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學習心得體會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

  在教和學的雙邊活動中,教法是先導,學法是中心。有的教師只是僅僅關心學生是否“學會”知識,而對學生是否“會學”缺乏思考。葉聖陶先生早有“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論述,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中也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應研究教材,研究大綱,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學生,研究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個性特徵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想學、會學、學得主動、學得積極,讓學生對掌握的物理知識既紮實又靈活。鑑於學習方法對學物理的重要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下面我談幾點學習物理的方法指導:

  一、重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見,重視物理實驗,掌握科學的觀察、實驗方法是實驗教學成功所在。

  作為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學科,在教學中應把課本上的一些實驗進行合理的科學改進創新,可以使學生在認識、情感、意志、行為、態度、思維和方法等獲得較大提高,這不僅是通過實驗掌握物理知識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學生學好物理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1、改進實驗,加強教學的探索性

  在實驗教學中儘量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把演示實驗改為邊講邊實驗,把習題中的敘述實驗改為操作實驗,以及實驗裝置、器材的改進等,挖掘科學內容的學術性,嘗試實驗設計、操作,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創新功能。挖掘學生的動手能力。比如:在講授晶體和非晶體熔化特點的時候,我試著把石蠟的熔化實驗改為學生實驗,發現學生的參與性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並且能根據實驗現象、實驗資料和圖象清晰的描述固體熔化的過程及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2、在實驗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思維動機的激發。為演示過程創設良好的問題情況,有意識的創造一種探索的氛圍,激發學生求解的願望和熱情,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強的特點,把學生知與不知,深知與淺知之間的問題帶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參與思考,努力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

  例如:在講磁極間相互作用規律時,先用條形磁鐵的N極對準小磁針的S極,然後又用條形磁鐵的N極對準小磁針的N極。這個實驗同學們小學自然課上做過,很熟練,卻很少有學生思考有什麼問題,一旦他們仔細觀察,並口述觀察的現象時,發現條形磁鐵先是吸引小磁針後又推開小磁針,於是引出“為什麼吸引”“為什麼推斥?兩個問題情境,學生們為弄清原因,積極思考期待得到科學的答案,如此一來,不僅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從而開發學習動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明確思考的方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3、加強課外小實驗,引導學生參與實驗

  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經驗之談:“學生的聰明才智來自他們的手指頭,它激發了智力開發的真諦——人類智慧來源於勤動腦勤動手“。

  課外實驗活動的教學功能是顯而易見的,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高,尤其在設計和準備實驗中那種極富有創造性的思維及操作過程,在其它途徑中無法體會到的,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應用無處不在,激發他們自覺應用物理知識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比如在引言中“裝滿了水的玻璃杯還能放回形針嗎?”這個實驗作為課外小實驗,比在課堂上做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更多的學生帶著自己的很多疑問第一次參與到了物理中來,從而使學生知道我們的物理來源於生活、來源於實際。我們可以在實踐中參與,在參與中解決。知道實驗不僅可以在實驗室做,還可以在家裡做。不僅老師可以做,我們自己也能做。

  二、重視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物理是一門與生產、生活、科技聯絡非常密切的一門學科。要想學好物理,必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以做好演示實驗為前提,增強實驗的趣味性,為學生做好實驗起到良好示範作用。同時,在實驗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現象,勤于思考問題的習慣。比如說在做“水果電池”的實驗中,不僅讓學生觀察電壓表的指標是否偏轉,還要讓學生觀察朝哪邊偏轉,想想說明了什麼?更換不同的水果和連線的導體,看現象是否發生改變,這又說明了什麼?這樣學生就不可能只看,他們要動腦筋,想為什麼?

  此外還注意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周圍的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現象並與課本知識聯絡。物理是離不開生活的,生活中處處有物理。例如:學習大氣壓時,讓學生注意觀察並思考,為什麼茶壺蓋上都有一個小眼,這個小眼起什麼作用?再如學習壓強、摩擦後,可以有意識地觀察日常生活中人們用針在縫被子時,為什麼手上套上頂針箍,並把針在頭皮上摩擦,這目的又是什麼?使學生養成愛觀察、勤思考的習慣。從而能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發揮教材優勢,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在學生剛接觸到物理時就要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教材,按照教材特點,首先要閱讀課前問號和課題,瞭解問題的提出的背景或原因,弄清問題解決的方向;其次閱讀小標題、插圖和正文,讀小標題可以知曉知識重點,插圖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補足有些學生孤陋寡聞的現象。教材中的插圖很多,且具有形象生動,直觀性強,圖文並茂,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特點,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書時,一定要讓學生重視對插圖理解,知道插圖表示什麼意思,說明了什麼問題,表示了什麼物理現象和過程。培養學生看插圖的能力,有利於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將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於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蒸發現象中有一幅坎兒井的插圖,我就問學生,你知道坎兒井的作用嗎?在現實生活中還有什麼現象與它是類似的呢?

  指導學生如何閱讀正文,首先要讓學生抓住中心。認真分析每一個定義和規律的內容、物理意義,明確公式和定律的適用範圍及條件。如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要使學生掌握這一定律,需要學生認真做好實驗想象推理到位,同時讓學生知道物體在什麼時候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什麼情況下又保持靜止狀態。這一定律的適用範圍是一切物體,適用條件又是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從而真正理解掌握這一定律。

  四、指導學生解題的正確方法並要求學生規範解題

  學生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複習、鞏固、應用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必須指導學生解題的正確方法。如我在指導學生解答說理題時,要求學生按三步進行:講道理、擺事實、得結論。如踢足球時腳感到有點疼,這是為什麼?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講道理***,腳對球施加力的同時球對腳也施加了力***擺事實***,所以腳感到有點疼***得結論***。通過訓練,學生就能掌握這一類題目的一般解題方法。電學題目中看懂電路圖是最基礎的,可學生往往由於電路中接入電流表、電壓表而看不懂電路,當然問題也就無法解決。根據電流表內阻很小,電壓表內阻很大。我就指導學生把電流表看成是閉合開關或一段導線,把電壓表看成斷開的開關,這使電路大為簡化,看出一個電路的主幹。同時解物理題時要求學生要規範、全面,符合要求。如①畫光路圖時光線一定有傳播方向並畫實線,法線、虛像用虛線;②問答題敘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問,詞不達意;③計算題要寫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公式,代入資料,最後結果一定要有單位。

  我認為要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養成規範解題的習慣。教師要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1、上新課時,要把知識要點和概念講清楚。

  2、在講解例題時注意解題的方法和書寫格式,更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審題。

  3、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不能馬虎,通過歸類講解、認真分析、規範訓練、嚴格要求。

  總之,通過自己的實踐和這兩年的課題研究,我知道如何指導學生學好物理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們物理教師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去探索,去實踐,從而能真正幫助學生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對物理的興趣,增強學習的效果。

  二

  開學初,代表我們初中物理教師到西寧市參加了新課程標準的培訓,主要學習進行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5版》總體框架的解讀,下面就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大家分享!

  作為一線的初中物理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物理學科而言,原來的教學目標上,曾出現過兩種不良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思想性;二是過分強調文學性。滔滔不絕一堂課,到頭來,學生在物理能力的培養上收效甚微。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那麼,在實施新課程標準時,我們的初中物理教學應注意些什麼呢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不是面向少數學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大眾教育,是全面的科學教育,使學生在科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五個課程基本理念:

  理念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而非精英教育。過分強調學科中心或學科本位,將課程設定的重點放在學科的完善上很容易導致學習內容難、繁、偏、舊等,並且物理教學也容易側重於知識的灌輸,這無疑會影響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對物理產生為難的情緒。因此在課程設定時,將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發展需求,適應學生的認知特點等。

  理念二: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自然界的神奇現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妙趣橫生,初中物理課程是學生在綜合科學課程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物理分學科課程,因此,該課程的設定應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生活現象中去探究並認識物理規律,同時還應將學生認識到的物理知識即科學研究方法與社會實踐及其應用結合起來,讓他們體會到物理在生活與生產中的實際應用。這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而且還將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理念三: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

  成功的教育要使學生既能學到科學概念又能發展科學思維能力。科學課堂中有效的學習要依靠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講授式、自學式、探究式等。已有證據證明,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學習科學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在課堂上保持學習者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新課標從過去單純強調知識的傳承變為全面落實課程的三維目標。於是知識本身的重要性相對下降,科學探究教學的重要性相對提高。

  理念四: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為人類帶來福音,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傳統科學教育強調科學的萬能、神聖以及不可磨滅的功績。然而,也正是對科學技術的應用欠缺深思熟慮,我們的星球正面臨著如像放射性汙染、溫室效應、人口膨脹、自然資源枯竭等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人類開始客觀地評價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理智的思考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而肩負培養學生科學觀的科學教育應重視及時反應科學技術發展狀況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使學生在涉及科學技術問題時,能有意識地從它對社會的正反兩反面的影響去考慮,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理念五: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以往的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過多地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忽視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實踐或動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科學精神、積極的學習情緒等方面綜合素質的評定;有關評價指標單一,忽視了個體之間的差異;評價結果則過分強調終結性評價結果,而忽視各個時期個體的進步狀況,因此不能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因此,在新一輪課改中,為實現課程目標,必須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如:1.進行發展性評價。例如建立成長手冊***也稱檔案式評價***。2.積極探索書面考試題型的改革。

  三

  提高自己的實驗能力、搞好實驗教學,是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的。

  1、確保所做的實驗成功,提高成功率。課本要求的每一個實驗,在課前我都要反覆地做幾遍,認真分析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例如:在“摩擦起電”一節的實驗中空氣的溼度,器材的乾燥程度是實驗成敗的關鍵因素。碰到陰天、雨天,早上的前兩節或是下午的後面兩節課***此時的空氣溼度較大***,實驗的現象很不明顯甚至很可能失敗。排除了這些因素對實驗的影響,實驗的現象非常明顯,給學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鮮明。容易使學生信服,對於我們的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改進實驗。在“導體的電阻”一節中,我先是讓學生思考設計一個電路來檢測哪些物質是導體哪些物質是絕緣體,當檢測到水、人體、鉛筆芯***較長的***時,小燈泡不發光,於是先把它們歸為絕緣體。之後,我指著那堆導體問:這些物體一定都是導體嗎?***是***又指著那堆絕緣體問:這裡面一定都不能導電嗎?馬上就有學生說:不一定,有可能是電流太小了,小燈泡不會發光而已。此時我就給學生介紹了我自己去買的發光二極體的特點,發光二極體被作為各種用電器的指示燈,學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電流就可以使它發光。於是我又用發光二極體檢測了一遍,學生自己得出了人體、水、石墨是導體。也體會到了導體的導電能力是不同的。

  3、利用課件把一些不易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或是物理過程展現給學生看。例如: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由於發生彈性形變和恢復形變的時間非常短,學生不易觀察,課件就能夠讓學生較好地觀察這一過程。再比如:分子的運動,導體容易導電與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等都可以通過課件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用學生已學的知識匯入學習新知識。

  多采用對比教學,歸類教學,使學生即能夠更好地掌握新知識又能夠複習舊知識,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絡和區別。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辨別事物間更加細微的差異的能力。增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壓強的定義時時,我先讓學生去思考速度、功率和密度的定義,接著讓他們與壓強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比較講解清楚壓強、速度、、功率和密度的概念,物理含義。這樣就會使學生對幾個物理量有了較清楚的認識。所以在新課的教學中,採用以舊導新,新舊對比,即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更全面地掌握基礎知識,又能夠節省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和培養。

  三、及時調整教學計劃。

  在總複習中,要時刻注意“資訊反饋”。通過反饋資訊來了解已設計的教學內容與預期目的是否符合,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個階段複習教學中,除了注意來自學生方面各式各樣的反饋資訊外,還特別重視每次測驗和考試的資訊反饋。堅持做到按時、按量、按評分標準,科學分析試卷,評價試卷,並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學習狀況和掌握知識的程度。要求學生對測驗情況進行知識點、面、掌握情況及學習上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尋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師做好統計工作,找出教學上的弱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及時調整複習計劃,對不足之處立即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使實際掌握情況與預訂的教學目標更吻合,尤其要對後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以上是我近幾年物理教學工作心得,還有許多問題需要今後進一步的學習和總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在課堂內外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培養,對於學習程度不同,甚至相差很多的學生都有一定收益。心理素質的培養,對學生來說要達到的目的是:自覺·果斷·堅韌·自制。對於教師來說,必須把所要達到的目的始終貫穿在教學過程中。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果斷性與自信心。

  要使學生對學習物理有一定的自覺性,首先要引導他們對物理產生興趣,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興趣來源於生產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暗示,善於把周圍的事物及活動與物理知識聯絡起來。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把學生注意聽課的最優時間指向重點的環節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較長久地保持在教師的講述上,集中於教師的講述中,從而抑制與聽課無關的活動,使授課活動能有清晰的反映和體現。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授課時間等因素而及時調整,這並不難做到。立足於大部分的學生,引導他們注意各種生活中的現象,針對這些現象,用所學的知識來解釋現象發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況下,以淺顯、形象的比喻對理論進行解釋,這對學生來說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把知識從模糊認識向清晰認識過渡。

  二、培養學生的堅韌精神和自制力

  中學物理教學,是一個不斷增加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過程,如何以這些形式去理解物理學習中的各種客觀規律,由表及裡,從初中的表面現象到高中的本質特徵及內在聯絡,這本身就是教與學雙方都得努力才能達到的。 在課堂教學中,物理概念的形成,單靠教師的灌輸,通過強制記憶,是可以達到記憶的目的。但這只是單純的記住,無法掌握和應用,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把概念表達清楚。我在教學中,注意訓練學生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特別是口頭表達,多問幾個為什麼,在學生的解答中,瞭解掌握知識的深廣度,訓練快速敏捷反應的能力。

  四

  1.學會使用物理課本初中物理課要學習的全部內容是什麼?初二物理課要學習初中物理課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課上老師會先講些什麼、後講些什麼?對新開的一門課程,同學們的腦海中會有一連串的問號,並且很想知道答案。這並不難,隨著學習程序每個問題都會得到答案。關鍵是作為學生,是被動地等待答案,還是主動地探求去尋找答案,對!當然是做後者。開學初,每位同學都會得到各學科的課本,初二的學生手中自然就會比初一時多出我們需要的《物理》課本。開啟課本,同學們的某些淺顯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課本是我們學習物理的依據,是同學們學習物理的嚮導。同學們要學會通過課前看物理課本而瞭解上物理課時老師要講的內容,知道上物理課時,針對所學環節聽什麼,使學習過程是有目的的行為。通過課中隨著老師的引導看物理課本,達到認知知識、理解知識要點的目的。通過課後看物理課本,達到複習鞏固知識,學會初步應用知識解答問題的目的。物理課本中有大量的依據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推論物理結論的課文,同學們認真閱讀後會發現,這些課文不僅能使你們淺顯地認識物理知識,還會使你們很好地組織出解答物理問題的論述語言,這是解答物理簡述題的語言之源。在我們學習了一些可用數學表示式書寫的物理規律之後,同學們會在物理課本中閱讀到一些典型例題的解題分析、解題過程。這是解答物理計算題的範例,要很好地閱讀、細心地反覆閱讀,這是分析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良好培養過程,這個過程,可以使同學們對物理計算題的解題能力提高,書寫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物理課本中有一些引導同學們思考的小標題和小實驗的課題,在學習時間寬鬆時不妨讀一讀,它會使你們眼前一亮。同學們的物理思維會得到擴充套件,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化。

  2.明確學習目標,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預期目標和要達到的目的,否則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學習知識亦如此。青少年時期的初二學生有著廣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強也無法取代學習目標。每位同學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轉化為求知的*,然後理智地確定全學期的總體學習目標,針對物理課各章節的區域性學習目標和平時各節課、各知識點的細節學習目標,使自己的學習過程是有序而行。在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學習是重要的,也是困難的。因為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條物理規律的認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為理解,才能達到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解答問題的目的,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學們在學習每一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時,要使自己由“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最終上升為“邏輯記憶”。俗話說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說:知識的學習中,概念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學們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各章節中物理概念的學習,要特別注重理解每一個物理概念,每一條物理規律。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探尋好的學習方法。在初中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自我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近期作用是可以使自己處於主動學習狀態中,遠期作用是使自己具有自主的繼續學習能力。初中物理課的學習,同學們第一要學會“預習”,並且有意識地培養預習習慣。預習要達到的目的有:知道未來要學習的內容;明確將要學習的知識中,哪些部分已基本明白,哪些知識要在上課時聆聽老師的講解。第二要學會“有目標、有重點的聽課”,這一點是跟預習密不可分的,只有預習的目的真正達到了,才能使聽課時做到“有目標、有重點”。第三要學會獨立完成作業,這裡所講的獨立完成作業,不單純指不抄他人的作業,而且是指做作業時不對照課本、不對照課堂筆記寫作業。是指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是要在同學們在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信。在不斷培養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尋找一種優良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同學們不能忽視的。所謂好的學習方法,要有兩個適合:一適合所學的學科;二適合使用學習方法的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現象為基礎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習物理的同學要學會觀察物理現象,善於有目標地觀察物理現象,並學會依據物理現象,結合已有的物理知識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具體的學習方法會因人而異,每個同學要在認真的學習過程中去探求。基本原則是:學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豐富個人的感性認知;把握好學習過的“預習、聽課、作業”的三個環節;定期進行所學習知識的小結或總結。

  4.加強訓練,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在物理課的學習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兩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語表述問題和規範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物理用語是學習物理的語言工具,必須學好。物理用語中專用詞、專用符號需要一定的記憶,例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稱和表示字母;每一個物理規律或定律所有它的陳述原則。但是這些內容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每個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數都是用物理名稱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物理規律或定律的陳述,一般都是條件式陳述或因果關係式陳述。靈活運用上述規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象或物理規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範和熟練。它們是學好物理的基礎。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熟練掌握,在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找到操作技巧。實驗操作時要手腦並用,照章操作,要多向自己提問題。對每一個物理實驗,都要要求自己知道實驗原理,明確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這樣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問題的辨析能力。逐步達到依據實驗課題,提出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儀器、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步驟:通過實驗操作得出實驗結論的水平。同學們,希望你們在上述學習方法啟示下,能很好地設計你們的物理學習程序,為提高你們的學習能力而努力。

  五

  1.學會使用物理課本初中物理課要學習的全部內容是什麼?初二物理課要學習初中物理課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課上老師會先講些什麼、後講些什麼?對新開的一門課程,同學們的腦海中會有一連串的問號,並且很想知道答案。這並不難,隨著學習程序每個問題都會得到答案。關鍵是作為學生,是被動地等待答案,還是主動地探求去尋找答案,對!當然是做後者。開學初,每位同學都會得到各學科的課本,初二的學生手中自然就會比初一時多出我們需要的《物理》課本。開啟課本,同學們的某些淺顯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課本是我們學習物理的依據,是同學們學習物理的嚮導。同學們要學會通過課前看物理課本而瞭解上物理課時老師要講的內容,知道上物理課時,針對所學環節聽什麼,使學習過程是有目的的行為。通過課中隨著老師的引導看物理課本,達到認知知識、理解知識要點的目的。通過課後看物理課本,達到複習鞏固知識,學會初步應用知識解答問題的目的。物理課本中有大量的依據物理現象進行分析推論物理結論的課文,同學們認真閱讀後會發現,這些課文不僅能使你們淺顯地認識物理知識,還會使你們很好地組織出解答物理問題的論述語言,這是解答物理簡述題的語言之源。在我們學習了一些可用數學表示式書寫的物理規律之後,同學們會在物理課本中閱讀到一些典型例題的解題分析、解題過程。這是解答物理計算題的範例,要很好地閱讀、細心地反覆閱讀,這是分析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良好培養過程,這個過程,可以使同學們對物理計算題的解題能力提高,書寫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物理課本中有一些引導同學們思考的小標題和小實驗的課題,在學習時間寬鬆時不妨讀一讀,它會使你們眼前一亮。同學們的物理思維會得到擴充套件,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化。

  2.明確學習目標,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預期目標和要達到的目的,否則會迷失前進的方向,學習知識亦如此。青少年時期的初二學生有著廣泛的好奇心,但好奇心再多、再強也無法取代學習目標。每位同學要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好奇情感,使之轉化為求知的*,然後理智地確定全學期的總體學習目標,針對物理課各章節的區域性學習目標和平時各節課、各知識點的細節學習目標,使自己的學習過程是有序而行。在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學習是重要的,也是困難的。因為每一個物理概念的建立,每一條物理規律的認知,都需要由知道上升為理解,才能達到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解答問題的目的,這在學習過程中是非一日能完成的。同學們在學習每一個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時,要使自己由“機械記憶”轉為“意義記憶”,最終上升為“邏輯記憶”。俗話說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說:知識的學習中,概念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因此,同學們在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各章節中物理概念的學習,要特別注重理解每一個物理概念,每一條物理規律。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探尋好的學習方法。在初中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的自我培養是十分重要的,近期作用是可以使自己處於主動學習狀態中,遠期作用是使自己具有自主的繼續學習能力。初中物理課的學習,同學們第一要學會“預習”,並且有意識地培養預習習慣。預習要達到的目的有:知道未來要學習的內容;明確將要學習的知識中,哪些部分已基本明白,哪些知識要在上課時聆聽老師的講解。第二要學會“有目標、有重點的聽課”,這一點是跟預習密不可分的,只有預習的目的真正達到了,才能使聽課時做到“有目標、有重點”。第三要學會獨立完成作業,這裡所講的獨立完成作業,不單純指不抄他人的作業,而且是指做作業時不對照課本、不對照課堂筆記寫作業。是指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是要在同學們在獨立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培養自信。在不斷培養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尋找一種優良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同學們不能忽視的。所謂好的學習方法,要有兩個適合:一適合所學的學科;二適合使用學習方法的人。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現象為基礎的學科,這就要求學習物理的同學要學會觀察物理現象,善於有目標地觀察物理現象,並學會依據物理現象,結合已有的物理知識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具體的學習方法會因人而異,每個同學要在認真的學習過程中去探求。基本原則是:學會有意識、有目標地觀察,豐富個人的感性認知;把握好學習過的“預習、聽課、作業”的三個環節;定期進行所學習知識的小結或總結。

  4.加強訓練,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在物理課的學習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兩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語表述問題和規範書寫物理公式、解題格式的能力;二是物理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物理用語是學習物理的語言工具,必須學好。物理用語中專用詞、專用符號需要一定的記憶,例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它的名稱和表示字母;每一個物理規律或定律所有它的陳述原則。但是這些內容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每個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數都是用物理名稱的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物理規律或定律的陳述,一般都是條件式陳述或因果關係式陳述。靈活運用上述規律,正確使用物理用語,記憶物理概念,陳述物理現象或物理規律,就無需死記硬背,也不用擔心表述不自如的尷尬。同樣,物理公式的書寫、物理計算題的解題格式,都要做到規範和熟練。它們是學好物理的基礎。物理實驗操作技能必須通過大量的親自動手做實驗才能熟練掌握,在掌握的基礎上才能找到操作技巧。實驗操作時要手腦並用,照章操作,要多向自己提問題。對每一個物理實驗,都要要求自己知道實驗原理,明確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項,這樣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實驗操作能力和實驗問題的辨析能力。逐步達到依據實驗課題,提出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儀器、組裝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步驟:通過實驗操作得出實驗結論的水平。同學們,希望你們在上述學習方法啟示下,能很好地設計你們的物理學習程序,為提高你們的學習能力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