染有所緩解。下午16時的監測資料顯示,大多數點位空氣質量在良到輕度汙染之間,亞運城和海珠赤沙的AQI指數超過150,屬於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仍然是臭氧。近日天氣晴朗,灰霾“元凶”PM2.5的濃度不高,為何還會出現灰霾呢?

  據悉,此次導致灰霾的元凶並非PM2.5,而是臭氧。臭氧本身不影響能見度,但臭氧超標將會導致灰霾出現。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著名灰霾專家吳兌解釋說,灰霾出現主要是因為光化學煙霧的作用,光化學煙霧的前體物是氮氧化物和可揮發性有機物VOCs,其標誌物是臭氧,其產物就是細顆粒物***PM2.5***。

  吳兌說:“剛開始時,臭氧濃度增加並不影響能見度;當反應不斷進行,臭氧濃度不斷增加並累積後,就會出現PM2.5,進而出現灰霾。光化學反應的特性就是初期是臭氧超標,中期是臭氧和PM2.5雙超標,後期就會出現灰霾。”吳兌同時提醒說,PM2.5和臭氧的治理有“蹺蹺板”效應。PM2.5大約一半來自燃煤、道路灰塵,另一半則是通過臭氧產生,“來自灰塵、燃煤的PM2.5治理好後,光照增強反而會導致臭氧濃度飆升,所以要兩手並進來減排。”在吳兌看來,要徹底解決臭氧和PM2.5的問題,關鍵還是要控制光化學煙霧的前體物——氮氧化物和V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