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黑板報素材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現階段的特殊國情要求我們市場經濟繁榮發展的今天仍舊倡導勤儉節約的美德,新時期的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主力軍,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 ,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勤儉節約黑板報內容:糧食隱性浪費何以根治
近年來我國糧食持續增產,今年夏糧豐收已成定局,但倉容總體緊張,部分地區嚴重不足。“收儲是糧食減損的重要一環,6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專門就糧食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工作作出部署,可見解決糧食隱性浪費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秦富說。談到農民儲糧,秦富擔憂地說:“我們老家所在的山西、內蒙古交界地區,過去農民都使用地窖儲糧,發黴、蟲蝕、鼠害都給糧食帶來大量損失。”
關於節約的黑板報圖片
秦富指出,實現從傳統儲糧向科學儲糧的轉變至關重要。在保證國家儲備的基礎上,要加大企業等社會儲糧比例,通過完善糧食經營者庫存制度,獎補結合,鼓勵企業多購多存;要加強糧食收儲環節等硬體設施的建設,加大對農民科學儲糧知識的培訓,減少農民儲糧環節損失。“科學儲糧是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國家糧食局總工程師何毅介紹說,未來國家糧食局還將繼續擴大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實施規模和範圍,重點解決面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業生產合作社等新型規模化農戶的儲糧試點。
何毅建議,國家要創新投融資方式,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倉儲設施建設,支援主產區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等建設有烘乾裝置的儲糧設施,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勤儉節約黑板報內容:從包糧運輸轉向散糧運輸
專家指出,運輸方式也帶來了大量糧食損耗。作為我國糧食運輸的傳統方法,包糧運輸多以編織袋包裝糧食進行運輸;而現代化的集裝箱散糧運輸則是以集裝箱的方式,實現糧食的散裝、散卸、散儲、散運。
秦富分析說,傳統的包糧運輸正常損耗約為3‰,而用集裝箱進行散糧運輸,糧食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此,何毅表示認同:“我國糧食運輸上與國外的主要差距主要體現在散糧運輸比例低,包糧運輸比例高。目前主要受鐵路散糧車回空等問題制約,鐵路散糧運輸僅在東北地區境內開展,未能在全國範圍內有效推廣,散糧不入關是制約散糧運輸發展的主要原因。”
何毅指出,隨著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鐵路散糧入關班列試點運營,全國糧食“四散化”流通比例會逐步提高。“為了減少糧食長途運輸中的損耗,我們應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嚴格落實地方儲備任務。”秦富認為,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糧食主銷區也應承擔一定的儲備任務。同時,要加快糧食現代物流設施建設,合理佈局糧食物流園區。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建議,對於原糧的運輸要全面推行儲、運、裝、卸的“四散化”,包括採用散糧汽車、火車、船舶、集裝箱等運輸方式。加強主產區散糧收納、發放設施及銷區的鐵路、港口散糧接卸設施建設,加快發展散糧公鐵水聯運,努力實現糧食運輸的無縫連線。
勤儉節約黑板報內容: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管理
專家指出,當前,減少糧食浪費離不開科技進步,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的改善,從根本上則是要靠改變管理理念,實現從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的轉變。“前不久,我們在河南專門就小麥收穫中的浪費問題進行了詳細調研,”宋洪遠指出,我們發現使用不同的農機、收穫時機不同、收穫方式不同,帶來的糧食損耗也不同。
宋洪遠分析說,比如小麥在九成熟的時候和全熟的情況下收割,損耗量是不同的,而使用收割機收割則比人工收割帶來的損耗還要小。這說明,在糧食減損中要加強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專家表示,減損重在節糧管理,通過加大投入支援、科學規範管理,有效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的潛力空間很大,減損相當於增產。據初步測算,減少單位糧食損失的比較效益明顯高於增產單位糧食,同時節省了耕地和水資源。
“科學管理要貫穿在糧食減損的每一個環節。”何毅建議,未來,加強糧食產後節約減損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多方共同參與。各級糧食部門尤其是基層糧食部門要把促進節糧減損工作作為糧食行政管理工作一項經常性、全域性性、長期性的重點工作抓緊抓實。同時,要加強節糧減損科學理念的定位和宣傳,要從糧食生產、收購、儲藏、運輸、加工全程加強節糧減損,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