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個人發展計劃

  新的學期開始啦!幼兒園的教師為了題號教學質量,為自己制定了一個培訓計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計劃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計劃篇一

  一、培訓專案名稱

  《基於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 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

  二、教師隊伍現狀分析

  經過三年在園帶動園本培訓活動中,我們的教師在活動教材的運用、活動組織、隨機教育、班級組織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特別是民間遊戲在我園的開展,經過我們老師不斷的學習、探討,讓我們在民間遊戲的運用上把握得很到位。但我們的教師群體在教育教學的領域上多多少少還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在主題中,怎樣的生成活動是孩子們需要的?教師該如何發現、取捨生成活動;強調把握好生成與預設的關係,教師要善於捕捉教育的契機,做到有效生成。教師往往在生成活動時看到了活動的價值,但是如何發揮教學內容的價值,老師們就做不好了。這一現象說明教師缺少教學活動探究主動性和深入性。此外,課程意識比較淡薄,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教師以教材作為確定課程內容的依據,將教學內容與教材等同,認為教學要“以教材為中心”,忽略了課程目標、幼兒興趣及身心發展水平等在確定課程內容時的重要作用。

  所以立足我園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讓教師的成長與工作進展同步,讓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幼兒園的發展與時俱進,形成具有我園特點的培訓工作,已成為我園園本培訓工作的重點。

  三、問題的提出

  大自然就是活的教育,廣闊的自然資源一直是農村幼兒園廣為運用的。孩子們用泥土來構建和塑造;用石頭、豆類來裝飾;用樹葉、麥稈來操作;用種植和飼養還勞作等等。如何讓散發著泥土氣息的鄉土材料與現代化有效結合,成為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個課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走進身邊的大自然,去發現、探索自然中隱藏著的教育價值與智慧,並不斷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以此為基點,將我們身邊的自然力量引進集體教學課堂。

  我園的園本培訓,將從“基於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方面入手,引導教師將“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活動中,在總結提升和反思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尋求專業的引領、理論的支撐;對老師的自我修養、基本技能、知識結構的更新和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園本培訓目的

  1.以“基於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為載體,指導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逐步提高教師對農村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運用教材、有效生成活動的能力。

  2.讓老師成為“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研究的主體,不是旁觀者,不是陪襯,而是真正的研究者、親身體驗者,推動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渴求、學習和應用,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3.以“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為研究主體,注重發掘教師的實踐智慧,教師的團隊協作精神,注重發揮教師集體的教育合力,在設計活動、實施活動、反思活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

  五、培訓物件及形式

  培訓物件:全體在職教師

  培訓形式:採取以集中參與式、教師的自我反思為主的多種培訓形式。包括專題學習、主題研討、案例教學、教學觀摩、協作交流等。

  六、培訓內容

  ***一***教育理論學習

  1.學習《幼兒園指導綱要》。通過教師自學、集體學習瞭解教育目標與內容要求、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教育活動評價等方面的關鍵點。

  2.預設理論學習:“什麼是農村資源”

  “農村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農村資源如何融入集體教學活動中”

  以上理論的學習將根據培訓的實際情況採用自學、集體學、相互交流的形式開展。

  3.教師自學摘記若干篇文章,並開展理論交流活動2次。

  ***二***專題的講座

  ***三***經驗共享:“目標的有效落實”***分年齡段、分領域***

  ***四***集體教學活動設計評比

  ***五***現場觀摩與研討

  以“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為主體,通過討論活動思路——觀摩教學實踐——自我評述——集體研討——形成改進方案——重返教學現場——彙集實踐經驗——分享教育智慧為模式進行一課二研活動。

  七、主要措施

  1.理論學習支撐園本開展

  ***1***繼續學習貫徹新《綱要》和新課程理念為核心,組織教師重溫幼教專業理論,學習前沿理論,使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拓寬知識結構,轉變傳統的課程觀念,逐步提高自身專業素養,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2***通過現代多媒體手段、網路技術等,學習圍繞主題為“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活動”的相關內容。不斷積累相關的理論知識,為研討活動做好有力的鋪墊。

  ***3***延續“讀書活動”的良好習慣,自我學習一些與“農村資源”相關的知識,並能及時做好摘抄、記錄工作,在不斷為自己充電的同時,加強此方面的理論知識。

  2. 讓經驗分析成為動力的起點

  通過教研活動平臺,集結教師們在自我不斷學習、發現、探索中,暢遊經驗分析方,運用經驗來觀察、分析決策物件和環境,提出來出諮詢意見和方案的方法。

  3.思維碰撞,形成觀點交集

  在園本培訓活動中,把教師們提出的觀點進行探討、交流、總結,選取一些有教育價值的觀點,並根據這些觀點收集相關的材料,去深入集體教學活動。

  把討論的觀點作為進行集體教學的有力理論基礎,通過材料的收集、教學活動的設計,把農村資源融入到集體教學中。

  4.案例剖析,自我反思

  案例分析是我們自身成長的一個好方法。通過真正走進課堂,將在集體活動中發生的片段,圍繞某一個點,進行闡述,將自己是如何更好將農村資源利用在課堂上的策略或者活動過後的點滴反思進行案例交流。

  5.一課二研,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

  對於活動設計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做了一下全面的梳理,使教師們對於規範的設計方案有所瞭解。在觀摩後,從目標的定位,整合的形式、內容、方法等不同地方進行分析,經過討論提出了更完善的設計思路和活動內容,然後,教師再次實踐、觀摩並討論,在總結梳理中教師們的理念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6.互相聽課,取長補短

  本學年我們以“農村資源融入集體教學中”為主題,通過同事間相互聽課,發現其活動中的亮點,並能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利用交流的平臺提升教育教學經驗。

  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計劃篇二

  1.認真貫徹國家幼教法規和未成年人保護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熱愛、尊重幼兒,教育幼兒要做到熱心、耐心、細心、誠心、關心。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堅持積極正面教育,做到為人師表,禁止任何形式的體罰和變相體罰,或恐嚇、諷刺、挖苦幼兒等傷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為。對幼兒不歧視,不偏愛,一視同仁,要注意幼兒的安全,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教育。

  2.全面負責本班教育和保育工作,結合本班實際,認真做好並執行教學計劃,每天要精心準備好課,上好課,確保教學質量。搞好所在班級教育、衛生、保健及生活護理等工作。使幼兒在體、智、德、美幾方面得到發展。

  3.尊重家長,相互信任。教師要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絡、溝通,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取得家長對自己工作的理解、支援與配合,商討符合幼兒特點和個體差異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務。

  4.要樹立優良的學風,努力鑽研業務,積極參加業務學習。不斷探索教學規律,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保教質量。

  5.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課,如有事情事先宣告。上班時間不擅自離開幼兒園。上班時間安心、專心、不聊天、不串班、不做私事。對工作要熱情、認真、負責,一絲不苟,盡職盡責。

  6.教師在園期間要擁有健康向上的心態,舉止大方,儀表端正,穿著得體,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有教師風度。談吐文雅,禮貌待人。不講有損教師形象的話,不做有任何有失教師禮儀的舉止,反對行為粗暴、出言不遜。

下一頁更多精彩“幼兒園教師園本培訓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