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四級考試聽力短文體裁和題材分析

  在四級聽力考試中,短文部分通常是眾多考生感到頗為棘手的部分。這部分由三篇文章組成,每篇短文後有3~4道題,每題為一個問句,共10個小題,佔四級聽力測試的一半。錄音的語速為130~150wpm,文章的篇幅為150~250左右。很多同學都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做小對話題型時問題不大,提高也較快,但到了短文部分卻往往覺得不知所云,經過練習提高也並不明顯,有時甚至覺得聽懂了,做題時卻無從下手。和小對話題型比較起來,短文部分文章篇幅長、資訊量大、題材範圍廣、題型變化多,而且很難預測到下次將要考的內容。如何迅速抓住文章脈絡,把握考點,同時還需要熟悉短文的提問方式及相應的解題對策,培養正確的練習方法,真正做到不論短文內容有何變化,我們都能胸有成竹,輕鬆應考。本文將對歷年四級聽力中出現的短文體裁題材進行具體分析,並結合短文的提問方式來談談相應的策略。
  
  這次我們先談談四級聽力短文的體裁和題材。
  
  由於短文聽力的難度很大在於其題材和體裁都很廣,對學生的語言本身相關背景知識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因此我們在備戰時首先必須對歷年四級所考的短文體裁題材有一個巨集觀的把握。通過對歷年四級聽力短文題材體裁分佈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四級聽力短文的體裁主要是記敘文和說明文,而題材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小故事,幾乎每年都有一篇。幽默小故事一般以記敘文的方式出現,這類文章有一定的情節,比較有趣,淺顯易懂。應該特別注意人物的語言,同時捕捉並記錄可以回答who、what、 when、where、how and why等問題的有關資訊,從而抓住故事發展的脈絡,理解全文。人物傳記屬於記敘文,一般是對真人真事的記敘,大多記敘中外歷史上一些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文藝家的生平事蹟或事業上的成就,也可以繼續普通人物的特殊經歷和業績。應該特別注意人物的生卒年月地點、主要業績年代,以及對人物的社會評價,這些一般都是明顯的考點。
  
  說明文也是常見的體裁。它通常是用來說明一些科普知識、生活常識或社會問題。說明文中科普短文比較多,不像小故事,缺乏趣味性,一般比較難懂。有時短文的句子結構較為複雜,有時會夾雜一些專業術語,這都增添了短文的難度。但如果我們注意分析,還是可以發現其中的規律性。
 
  風土人情類文章包括對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機構設施介紹以及西方文學藝術的說明,真題中涉及過的主題多種多樣,如英國監獄介紹、倫敦計程車司機情況、吉普賽人的歷史、美洲農作物歷史、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等。而學校教育類文章也著重於英美教育體系的介紹,如英語學習和教育情況、美國學校教育制度、圖書館使用介紹等。這說明我們平常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應該注重多方戲曲英美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識,從文化的角度入手輕鬆學習英語,提高做題的準確性。  

  日常生活類文章包括以說明文形式描述的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如電腦、服飾、書籍等,以及以議論文形式表述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談論的話題和活動,如家庭生活、獨生子女、稅收等。這充分體現了聽力與口語以及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我們應該在提高聽力的同時也應注意提高口語,聽力考察的是口頭語言,應該凌駕於聽力之上來學習聽力才有可能獲得更大提高。很多文章大家如果能經常朗讀乃至背誦,對培養語感、提高聽力甚至寫好作文都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