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心中的產業夢融入中國的科技強國夢

  “四人幫”的粉碎,高考制度的恢復,猶如一陣春風,吹綠了27萬青年學子的人生,也相繼成就了我的大學夢、出國夢和成才夢。戴上英國皇家博士帽的我面臨著兩種選擇,一邊是國外優越的科研條件、豐厚的物質待遇、眾多的就業選擇,一邊是國內百廢待興的生命科學領域、留學回國當時會被人看作“瘋子”的心酸現實。但面對祖國的召喚,我的眼裡國外那些美好的一切如同羽毛一樣輕,我的血液裡湧動著的家國情懷如同泰山一樣重。我像吃了鐵秤砣,毅然決然選擇回國幹一番事業、創一堆屬於自己的成果。

  在我國微生物學,特別是放線菌研究水平較國外發達國家差距甚大的情況下,我帶領自己的科研團隊開始艱苦積累自己的工作系統,逐漸在國內建立了一個代謝工程平臺,利用遺傳操作高產重要抗生素,產生了系列藥物衍生物。建立了我國特色的藥物基因資源庫和組合分子庫,闡明瞭多個重要藥物合成的分子機理,促進了我國微生物藥物研發及產業發展。在DNA分子上首次發現了硫修飾,對DNA結構理論做出原創性貢獻,打開了一個新的學科領域。

  科技成果束之高閣,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脫節,會造成科學知識和成就的浪費、社會經濟發展的乏力。這幾年,我帶領的微生物代謝重點實驗室經歷了從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向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挺進,重點實驗室與產業集團或國家產業開發區相結合,催化科研成果向產業化轉移方面也日見成效,有的成果已形成高階生物產品,有的大大推動了產品的升級換代。作為院長的我也積極投身於武漢光谷生物城的建設,使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政產學研交融協力的平臺,區域優勢整合創新的基地,生物產業做大做強的支撐,人才聚集合力共贏的舞臺,將我心湧動的產業夢融入到中國的科技強國夢之中。

  回顧與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進步的歷程,我深知,個人的命運總是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個人的夢想只有矢志於民族的復興,融匯於國家的建設,才能精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