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的話題作文

  今天,是一個非常隆重的日子——清明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又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經典名句。今天沒有像往年一樣下雨,暖暖的春風吹在身上,給人 絲絲暖意。

  寫完作業,我和媽媽去逛商場,到了買飲料的地方,看到許多人的推車裡、籃子裡都放了許多罐頭,我十分不解,問媽媽。媽媽說:“應該是罐頭降價了吧!”我點了點頭。但問了服務員阿姨 後,知道媽媽的回答是錯誤的,罐頭根本沒降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只聽有人說了一句:“媽媽給閨女買罐頭!”我高興極了,心想:以後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頭了!

  第二天,我們回了老家——去給奶奶上墳。走在墓地裡,一陣陣悲涼湧上心頭。我看到大人們將買了的紙錢用手劃開,呈一個花形,紙紙上印滿了金幣、紙錢……,在奶奶的墳旁,看 著燒掉的紙變成灰被風吹到了天上,我想:為死去的親人燒紙,就是要給他們送錢,將自己的哀思化為美好的祝願,將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 ,這就是人們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墳旁,望著遠處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禿禿的柳樹枝上也長出了嫩綠的柳條,無不迸發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氣,如同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

  這個清明節,使我懂得了許多,想起了許多……

  二

  陽春三月裡,大地上的野草蓄積了一個冬季的力量,在三月柔柔的春風裡,輕輕地舞蹈著。山中的布穀鳥兒歡聚在一起,一聲陰,一聲陽,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充滿思念的清明節即將到來。在布穀鳥兒的聲聲呼喚聲裡,我尋根之情、懷念親人之情交織著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我的老家座落在大巴山深處的一個偏遠鄉村,那個村子裡有我的根。我一顆虔誠的心,早已縈繞在那座給我了靈魂的老屋,孤獨的木牆青瓦的老屋在風中顯得有些無奈。老屋後那山坡上的墓碑和祖墳,無時不讓外出的遊子在傳統的節日裡倍加思念。小時候,隔壁八十多歲的劉大爺告訴我,在清明節這天,已逝先人的靈魂會在墓門前等候著子孫們到墳墓前上墳燒香,如果自己子孫沒有來上香,這些靈魂就會闇然神傷地離去時,或許會喃喃自語:唉,我的後人沒有了。劉大爺的話說得有點玄外,但說得沒有錯,前傳後教的鄉間世俗,恐怕是幾千年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緣由吧。

  在清明節前幾天,村裡的大人們就開始了籌劃清明的民俗儀式。長輩們在相互的嘮叨中忙這忙那。那一陣陣匆忙的腳步寫滿了對祖先的思念,長輩們的一切活動都在潛移默化著後生們。祭奠先人用的紙錢是到鄉場上買的有黃色的毛邊紙,再由長輩們在黃色的毛邊紙上列印上一些小孔,說這是給先人們用的錢。如今村裡的人在清明節祭奠祖先再也不用這些比較粗糙的黃色毛邊紙,而是到市場上買現成的冥幣。既不費事還十分美觀,這也讓長眠於地的祖先們好好享受一下潮流與時尚。“祖先們都在天上唸叨了,該去添添土、祭祭墳了。”一天夜裡,春雨拍打芭蕉葉的聲音驚醒了夢中的長輩們,第二天長輩們趕緊把柳枝悄悄插於屋簷和門窗上的,清明粽、清明粑等祭品是悄悄被搬上供桌的……

  清明節這天,一場不大不小的春雨總會溼潤著大地,這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吧,給人無限的傷感。綿綿的細雨打在堅硬的青石板上,無聲無息,情思不斷,“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意境竟然躍然於鄉村院落。長輩們一手提著裝滿了酒、肉、香火與紙錢等祭品的小竹籃,一手牽拉著後生的小手,行進在鄉村纖細的山路上,去向祖先們表達一年一度的思念。鄉村裡的清明祭品遠沒有城裡人的雅緻,時尚的鮮花對於鄉里人來說是難得的奢侈之品,不過鄉里人也時興採摘山中的野花擺放在先人的墳墓前。墳墓上的亂草被後生們打理得十分乾淨,大人們帶領後生娃兒們給墳墓培上幾把新土,擺下幾杯冷酒,點上幾支香燭,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人,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清風徐來,仙逝的親人們的面龐在繚繞的青煙中漸漸清晰起來……也許仙逝的祖輩們不再有痛苦與絕望,不再理會今生的塵埃是非。仙逝的祖輩們可以得到永遠的安息,得到生命的另一種昇華。面對墓碑,面對墓碑上的文字,活著的人們會感悟到的是一種緬懷與繼承的重負,感悟到的是生命的短暫和做人的尊嚴與誠信。

  此時此刻,鄉村大地上有一種無形的默契,此起彼伏的爆竹聲音,使沉寂了許久的墓場像過年一樣,熱鬧起來了。鄉野裡的油菜花正盛開著,縷縷清風,帶著春天的氣息,裹著油菜花的芳香,讓人們一次次深深地呼吸著,這份清明的春意便浸入身體,溶進血液,盪滌全身。中午時分,鄉村裡清明粑的香氣飄在風裡,那獨一無二的清香,吃起來是情短絲長,把一腔女兒心,男兒情牽牽扯扯到永遠。老家的鄉里人過清明,多了鄉里人的虔誠之心,沒有斷魂,只有內心無盡的思念。

  三

  清明節到了,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清明究竟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詩人杜牧要把酒與清明緊緊聯絡在一起。

  對所有的人來說,清明節都註定是一個傷感、悲傷的日子。昔日朝夕相處的親愛之人離己遠去,那份痛苦與無奈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人間最大悲與苦,無非生離與死別。”生離雖則不堪,但總還存有一線相見的生機;而死別呢?只有永久的分手。所以對於人類來說,死亡的恐懼並不在於死亡本身,而在於一件珍貴物品的破裂且無法修復。因此,死亡於人而言,才顯得如此可怕。因而除了緬懷親人這個主題之外,人們賦予清明節的另一個含義還有自身對生的渴求。清明節也就衍生出許多習俗:諸如戴柳、放風箏、盪鞦韆等等。揮之不去的清明節喲,你是縈繞所有人心中的結……

  清明前後山中盛開的杜鵑花十分美麗,當春季杜鵑花開放時,滿山鮮豔,像彩霞繞林,被人們譽為“花中西施”。五彩繽紛的杜鵑花,喚起了人們對生活熱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徵著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是我國人民熱愛杜鵑的真諦。

  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她是稱得上花、葉兼美的花卉。白居易贊曰:“閒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鞭蓉芍藥皆嫫母”足見人們對杜鵑花的厚愛。最小的植株只有幾釐米高,呈墊狀,貼地面生。最大的巍然挺立,蔚為壯觀。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花,群眾又叫映山紅,泛指各種紅色的杜鵑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鮮紅的光彩把山都映紅了。其實杜鵑花哪隻紅色,現今植物分類學上僅把“映山紅”作為其中一個種類***包括許多栽培品種***。我國雲南一省有近300種之多,中國是杜鵑花的原生地,而云南又是其分佈中心。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許多贊誦映山紅的美文詩句,如宋代楊萬里的一首“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日日錦江呈錦樣,清溪倒照映山紅。”頌揚了映山紅質樸、頑強的生命力。

  登上那鬱鬱蔥蔥的山巒,你會看到火紅火紅的映山紅在青山綠樹之間雲蒸霞蔚,一團團一簇簇,開得那麼熱烈,那麼絢麗。朵朵花兒如紅色的瑪瑙,迎風玉立,嬌豔欲滴,花瓣兒密密匝匝,蕊靠著蕊,瓣貼著瓣,相互依偎競相輝映,引來無數的蜂蝶飛舞。每一朵花兒,都空靈含蓄,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杜鵑花的體態風姿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枝葉扶疏,有的乾枝百千;有的鬱鬱蔥蔥,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虯龍,蒼勁古雅。真的各具風姿,儀態萬千,煞是好看!

  

  多年以前,我告別了苦澀的童年,帶著一份早熟和自信,抱著對未來美好的期盼,中止了優異的學業,遠離故鄉,獨自來到這遙遠的小城工作,承擔起了作為長女和大姐的重任。同時也就遠離了父親的墳塋。風霜雪雨,春去秋來,塵世的喧囂蕩盡了多少珍貴的記憶,歲月的無情剝離了多少美好的習性,可惟獨清明時節對親人的祭奠和追憶從來都沒有改變和忘懷,不管多忙,也不管多累。那是我深切的痛處,是我另一種終生難以釋懷的鄉愁!

  今晚,與家人又來到郊外的湖畔。與往年一樣,空曠的原野,已有星星點點的香火燃起,青煙在靜靜的夜幕裡慢悠悠地飄搖。那是遠離故鄉和親人的同類,在用這種特有的方式寄託對已故親人的哀思!

  選一塊地方,放下手中的紙錢和明燭,心裡便生起莊重的痛痛的感覺。父親啊!你的女兒帶著她的女兒,一年一次又來看你了。可是你的墳塋離我太遠太遠,你真的可以看見、可以聽見嗎?十多年了,你是否收到過女兒的孝心?

  在我四歲那年,父親因白血病在川醫去逝,終年33歲。母親28歲,而我的弟弟還不到40天。當母親抱著小弟隨父親單位的人趕到醫院時,父親只有已堅持了幾天幾夜不肯嚥下的最後一口氣了。當時,母親還在老家坐月子。母親緊緊地抓住父親的手,千呼萬喚,把他的手放在弟弟小小的臉蛋上,祈求他能從死亡之谷轉回來。可是,一切都無計於事,他最後的眼光定格在了不曾見過一面的兒子的小臉上,有幾顆清淚從早已乾枯的眼眶溢位,最後永遠地閉上了!

  那種不捨和依戀,那種痛苦和無助,是母親和我永遠都不敢觸及的徹骨之寒!

  母親帶著父親的遺恨,帶著他病重時給母親寫下的大包書信,還有給弟取的名字,收起了眼淚。她對父親的遺體說:你放心地走吧,我懂了你的意思,決不會讓你的孩子受苦、受累、受氣,一定要讓他們健康成長,直到成家立業!

  後來,當我能識字後,細細地讀過那些書信。每讀一次,就如同與父親長談,那是父親用血淚寫成的遺囑。他談到了我們姐弟的教育,談到了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談到對生命的珍愛,還談到對母親未來的打算和對她深切的歉意……儘管我在單親的家庭成長,卻有著積極、樂觀、善良、熱忱的品格,不能說不是得益於父親的遺教。同時也懂了我的母親,為何一言九鼎,用她博大的胸懷為我們遮擋風雨,用她自我的犧牲含辛茹苦地養育我們,拒絕所有的情感和誘惑,獨自一人,將我們養大成人!

  在我父親短短的一生裡,有著許多可叫傳奇的故事。他出身一個大地主家庭,爺爺是走南闖北的生意人,奶奶是他在外鄉遇到的民族女子。是那裡遠近有名的美人。她與爺爺相識相知相戀後,毅然離開了她的家鄉,放棄了她的生活習性,隨爺爺回到四川。前後生育了五個兒女。可沒有過上幾年平靜日子,就隨爺爺成了大地主婆。不停地清查和,使柔弱善良的奶奶過早地病逝。所有的家產也交了公。雖然因爺爺態度好,最後定為“開明地主”,可父親和他的兄弟姐妹上學還是受到了一定影響。沒有上成大學,父親就憑他的聰明才智和勤奮開始自學。25歲那年就成了一個大廠最優秀的總會計師。那時,廠裡運動特別多,對父親的帳清查得特別嚴。可他把廠裡龐大的帳目,不僅做得清清楚楚,還能一筆一筆地倒背如流。讓人找不到絲毫的差錯。當時,父親是廠裡出了名的才子,是被新社會教育改造好了的革命接班人。後來,與母親的結合,又成了那時“才子佳人”的美談。

  父親不僅外表英俊,工作積極、能力強,還是個善良的好人,總是苛刻自己也要去幫助別人。多年後我去到廠裡,那些人見我就說,“你父親是個好人啦!”可就是這樣的好人,卻過早地離我而去,以至於在我幼小的記憶裡,關於父親,都是從別人口中聽來的故事。這是何等的殘酷啊!

  小的時候,沒有了父親的日子,還沒有太多的感觸,只是每當夜幕降臨時,望著母親裡裡外外忙碌的身影,心裡隱隱地有些害怕,還有些莫明的恐懼。到底怕什麼?說不清。怕窗外的一絲響動,怕聽雨滴滴落的聲響,更怕別人忽然的一聲吼叫。那時就特別渴望父親能從天而降,立在我的面前,我會不顧一切撲進他的懷裡,對他說聲“爸爸,我怕!”怕什麼已不重要,只要有了父親的守護,怕也就成了一種美好!

  那時的父親,永不再出現的父親,就是我夢幻中,漫漫黑夜裡的一盞燈,有了他,就不再為夜而流淚、而膽怯、而恐懼了。

  再大一些後,讀書了,就特別羨慕別的小朋友有父親接送。平時還好,特別遇到雨天雪地,跌跌拌拌地在泥濘中行走,對父親的渴望,就開始在心裡有了痛的感覺了。那時,父親就是我想象中天上的太陽。如果他一直照著我和我每日回家的路,就算不來接我,女兒也不用在泥濘裡爬涉呀,好痛好冷!你的姣小美麗的女兒啊,卻要承受太多的苦痛!

  歲月終於漫漫地過去,也終於帶走了我的苦澀的童年。或許源於對父愛的渴望吧,就匆匆地把我20歲年輕的身心交與了一個男孩。就因為他是第一個對我說要保護我不會讓我害怕的人!可是,結婚生子的我,對父親的思念不僅沒能減輕,還越來越濃厚了。那是一種血濃於水的人間親情啊!

  年年的今天,我都會寄思念與明月,寄痛苦於黑夜,寄出我的恨、我的愛、我的夢想。父親啊,知道嗎?女兒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已不記得曾經如何地叫你“爸爸”,這對於別人最普通不過的稱呼,對我卻是一生的奢望,只有今天才可以對著這茫茫夜空喊你一聲“爸爸……”

  爸爸!你在天國還好嗎?聽見了女兒心靈的呼喚嗎?

  其實,你的早逝,對於你何嘗不是一種解脫。都說人生苦短,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可留給我們的卻是永生難以癒合的傷痛。你年輕美麗的妻如今已霜染青絲。她犧牲了一生的幸福,固執地為你養大了你放心不下的孩子,為你諾守承言,世上有幾人能有此福運呢!父親,你可以安息了;我們也將把雙倍的孝心給予母親,是的,你該放心了!

  只是,你的女兒到如今還是一個安安靜靜、平平淡淡的女子。認真地工作,勤奮地學習,善良正直地做人。卻沒有大的成就。假如你能活到今天,不知你的女兒會不會讓你失望?她會不會依然是你心中的驕傲呢?

  把香燭插進泥土,把紙錢慢慢地點燃。紅紅的火焰,騰騰地跳躍著。淚眼中,彷彿看見了父親年輕英俊的笑臉。那笑臉永遠定格在我的心靈深處,永不改變!

  如果有來生,依然還做你的女兒,只是求你別再早早地離我而去,女兒再大,也渴望你的呵護!我的父親啊!

  五

  又到清明,又見淚雨紛飛……

  暖暖的風輕拂臉頰,綠色鋪滿田野,萌芽的樹,綻開的花,到處都是鮮活的生命。清明的到來,更加緬懷已故的親人。田野上忙春的鄉民和那紙帛燃起的青煙,夾雜著懷念親人的涕哭,構成了一幅與春極不和諧的圖案,讓人心情格外沉重。

  穿過田間小路,緩緩步入墓地,鬱鬱蔥蔥的麥浪間是父母安歇的地方。依照鄉俗,捻一刀紙帛,燃一柱香火,姐弟撲在父母墳前長跪不起,悽然低下頭,淚落如雨,泣不成聲……

  爸媽,我們姐弟看你們來了!你們在天國還好嗎?

  爸媽,你們是那麼勤勞樸實。在我的印象中,你們總是忙忙碌碌。既要參加集體勞動,又要操持家務;既要操心我們的起居飲食,又要督促我們的讀書寫字,還要教我們做人的規矩。特別是我作為家中的幼子,更是被你們當作掌上明珠。你們用一生的操勞換來了我們的舒適生活。我們長大成家了,你們也應該享清福了。可是你們卻閒不住,還要為孫輩們來忙活,還要在田裡忙碌。你們不停地忙碌著、操勞著,彷彿永遠不知疲倦。

  爸媽,你們是那麼純樸善良。在我的記憶中,從未見你們紅過臉。在你們的薰陶下,我們姐弟,感情十分融洽。你們始終信奉與人為善的原則,從未與人鬧過糾紛。你們是那麼的寬巨集大量。記得有一次,我與鄰居家的孩子鬧矛盾,明明是鄰居家的孩子不好,你們還是逼著我並陪著我去他家登門道歉。左鄰右舍,不管誰家遇到困難,你們總是盡其所能,幫助他們。你們純樸善良,得到大家的敬重。

  爸媽,你們是那麼善解人意。你們病魔纏身,疼痛難忍,可你們都咬牙忍著,生怕給我們姐弟增加負擔。你們躺在病床上,心中想的是,孩子們有沒有休息好,孩子們家中有沒有安頓好,上學的孩子有沒有人接送……我們也想多盡一份孝道,少留一些遺憾。可是,我們的孝心、後輩的哭喊,還是沒能留住你們,任我們怎麼呼喚,你們還是走了……

  每到清明,我們姐弟,只能燃一柱清香,流兩行熱淚,灑三杯冷酒,添四捧黃土……

  爸媽,當你們收到我的這篇祭文,今夜,你們會循著那縷清香走進我的夢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