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如何對學生評價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而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大力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新課程倡導課堂評價的使用,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態度、情感、表現和實踐能力以及學習方法的綜合評價。當教師的評價形式是學生喜愛或易於接受的形式時,他們學習的焦慮感就會降低,學習自信心就會提高;如果教師評價讓學生不適應甚至反感時,其焦慮感就會增強,學習動機就會減弱。課堂評價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在課堂上教師的評價尤為重要。

  課堂教學評價一般都是採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常用的方法的,用好這些“常法”是實現有價值的基礎。

  一、教師評價

  它是指用激勵性的語言或描述性的語言對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表現、知識掌握的情況和能力水平進行表述,側重於評價學生髮展性領域的表現。教學四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誠實守信時,結合學生平時的生活經歷,讓學生準備“誠信備忘卡”。在學生交流備忘卡中的內容時,經驗多的學生一口氣能說上三四條,而經驗少的同學想半天還只能說出一條,針對這種情況,我給經驗多的學生予以肯定,並激勵他們要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地積累經驗;對經驗少的學生我首先表示讚許,然後在鼓勵他***她***,讓他***她***結合其他同學說的再說一條,之後大肆給予肯定和讚許,這樣下來我的每一名學生在情感上都得到了積極的體驗,每個人都愉快地擁有了外出活動前的貯備經驗。

  二、讓學生正確評價自己

  自我評價是自主意識發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標誌。在以往的教學評價中,學生是被評價物件,教師是絕對評價者,家長一般是觀望者的評價狀況,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因此,要讓學生根據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例如,在我的品德與社會課上總有一個固有的環節叫“說說這節課的表現與收穫”,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既能反饋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能力,也能客觀地對自己的表現做出評價。如,在講授四年級上冊《面對突發事件》一課的“說說這節課的表現與收穫”中,一個小男孩說:“我這節可表現得不好,在老師說迷路時我走神了,我想起了上次在濟南迷路時的感覺,我想再演習一次。於是我藉助他的“走神”帶著同學們重溫了迷路自救的知識,進一步穩固了學生的安全意識。

  三、學生間的評價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是他們交流想法的最好時機。我往往在佈置任務後,做出這樣的規定:“先自己想想該怎樣解答這個問題,然後,在組裡說說你的想法,都要評價他人觀點,。”這樣要求後,同學們都能大膽地對別人的看法進行評價。學生通過相互交流,充分暴露他們的思維過程,同時也養成敢爭、敢駁的習慣。

  既鍛鍊了思維,也培養了團結合作意識。如在四年級上《公共生活有秩序》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制定“校園公共生活公約”,在這過程中,我讓學生小組合作,用童心制定了一個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公約”——通過小組討論公約內容,互相評價內容好壞,促進了學生人人蔘與的願望,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小組學習,他們制定的公約簡直就是一幅連環畫,有文字、有拼音、有圖案。大致內容是:“我們做遊戲要遵守規則”、“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下課要文明休息活動,同學間不吵架,不做危險性遊戲”„„最後大家一致舉手通過,並按上手印,在歡呼聲中慶祝公約制定成功。

  四、課堂評價的注意事項

  1.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課堂上學生最期待老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但是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之間在學習的發展上必然存在著差異。為此,我嘗試用下面的方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1***分層評價。目標是學生努力的方向,因此,我們要確立適宜的目標,讓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真正體現“人人都能學好”和“不同的人學不同的”大眾教學理念。因此,目標的確立要因人而異,讓優生有“勁頭”,中等生有“想頭”,後進生有“奔頭”。

  ***2***延遲評價。當學困生回答錯誤或一時找不到思考方法時,對他們的回答採取延時評價,用簡短的激勵性語言加以評價。如“別緊張,好好想一想,會有答案的。”“你想到什麼說什麼,不會有錯的,要相信自己”等等,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標。這樣,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

  2.注重課堂評價的語言

  ***1***課堂評價語言簡潔。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過程的一部分,是調節課堂氣氛 ,激發學生興趣,調整不利課堂行為的,因此,時間不宜過多,應簡單明瞭,切忌長篇大論。

  但在簡潔的同時,評價一定要明確、到位,要儘量避免無效的評價。著名教育學家誇美紐斯曾說過:“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裡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句話,精闢地道出了教師課堂語言的重要性。

  ***2***課堂評價語言要有激勵性。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高漲還是消極,學生的主體精神能否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教學目標是否落實到學生的發展之上,要靠教師在教學中去設計、引領、組織和強化,而教師的評價語言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經過自己的實踐與堅持,我發現通過實施及時的課堂評價,我的課堂現在變得豐富多彩了,學生也由原來的消極對待變成現在的樂學。這是我實施前所能想到的。我會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努力形成自己的評價機制。

  篇二

  有效的語文課堂評價將會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和潛能。這種評價強調在語文課堂中對學生髮展的不斷關注,對學生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的進行適時的評價。經過對自我教學的反思和對其他課的觀察和研究,我覺得在課堂中對學生實施評價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評價方式多用多樣

  在教學中,評價應注重學生的體驗,注重實效,評價結果要採用具體描述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對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創新精神、合作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在教學實踐中,除了給小組加分外,還可以給小組設定獎勵流動小紅旗,以及設定“合作小明星”、 “書寫小明星” “進步小明星”“思考小明星”等獎項。

  二、課堂教學自始至終貫穿靈活評價

  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話語,是學生們的陽光,是課堂生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評價還可以滲透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當中。

  三 認識自我、參與評價

  課堂中不應只有老師對學生的言行給予關注和評價,也應加強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反省、自我評價的能力。

  又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後,教師可引導學生簡單評價一下自己在小組中的表現,與他人的合作與交流。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能夠更加清楚地審視自我,改進自我,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四、科學性與藝術性

  教師的評價用語也要注意適度。有時教師喜歡用“太棒了”、“好極了”、“你真聰明”等語言評價學生的作業或發言。但是,我認為,這種評價用詞過於簡單,缺少具體的指向,學生不知道好在哪裡,為何好。而且用得多了,則起不到激勵作用。有些學生朗讀流利,聲情並茂,我會給予及時讚許,如:“我都被你的朗讀深深陶醉了”;回答問題、誦讀課文不夠令人滿意的,我則鼓勵他們,不要氣餒。如:“你認為自己讀得怎麼樣?你能再試試嗎?我相信這一次你一定會比上一次讀得好”“沒關係,再想想,好嗎?”這樣的評價既肯定了學生的表現,也為全班提供了學習的榜樣,具有鮮明的導向性。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具有發現問題的敏銳力、快速解決問題的反應力,要求我們教師要有更高的認知水平。

  五、少批評,多鼓勵 。

  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應該把握好學生的喜悅,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語言。儘量從正面引導。但是在實際中教學,大多數教師很吝嗇自己的讚揚語言,總是習慣用批評的語言。如作業中常出現的字跡馬虎,作文內容不具體、語句不通暢,對其做書面評價時總是用“字跡馬虎”、“書寫不認真”、“作業模糊”等語言,如果我們改用帶有鼓勵性語言的評語“字跡再工整一些,你的作業會寫的更漂亮”。“如果認真書寫,就更好了。”在學生讀書出現錯誤時,用:“真好,不僅讀出了喜歡的這一段,而且講出了喜歡的原因。

  六、課堂評價要及時有效

  教師的評價既不能超前,又不能拖後。超前的評價,會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沒有太大的價值和意義,而滯後的評價則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迴應沒有被重視和尊重。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應注意抓住評價的時機,該及時鼓勵的就毫不遲疑,不宜立即評判的就不能過早定論。教師的評價,應以激發學生的情趣和熱情為終極目的。只有及時、有效、確切的評價,才能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我的老師,老師是熟悉我並時刻關注我的老師。

  七、評價要真摯而誠懇

  真誠的情感是打動一切的泉源。教師的評價,無論是高明抑或很純樸,只要真摯誠懇,都能讓學生獲得一種幸福感和成就感。雖然學生年齡小,但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上,卻總是和大人一樣,也期盼一種真摯誠懇的交流和表達,希望自己被對方認可。教師尤其要忌諱的是不能挖苦諷刺學生。諷刺挖苦沒有任何真摯誠懇,它帶給學生的往往是一種長期並沉重的心理傷害。例如當某學生提出了一個別的同學提不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時,老師可走上前去,握住該同學的手,注視著他的雙眼,誇讚道:“你有一雙慧眼呀,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問題,多麼了不起啊!”學生聽了這樣的評價話語,內心肯定比吃了蜜還要甜。特別是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更要多誇獎,不管多簡單的問題,只要他們答對了,教師都應用高興的語氣真誠的給予評價:“你能回答的這麼好,真了不起!”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一旦有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就無須擔心什麼了,因為他們自己知道如何去學。

  此外,教師可以將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有機結合,將預設語言和隨機語言有機結合,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或突發情況,臨時調整原先預設的口語流程,巧妙應付,獨特創新地進行評價,課堂自然就會充滿活力。教師評價語言也要因人而異,因課而異。

  篇三

  新課程標準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度。高效課堂充分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互助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而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課堂評價來“保駕護航”。在高效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評價要堅持以下八個方面的原則。

  1、差異性原則。高效課堂是一個民主的課堂,對學生的評價要體現出客觀公正的原則,這就需要教師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由於學生在知識結構、身心特點、生活閱歷、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著不同的發展需要、意願、傾向、優勢和可能性;因此,不同的學生在完成同一任務時就會表現出不同的水平。根據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就要從學生的客觀實際出發,因人而異,不能搞一刀切,要關注每一名學生的情感和需要,使每一名學生通過評價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2、發展性原則。在高效課堂中,評價的目的不是為了甄別與選拔,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所以,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關注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與提高。評價要立足於學生的進步和動態發展,著眼於學生與自身比較的進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只看到一些學生的現有水平,看不到他們的進步,從而給予不恰當的評價,就很容易導致他們放棄努力,自暴自棄。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的過去,診斷他們現在,還要預測他們的未來,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不僅要清楚他們的“所知所能”,還要了解他們的“可知可能”。

  3、鼓勵性原則。有人說,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賞,就精神生命而言,每個孩子彷彿都是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能對學生適時而恰當的表揚,就會讓學生走出失敗的陰影,增強成功的信心。 在自主學習的課堂上,教師的鼓勵性評價已為大多數教師所接受,並在實際的教學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融洽了師生的情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讓課堂生動了起來,讓學生活躍了起來,讓教學效率提高了起來。

  4、主體性原則。只有讓學生參與評價才真正體現學生是評價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到評價活動中。評價的內容、方法以及標準的確定都要由師生共同參與制定。

  5、多元化原則。包括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豐富性,評價標準的多元性,評價方法的多元性。

  6、及時性原則。對學生的評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學習方面的,也包括行為規範和習慣方面。不管哪個方面,教師都應做出及時的評價,讓學生儘快地認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優勢和不足,便於發揚長處,及時地糾正錯誤。

  7、引導性原則。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不僅僅是讓他們知道對與錯,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知道對在哪裡,錯在哪裡,如何改正。這樣,既鼓勵了學生,又讓他們找到了癥結,既解決了問題,又保護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8、真誠性原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發自內心,實事求是,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心裡產生震動,才會真心地接受評價,自願地去改正。另外,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亦需要真誠。在學生眼裡,他們之間是平等的,因此,要真誠地給對方指出優點或缺點,而不是戲謔或嘲諷。

  只有符合這些原則的評價才是有效的評價,才真正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讓教學不斷走向高效,才會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