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安全類手抄報設計圖

  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必須永遠停留在我們的身邊。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安全類手抄報設計圖,希望對你有用。

  漂亮的安全類手抄報圖片

  安全類手抄報資料

  用電安全知識

  發現有人觸電,在救助觸電者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在切斷電源之前,千萬不要用手去拉觸電者,否則救助者也會觸電。

  如果無法切斷電源,救助者要穿上絕緣膠鞋,或帶上絕緣手套,或站在乾燥的木板上,用乾燥的木棍、竹竿等去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小學生因為人小,無法對觸電實施救護,應該及早地叫大人來處理,並打“120”急救電話,讓醫生來救護。

  校內,不要進入寫有“閒人勿進”的總電房,不要用手觸控總開關。

  房子周圍有許多電線,不要在電線上面搭掛、晾晒衣物,以免發生危險。

  在戶外玩耍時,要遠離高壓輸電裝置及配電室之類的地方。不要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不要到配電室中去玩。

  不要用手、金屬物或鉛筆芯等東西去撥弄開關,也不要把它們插到插座孔裡。喝水或飲料時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飲料灑到插孔裡,造成電器短路,著火。

  暑假安全教育知識

  流動兒童的暑期教育問題,今年得到中山各個部門的大力關注。近期全市幾乎各個鎮區都針對這些流動兒童開展了夏令營。當中,既有以企業為單位,也有政府直接牽頭。

  當然,暑假期間的教育,僅僅是流動兒童接受教育領域的一個小內容。面對這群日後有可能留在中山參與工作的弱勢群體,如何才能為他們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近日,一場針對上述話題的研討會,在昌平小學展開。

  夏令營模式可“互補不足”

  今年暑假以來,全市24個鎮區的小候鳥夏令營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不僅形式多樣,政府支援的力度也是空前的。

  以西區為例,在西區政府的大力支援下,西區小候鳥夏令營今年更是請來眾多高校學子參與,受到許多家長的歡迎。西區辦事處副主任魏子華告訴記者,西區早在2009年,就開始關注流動兒童的受教育權益。近年來推出的陽光心理工作坊、小候鳥夏令營等專案,所服務的人群主要便是流動兒童。

  “我們還提出設想,希望在2015年,西區5間民辦學校都能提升到市一級以上,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魏子華介紹道。

  市工會助理調研員馮勇對中山各個鎮區的夏令營模式表示認可,他建議,目前這些夏令營可以“互補不足”,政府牽頭推動,探討出一種更好的模式。“比如說在舉辦夏令營的機構上,可以更加多元化一些,從而提高覆蓋面。在中山一些鎮區,有經濟能力且外來工眾多的企業,自己也有為員工子女舉辦夏令營。另外,除了暑期的夏令營外,目前有些鎮區已經開設有‘430課堂’。這樣的模式其他鎮區也可以學習借鑑,全方位為流動兒童提供服務。”馮勇建議道。

  流動兒童更需家庭教育

  事實上,舉辦各種形式的小候鳥夏令營,正是尊重流動兒童受教育權益的表現。那究竟怎樣的模式,才能讓流動兒童得到更好的教育?

  西區近年就創造性地提出了以“一體兩翼一平臺”的模式構建學習型社群,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體”指以學校教育為主體,“兩翼”指以家庭教育和社群教育為輔助,“一平臺”指建立終身學習服務網站作為數字化學習和資訊共享平臺。

  “在社群教育中,我們還將工廠也納入這一範疇。希望能通過工廠與政府的互動,讓更多的流動兒童接受到優質教育。”魏子華介紹道。

  市婦聯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負責人王曉君表示,在當前針對流動兒童的各種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如果在對流動兒童的教育中家長的角色缺位,那孩子也不可能教好。“近幾年來,我們針對家長也開設了很多課程。希望今後有更多的社會機構能與婦聯一同,將家長的教育做好。家長觀念轉變了,才能教好孩子。”王曉君說道。

  另外,在針對流動兒童的教育中,王曉君強調應該特別關注安全教育。因為在這些流動兒童的家庭,父母工作十分忙,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孩子更容易遭遇危險。

  英國的《兒童宣言》中明確提到女孩三角褲、背心覆蓋的地方不能摸,要誠實但壞人可以騙,遇到危機可以砸碎玻璃打爛傢俱,遇到危險的時候自己先跑……以上看似簡單的問題,很多被家長忽視,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些關乎兒童尤其是女童安全的問題,建議家長從小抓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