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穀雨的來歷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大家知道關於穀雨的傳說嗎?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

  穀雨的故事

  在民間,陝西省關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員史官。如今,每逢穀雨節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關於穀雨節的來歷,據《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帝於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但是,在民間,陝西省關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 事:相傳在四千多年前,軒轅黃帝急需一位掌管史料的官員史官。一天,黃帝發現了德才出眾的倉頡,任命倉頡做了史官。他以結繩記事,國家大事記得清清楚楚, 很受黃帝賞識。後來結繩記事日顯落後。一次,倉頡隨一個獵人外出狩獵,獵人指著地上留下的各種野獸的蹤跡講述野獸的去向。

  倉頡深受啟發:“一個足印代表一 種事物呢!”回家後,倉頡便打點行裝外出考訪。他爬山涉水,不恥下問,把看到的各種事物都按其特徵表示出來。依類象形,始創文字。因他制字有功,感動了天 帝,當時天下正遭災荒,便命天兵天將開啟天宮的糧倉,下了一場穀子雨,天下萬民得救了。

  倉頡死後,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白水縣史官鎮北,墓門刻了一副對聯:“雨粟當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橋陵。”人們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為下穀子雨的那天,也就是現在的“穀雨節”。如今,每逢穀雨節這天,白水縣史官鎮一帶都舉行拜倉頡的廟會。

  穀雨風俗

  1、禁殺五毒

  穀雨以後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病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凶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十分流行。

  穀雨貼,屬於年畫的一種,上面刻繪神雞捉蠍、天師除五毒形象或道教神符,有的還附有諸如“太上老君如律令,穀雨三月中,蛇蠍永不生”、“穀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遲七星劍,單斬蠍子精”等文字說明,寄託人們查殺害蟲、盼望豐收、安寧的心理。

  2、漁家流行穀雨祭海

  穀雨時節正是春海水暖之時,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因此,穀雨節也叫做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舊時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海神廟、娘娘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3、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4、喝穀雨茶

  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5、穀雨食香椿

  北方則有穀雨食香椿的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6、穀雨祭祀文祖倉頡

  據說,“穀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至今陝西的一些地方還保留此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