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訓個人總結報告最新範文
在正式進入公司或者在職期間都會有一些相關培訓,那麼,你對每次的培訓有什麼總結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
任職以來已有五個多月,在五個多月的時間裡,工作與學習並存。在領導與同事的關心及指導下,熟悉了工作環境,結識了工作同事,掌握了崗位職責,充實了工作內容,完成了工作任務。現就這五個多月來開展的主要工作做簡要總結,彙報如下:
培訓情況
1.1組織實施新員工入職培訓:嚴格按照新員工入職培訓流程,7月至11月,新員工入職培訓共組織實施了40期,受教育員工668人,平均每期參加17人,入職培訓規章制度、質量管理、安全環保教育三門課程覆蓋率為100%。
1.2關於公司級及單位培訓:7月至11月公司級培訓共實施15場,培訓人數為436人,重點落在機動部組織的點檢技能與案例分析、裝置維護及檢修操作規程培訓,安環部組織的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煤氣防護相關知識培訓以及能源管理中心組織的節能技術培訓;7月至11月各單位培訓實施107場,培訓人數為4688人,各單位的培訓重點落在安全環保、工藝質量、技能操作等方面。
1.3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證情況:在領導的指導下,7月組織鍊鋼廠鍋爐培訓考證,人數為10人;9月組織動力廠報考鍋爐三級考證,人數為20人,報名完畢,等待對方培訓考證通知;10月組織鍊鐵、燒結行車人員考證,人數為10人。與此同時,在領導的指導下,組織實施了在7月接收的平沙鍋爐班學員20人來公司實操,待實操考試結束後優先錄取了16人;8月接收了平沙行車班學員29人來公司實操,待實操考試結束後優先錄取了21人,及時填補了鍋爐工、行車工離職給公司帶來的較大人員的缺口。
常規培訓管理情況
2.1培訓設施管理情況:所有培訓南水培訓教室7月-11月使用83場,培訓設施依舊保持原樣,教室每次培訓結束之後都有要求單位進行清掃衛生,並且每星期都有去檢查實施情況,教室在使用期間,通過對各單位的協調溝通,沒有發生一起在時間上有衝突的情況;409培訓教室的使用,除了每週週五定期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外,還用於了其餘單位的培訓、考試及會議,教室衛生每星期都有讓阿姨進行打掃;關於電腦和投影儀的借用,由於培訓裝置欠缺,在十分必要的情況下,有單位需要借用培訓裝置,每次單位借用都有要求其單位領導簽字的申請單,至今沒有發生培訓裝置異常現象。
2.2培訓資料收集情況:每次培訓結束之後,都會及時催交各單位培訓資料,7月-11月,共收集培訓資料紙製版52份。
培訓資料收集時,並不是所有的資料都完全按照了資料提交要求進行的,這是提交資料的不足之處;同時,各單位提交資料時,沒有要求其提供電子版,這是今後一定要進行改善的地方。
2.3關於特種作業臺賬的管理:自從8月份特種作業人員資訊臺賬出來之後,依據臺賬的資訊,都及時通知了單位需要複審的人員進行復審,沒有因為一人由於通知不及時導致證書失效的情況發生。由於公司離職和入職的人員每天都處在變動之中,因此要求了各單位將部門臺賬每兩個月將更新的資訊發來彙總,等到20xx年,即將由兩個月提交一次新臺賬改為到一個月提交一次,以便更及時的掌握公司特種作業人員資訊。
培訓工作開展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第一,年度培訓計劃落實不到位的問題
公司培訓工作總結公司培訓工作總結。對於公司領導批准的年度培訓計劃,一般情況下應該按照計劃執行,若不能執行,應該提前告知並用紙製材料說明原因,這方面不少單位沒有這樣做。在20xx年,培訓管理員將加大對年度培訓計劃的落實監督力,每月月初將通知有計劃的單位進行計劃的落實,如不能落實年度培訓計劃,將要求其提供書面說明材料以備查驗。
第二,培訓資料提交不完整的問題。至目前為止,不少單位提交的培訓資料並未完全按照規定要求提交,這也於單位培訓管理員換人速度比較快有關係。20XX年,將加大力度對這方面的管理,按照年檢的要求,一步一步教會單位培訓管理員怎麼裝訂合格的培訓資料,提交怎麼樣合格的電子版培訓資料。
第三,特種作業臺賬資訊待進一步改善問題。首先是臺賬中沒有顯示單位特種作業崗位的定員,有了其崗位的定員,就更能瞭解公司的特種作業人員的動態;然後是臺賬以後應該由各單位每兩個月提交一次改為每一個月提交一次,然後每月都進行彙總,彙總時將體現三個月內複審的資訊,另製表格,最後將彙總的臺賬資訊每月提交領導一份以供參詳。
新年的展望
在新的一年裡,將重點解決好培訓中20XX年出現的不足,不斷精細化完善好培訓管理制度,不斷加強對各單位培訓管理人員培訓流程的學習與執行力的提高,不斷吸收對培訓有益的良好思想積極採納並持續改進,與此同時,以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加強培訓相關人員的密切聯絡,想千方設百計,以達到最終促進工作高效開展之目的。
二
xx機械有限公司自xx年年匯入精益生產以來,堅持貫徹落實建設精益生產型企業、組織學習型企業、培養學習型幹部、培育學習型員工的精神,牢固樹立“培訓是公司的長效投入,是發展的最大後勁,是員工的最大福利”的理念,緊緊圍繞公司培訓目標,貫徹落實每週一課的培訓機制;加強基礎理論教育、基本知識學習、基本技能操作培訓;提高員工技術業務素質和幹部管理水平開展工作,做到一般人員普遍培訓、骨幹人員重點培訓、緊缺人員抓緊培訓、優秀人員獎勵培訓,進一步提高了一線操作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公司適應快速發展做好人才、技術儲備,提供了人才保證和支援。
公司現有員工900多人,其中管理人員50多人,專業技術人員70多人。下設兩個事業部,11個管理部門。今年按照《xx機械有限公司20XX年員工培訓工作計劃》的要求,公司舉辦各種培訓班21期,培訓相關人員320人次。車間級培訓25期,培訓員工470人次。參加外部優秀企業參觀交流學習等外部培訓100多人次,組織到xx大學在職研修1人。通過採取崗位培訓與現場操作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專家授課與員工自學相結合等多種靈活方式,較好地完成了崗位培訓、操作技能培訓、繼續教育等全年培訓任務,實行培訓計劃執行率100%、員工參培率100%的工作目標。
堅持不懈地開展“建設精益生產型企業、組織學習型企業、培養學習型幹部、培育學習型員工”活動,增強開發好“第一資源”的能力精益生產確切的說就是日本豐田式生產方式,自公司匯入精益生產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公司與精益生產管理諮詢公司合作,不斷組織精益生產理論與實踐的培訓,有效推進企業的精益之路。建立學習型組織的理論是美國管理大師彼得·聖吉提出的。他在《第五項修煉》中做了精闢的論述,認為未來最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組織”的企業。在工作頭緒多、任務重的形勢下,我們公司提出建設精益生產型企業、建設學習型公司、培養學習型幹部、培育學習型員工,究其原因有三:其一,這是每名員工認清廣鷹公司面臨的生存、發展形勢,全面提升員工隊伍素質、適應快速發展的需要。其二,這是當前開展精益生產,培養多能工,著力解決員工技能問題,尋找並形成適合精益生產特點的技術體系的需要。其三,對於學習,大家都比較重視,而實際上學習很容易被日常工作所沖淡,當工作與學習發生矛盾的時候,往往是學習讓路,使學習很難堅持不懈,見不到理想效果。我們公司領導班子認為,無論幹部管理能力還是員工隊伍素質建設等重要工作要真正取得實質性進展,只有堅持開展“創新學習型組織、培養知識型員工”活動是一條有效途徑,也是一項戰略舉措。選擇了學習就是選擇了進步。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知識的“折舊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昨天的飽學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學之人,將必然落伍。
建立學習型企業就是要求各級管理者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存需要、一種事業根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實現學習的制度化、規範化、自覺化和長期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進一步學習的能力,在學習中改變心智模式,學會系統思考,用知識和發展的眼光解決前進中問題。
按照公司提出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我們公司在重視技術、尊重人才、培養人才、儲備人才上不斷探索,為人才的發展搭建平臺。一是制定公司近期和遠期人才規劃,落實人才培訓措施;二是拓寬用人渠道,完善用人機制,所有廣鷹的幹部從一線開始成長,徹底打破界限,不拘一格選用人才,著眼於激發人才的活力,創造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環境;三是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大力開展提案改善激勵制度,對解決生產、管理方面難題的給予獎勵,在增儲上產、降本創效方面有突出貢獻的給予重獎。廣鷹公司著力建立不拘一格的用人機制,做到“不以資格論貢獻,不以閱歷論現在,不以級別論能力,不以職稱論稱職,不以文憑論水平”。
“賽馬”不“相馬”,讓優秀的人才在“賽馬”中脫穎而出。有“賽場”提供,給人才以適合發揮才能的崗位;有“跑道”劃分,有序競爭;有比賽規則,實行合理的獎勵體系。在人才選拔過程中,注重選拔與公司核心價值相一致的人才,對有各種特長的人實行人才儲備。過去的人才管理把人視作蠟燭,不停地燃燒直至告別社會舞臺,而現在,把人才看作是資源,人好比蓄電池,可以不斷地充電、放電。現在的管理強調人和崗位適配,強調人才的崗位鍛鍊。對人才的管理不僅是讓他為企業創造財富,同時也要讓他尋找到最合適的崗位,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潛能,有利於讓每個員工都通過“賽跑”競爭上崗來追求自己的價值。使員工切實感受到企業對他們個人成長的重視和關心,增強員工的忠誠度、責任感和歸屬感。
落實每週一課的機制,開發好人才“第一資源”,為廣鷹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廣鷹公司一直把培養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作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基礎。讓每名員工認清廣鷹公司面臨的生存、發展形勢,將全面提升員工隊伍素質以適應精益生產需要轉化成員工的自覺行動公司培訓工作總結工作總結。公司領導帶隊深入基層進行多角度的宣講:從發展前景上,從員工的切身利益上,進行宣傳教育。通過宣講,公司員工認識到:只有公司的穩定發展,才有員工個人發展的舞臺,才有切身利益的長久保障;而公司的發展則需要每一名員工發揮出個人的才能。
公司落實每週一課,規定每週三為xx公司的學習日,強化基礎理論教育、基本知識學習、基本技能操作培訓,以文化力增強凝聚力,以執行力促進發展力。通過採取集中授課與自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實施多能工的技能培訓,著力培養和造就複合型崗位優秀人才。日常培訓做到“三個突出”,即突出重點崗位關重工序崗位培訓,突出標準化操作培訓,突出新工藝、新技術培訓。一線工人推行精益生產的“四階段”培訓法,培訓內容在崗位上落實、培訓基本功在崗位上進行、培訓效果在崗位上體現,使其培訓效率大幅提升。優化培訓措施,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
為了進一步提高職工的業務技能水平,培養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專業型人才。根據公司年初安排,研究商議,現就我科於20XX年8月27日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組織生產一線人員在公司會議室,進行了軟水化驗及服務禮儀等業務培訓。培訓內容軟水處理及常見各類故障的分析處理、收費員服務禮儀培訓等。現就培訓工作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分工明確,合理按排。
我科為組織好此次業務培訓工作,為確保此次業務培訓工作順利開展,取得實效,特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為賀大權書記擔任,副組長為工會主席羅瑋同志擔任,成員為公司各分管領導。下設辦公室,由我生產科科長蔡小軍同志擔任。由於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本次培訓工作圓滿完成,取得了好的成績和效果。
二、各崗位職工學習氣氛濃厚,學習熱情高。
本次培訓各崗位職工一改往年走過場的態度,本著認真學習,提高自己的態度。課堂上職工積極發言,向老師提問,認真記學習筆記。有新的知識點,都不斷的主動向培訓老師提問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由於記憶力、理解力的差距,甚至一次兩次,不厭其煩的向老師提問,直到自己完全理解後,然後做好筆記。這充分表現了學員們積極認真的態度。
三、嚴格考核,確保培訓成績真實有效。
學習結束,組織統一考試,本次兩項培訓都採取筆試以及實際演練兩項考核,在軟水化驗培訓中,職工們親自動手,積極學習的結果,使得在實際操作考核中個個都能熟練掌握,培訓合格率達100%,在理論考試中,關於培訓中的內容,基本都能達到要求,成績均為優異。服務禮儀及服務規範培訓,在學習課件中,培訓老師帶領大家模擬操作,模擬場景要求兩個學員互相交換角色進行訓練,每個職工都親自參與,大大提高了職工積極主動的能力。通過嚴格考核,所有職工培訓的合格率達96%以上。
通過學習,職工的業務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大家深深感到自己專業知識的欠缺,與供熱發展的形勢不相符,認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所有在明年的培訓中,我們將繼續按照今年的培訓模式進行。
在今後的業務培訓中,我們將繼續按照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結合公司“供熱十項標準”,通過崗位培訓,強化業務素質,全面提高生產系統各崗位人員專業技術能力和崗位操作能力,實現建立一流職工隊伍,一流行業形象、一流工作業績的目標,不斷尋求新的業務知識,不斷創新工作模式,為了的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我們每個職工都將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高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為保證供熱工作順利,高效開展而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斷加強自己的業務能力,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和力量。
四
首先,我非常感謝公司給我們全體員工的集體培訓,也很榮幸參加了這次培訓,這說明公司對我們員工培訓的重視,反映了公司“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的戰略方針;對於服務行業的我,也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經過這幾天的培訓,完全打破了我沒培訓之前認為這是個很枯燥乏味的過程的那種想法,讓原本對服務行業不感興趣的我,漸漸對服務充滿濃厚的興趣,服務作為一個大眾化消費群體,我個認為最主要的是,它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完善自我的的行業,而且與生活緊密相連。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我還學到了,賣場的佈局,商品的陳列,及在管理方面的根基,讓我更加的瞭解超市是需要細心強和責任心強的員工。
如果在工作中我們失去了細心,那麼在佈局及陳列當中就不能很好的抓住顧客的購買慾。及顧客的購物動向,巨大磁石點也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失去應有的價值;另外貨架的陳列要求我們瞭解:怎樣的陳列才能利用好貨架的每一層,從而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及效益;然而色彩的對比也能很大程度點亮顧客的眼睛,吸引並留住顧客的腳步。
公司的這一次培訓,從培訓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公司對培訓是非常著重的,老闆及培訓人員都做了很多準備,讓我們在培訓內充分感受到了公司對員工的負責的態度和良苦用心,讓我們融為一體,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端正心態,更加努力!更加自信!
接下來的培訓,我想會更有趣、更專業,所以我會更認真聽,理論與實踐更加強化我們的工作,因為我也很熱愛且珍惜這份工作!
學習能讓人進步,工作能讓人自信,相信我們在不斷地學習和工作經驗當中讓我們把超市變得更加美好。
五
自進入公司近四月來,我持之以恆貫徹落實“建設學習型公司、培養學習型幹部、培育學習型員工”的精神,牢固樹立“培訓是公司的長效投入,是發展的後勁,是員工的福利”的理念,以狠抓管理、提高人的素質為重點,正潛移默化地提高科室員工的整體素質,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援。
一、做得比較滿意的
圍繞“狠抓管理,以培養人的素質為重點”的原則,全面主導培訓課題20次,共40學時,培訓員工574人/次。針對個人的需求或企業發展中某人的短板現象,在3-7月外派培訓19人/次,共開支培訓費用15152元,其中5980元現金,其它為vip卡消費。強化了外出培訓效果的跟蹤管理,相關人員填寫了改善報告並作了內化培訓,但效果不佳,沒有真正把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發啟迪性的ppt13個。發管理簡訊27條,受益人270人/次。
二、做得不夠好的
對於培訓學習的時間,3-7月選擇週三晚是錯誤的,在員工對培訓的意識都沒有轉變的情況下,佔用員工6天8小時之外的時間培訓,員工不能接受,加之有兩次未安排車輛和就餐,對培訓工作有較大影響。現在培訓時間更改,有助於培訓工作的推進。
對於內部培訓學習,大家不夠重視,很容易被日常工作所沖淡。當工作、會議、家庭瑣事與學習發生矛盾的時候,往往是學習讓路,使學習很難堅持不懈,見不到理想效果。主要是因為觀念和態度的課題沒有做到位。
三、對遠航培訓工作的認識
在公司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培訓必須認清公司面臨的鎳合金大幅度降價的生存危機,課題在觀念、團隊建設和協作、成本控制、生產現場管理做引導。全面提升員工隊伍素質、適應加工貿易行業的本質。必須改良工藝流程,依靠新工藝新技術,著力解決品質問題。
在速度的世紀,知識的“保鮮期”日益縮短,“折舊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昨天的飽學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學之人,將必然落伍。勢必培養“下一刻比上一刻更值錢”的增值理念,建立學習型公司。要求各級員工真正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習慣、一種生存需要、一種事業根基、一種企業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實現學習的制度化、規範化、自覺化和長期化。
各部門的培訓,只有安全生產小組啟動了,其他部門沒有行動。這是公司未來的發展的隱患。
介於上述,公司應啟動“育才工程”,本著“淘汰不是目的,提高才是初衷,決不讓一個員工掉隊”的思想。在育才手段上,堅持“從基層中來、到基層中去”的原則,突出學以致用,著眼高層和生產現場,在育才方式上,堅持抓“骨幹”帶“一般”,注重“梯次”培訓,對基層員工的學習深造大開“綠燈”,用以解決企業像採購、行政、財務人才配置的青黃不接問題。針對生產急需課題實施現場教學。
通過近4月的觀察,能洞察企業培訓需要什麼,能認真的做好培訓課題,正追求著效果。為了更好的開展培訓工作,為了更好的把高層願望解碼成培訓內容,希望能看到公司的會議記錄或紀要,或者直接參加公司的非機密性會議。
四、培訓工作的努力方向
1、培訓制度的推行,培訓隊伍的組建,培訓體系的建立。
2、在培訓過程中,做到理論培訓“五有”,即有培訓計劃、有培訓教材、有培訓教員、有培訓教室、有培訓考勤。
3、實際操作訓練做到“四有”,即有培訓計劃、有操作專案、有訓練記錄、有考核。
4、日常培訓做到“三個突出”,即突出重點崗位要害崗位培訓,突出標準化操作培訓,突出新工藝、新技術培訓。
5、確保“兩個提高”,提高員工技術業務素質和中高層管理水平。
6、落實“一課”,落實每週一課的工作。
7、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員工培訓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培訓針對性和有效性。
8、實行公司員工培訓兼職教師聘任制,建立健全責、權、利相統一的考核機制,著力培養和造就一支比較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9、加強入職培訓和繼續教育培訓,使經營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能夠較好的適應本崗位工作的實際需要。
10、嚴格實行“三不”原則,即未經培訓的新員工不能上崗、未經培訓合格的轉崗工人不能頂崗、未能取得培訓資格的要害崗位工人不能上崗。
11、採取集中授課與自學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實施分層次、分等級、分崗位的技能培訓,著力培養和造就“轉崗能上崗,上崗能勝任”和“一崗精、二崗通、三崗會”的複合型崗位優秀人才。
12、建議開展“樹名師、帶高徒”活動,實行雙向考核,抓兩頭帶中間,進一步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為調動員工學技術、學管理、練技能的積極性,精心組織,做好名師、高徒的選拔工作。
13、強化崗位操作人員的技能鑑定培訓工作,一線工人強化“三在崗”培訓,即培訓內容在崗位上落實、培訓基本功在崗位上進行、培訓效果在崗位上體現,使其培訓面達100%。
14、通過採取崗位培訓與現場操作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教師授課與員工自學相結合等多種靈活方式,較好地完成了崗位培訓、操作技能培訓、技能鑑定、繼續教育、學歷教育等培訓任務,實行培訓計劃執行率100%的工作目標。
15、搞好員工教育訓練和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開發好人力第一資源,進一步轉變觀念,激發員工學習知識和技術的積極性。
16、建立健全員工培訓檔案,把員工培訓跟蹤考核檔案作為年終業績考核、晉升評定的重要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