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願者會議上講話

  志願者的事業是一個有希望、大有可為的事業,是一項與時俱進、造福民眾的事業。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同志們、青年志願者朋友們:

  今天,團區委在這裡召開本次青年志願者工作會議,其目的就是組織動員全區青年志願者投入到服務站建設工作中去,努力形成完善的青年志願者組織網路。青年志願者服務站是連結社群群眾和青年志願者的紐帶,是青年志願者社群服務的陣地;是組織、協調和開展青年志願服務工作的最基層機構,是整個社群青年志願者工作的基礎。藉此次工作會議的機會,我對如何建立青年志願者服務站提四點要求:

  一要明確服務物件。服務物件包括兩個方面:困難群眾和社會公益受助物件。要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為重點困難群眾服務。要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確定青年志願者的服務物件,力爭做到突出特色,窮盡一類。同時,立足社群青年志願者服務站,開展維修、環境保護、諮詢等社會公益服務。

  二要細化操作方式。要推廣使用《青年志願者服務手冊》及《註冊志願者服務登記證》,《青年志願者服務手冊》和《註冊志願者服務登記證》都由團組織或青年志願服務組織頒發,青年志願者儲存,主要是對其參加公益性志願服務情況、服務時間進行記錄。它既是青年志願者的身份證明、業績證明、榮譽證明,也是對他們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在開展社群青年志願服務活動過程中,所有青年志願者都應逐步使用登記證和服務手冊。

  三要量化時間要求。要增強志願服務的時間意識,各青年志願者每人每年在服務站的組織下至少為服務物件提供不少於六次的服務,對志願者的考核也要以量化時間為主,定性考核為輔,逐步形成制度,長期堅持。

  四要強化管理。各地建立服務站要按照團區委的有關規定統一要求、統一標識、統一命名、統一掛牌。要在服務站內建立健全青年志願者、服務物件檔案以及雙月第一週星期六開展活動的記錄檔案等。要建立健全招募、培訓、使用、檢查、獎勵等方面的制度,使社群志願者服務站活動制度化、規範化。

  同志們、青年志願者朋友們,今天的工作會議也是我區首批志願者服務站成立的準備會議,希望在座的各位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在今後志願者服務站工作中鍛鍊自我。各級團組織也要積極爭取黨政有關部門的支援,依託街道社群服務中心、辦事處、居委會等建立服務站,聯合各駐區企事業單位,努力把這項工作納入到街道黨政工作的總體規劃之中,開創服務站建立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在推進青年志願者服務站建設這項嶄新而高尚的事業中留下自己堅實的足跡。

  二

  各位領導、同志們、志願者朋友們:

  大家好!

  火紅五月,陽光明媚,志願使者,群英薈萃。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全市志願者工作會議,這是協會新領導班子組建以來的第一次比較大的會議。我很榮幸地和大家面對面地說上幾句話,也願意與大家一起共事、交朋友。我們能走到一起,是一種緣分,或者說是共同的理念和志向,把我們連線在一起。

  今年3月,經過民主推薦、有關部門批准,我為開原市志願者協會新的法人、會長。在此,我衷心地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援!

  作為會長,我感到十分榮幸,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壓力太大。開始本想拒絕這個對自己沒有任何經濟利益的職務。一是我已年過半百,有力不從心之感;二是怕惹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後來,看到大家期待的眼光,為了開原市志願者的事業,我還是接受了。

  很長的時間,我就想:能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來的人,可以說都有著很高的思想境界,很高的綜合素質,很強的社會責任感,而不是玩事不恭的人。

  在市場經濟社會,在道德缺失、信任危機、到處都充滿著銅嗅味的環境中,能有一支只講奉獻不講索取的隊伍,實在是難能可貴。

  20**年7月,在趙東威同志倡議和主持下,建立了開原市志願者服務隊。在成立一週年之際,改名為開原市志願者協會。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開原市志願者協會創始人、前任會長趙東威同志,並向他道一聲:您辛苦啦!

  新的領導班子組建以後,在全體志願者的努力下,我們這支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從3月底到現在已有登記註冊志願者240多名。

  在我們這支隊伍裡,男女老少俱全;有昔日叱吒風雲,建功立業,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幹部,也有任現職的各級領導;既有黨員、團員,也有普通群眾,還有教師、律師、私營企業主和個體老闆;既有十幾歲的少年,也有七八十歲的長者。這足以反映了各位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這些人不圖功名利祿,求的就是奉獻。說我們是文明的先鋒,愛的使者,一點都不過分。

  下面,我就進一步做好開原市志願者工作,推動全市志願服務事業科學長遠發展,講幾點意見。

  一、要充分認識我們志願者事業的重大意義

  志願者是當代中國社會一支不應忽視的力量。我們承繼著社會公眾善良內心的情感基因,我們象徵著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也代表著被當代世界普遍認同的公民社會的價值觀。

  實際上,最早出現的是中國青年志願者。1993年底,共青團中央決定實施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1998年8月,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正式成立。後來,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因此,志願者行動不僅僅是青年的事了,不分年齡和職業了。今年4月26日,中華志願者協會在北京成立,接受中央文明辦和民政部的業務指導,業務範圍是維護志願者權益、規範志願者行為、提高志願者素質、宣傳和培育志願文化。由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周鐵農當會長。這足以說明中央對志願者工作的重視,同時也說明志願者事業不單單是共青團的事了,而是全國全民的事業了。

  首先,志願者活動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社會服務平臺和途徑,可以讓社會上不同階層、不同領域、不同職業的人士廣泛參與進來,共同來努力,共同來實現,共同來促進和建立一個關懷互助、充滿愛心的和諧社會。我們每做一件有益於百姓的事,我們心裡就有愉悅感。這就叫“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從大的上來說,我們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雷鋒精神在我們身上的延續和昇華,從小的上來說,是菩薩心腸體現,是在積德行善。

  其次,志願者活動是政府和社會對弱勢群體關懷的一種有效補充,由於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個人自身的境遇和個體健康狀況的差異,會產生一些弱勢群體,他們可能就在我們的身邊,這些人需要幫助、需要關愛。來自政府或者社會層面的關愛往往是比較巨集觀的、機械的、簡單的,或者說是原則性的,相對於需求來講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而志願者活動往往是比較多方面的、直接的、貼近的、交流互動式的、靈活而長期的,感覺上也比較新穎,是非常受歡迎的。同時,志願者活動也是社會民眾愛心和良知的集體表現,是民眾參與和回饋社會的一種具體表現。我們在奉獻的同時,也是在影響社會,把我們身邊的不好的一面,向好的一面轉化。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是志願者的精神。奉獻是前提,友愛是基礎,互助是實現形式,進步是共同理想和目標。

  但是,也有一些人對此認識得並不是十分清楚,往往偏重於對志願者的管理和使用,而忽略了對志願者的培養和鍛鍊。我們不是一個勞務輸出組織,更不是一個廉價勞動力的提供機構,我們既不能把志願者當成一個低成本的勞動力隊伍,也不能當成純粹的專業隊伍。

  二、加強組織建設

  我們開原市志願者協會是由開原市民政局簽發的具有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由開原團市委業務主管的、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聯合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組織。而不是隨便成立的一個組織,是團隊而不是團伙。一切要按照章法去行動。

  要想做好志願者工作,就必須有一個組織機構。要有理事會、工會、黨支部。我們現在有理事會,十個小組,各級組長都是副會長,還有幾個部,理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而各部是協會的職能部門,黨支部歸新城街管,還可以發展黨員。各個部門和小組及各個職務要各負其責,相互配合,並且分工不分家地工作。我們每個人的職務,只是個代號,並不說明什麼問題,在我們這裡沒有職務高低,沒身份的高低貴賤,都是志願者,都是服務和奉獻。

  三、工作要有計劃性

  國家和各地政府都有工作計劃,比如五年計劃,現在是第十二五。每個組織和單位都有計劃。志願者的工作也不例外,也要有工作計劃,尤其是要有活動計劃。當然我們也有上級主管部門的臨時性工作,如 4月18日清理小招貼和19日的植樹活動。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我們自己的工作和活動計劃。不能像無頭的蒼蠅亂撞,今天想起這個做這個,明天想起那個做那個。一是公益活動要有計劃,一年之內做什麼,半年季度做什麼,一個月內做哪些,都要有計劃,要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的活動和工作有的是要做,要群策群力,大家動腦筋想辦法,比如學雷鋒活動、3.15維權活動、募捐活動、無償獻血、助殘日、資助貧困學生、關愛老人、義務勞動、各種宣傳、各種技能培訓等等。募捐活動要慎重,因為我們不是慈善機構。再說,我們大多是工薪階層,工資也都不高,不能搞得太多。即便有,也得要通過理事會研究決定才能進行,社會上需要資助的人太多,憑我們的力量只能是杯水車薪,我們只能量力而行。同時要注重從根本上解決幫扶物件的貧困問題,找其貧困的原因,研究落實解決的方法。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我們的一時資助,只是暫時的,要想他們生活好起來,還必須幫他們想辦法從根本脫貧致富。每個組也可自行安排活動,但必須事先和協會彙報。個人在社會上的公益活動,也要算在志願者活動的範圍之內。也希望大家及時向協會彙報,我們可以在各種媒體上宣傳,以後我們有經濟條件也可辦志願者簡報,不斷擴大志願者的影響力,弘揚志願者精神。

  我們要不斷開拓工作領域,牢固樹立專案意識,這也是做好整個志願者工作的中心。開展志願者活動不僅需要較大社會影響的大型專案,也要結合實際開展的專案;要有長期開展的專業性強、社會影響大的重點專案,也要有大量的圍繞一般性社會公益、便於我們參與的短期的甚至一次性的服務專案。總之,志願者活動要在黨政關注、群眾急需、志願者能為的結合上尋找工作突破口,我為社會和弱勢群體想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選擇好活動領域,確定好活動專案。同時,正確面對社會的雜音,正確面對自己,正確面對別人。對自己所做的不報怨,不後悔。二是志願者內部的活動,比如各種文體活動,可以舉辦聯歡會、羽毛球比賽、拔河比賽等等,要使我們的活動豐富多彩。

  四、搞好團結

  一個國家要講和諧,一個家庭要講和睦,任何一個組織必須首先講團結,不團結就一事無成。我們都是自覺自願地走到一起來的,而不是強迫來的,並且都是來自全市的各個行業、各個層面。我們不像建制單位那樣,有固定的工作環境,大家整天在一起工作和交流,我們只是活動時在一起。我們前提就是奉獻,我們都是一棵小草,同命相連,沒有一點報酬和好處,沒有經濟利益,就沒有根本利益的衝突,也就不存在爭權奪利。所以也就沒有必要不團結,沒不團結的溫床,自然也沒有不團結理由。在我們這支隊伍中,要講團結、講感情、講關愛。我們之間都是兄弟姐妹,一定要打造一個最和諧的環境和空間。讓溫馨和諧的氛圍充滿志願者隊伍和開原的每一個角落。

  五、夯實基礎,健全制度

  要著力抓好以下四項制度建設:第一,要建立統一的志願者註冊登記制度,形成完整的志願者檔案。建立全市志願者人員資料庫,實現志願者資訊和資源共享。目前我市有多個志願者協會,如:助殘志願者協會、法律志願者協會、治安志願者協會等。要逐步地實現志願者資訊和資源共享。第二,建立統一的志願者服務認證制度,規範志願者服務記錄。要統一印製志願者服務記錄卡記錄志願者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的內容和時間;第三,建立統一、開放、有序的志願者服務考評獎勵制度。要以確切的量化統計資料作為評價志願者履行社會和義務的基本依據。比如參加活動和會議時間的統計,都要細化。這是評星的依據。依據《中國註冊志願者管理辦法》第十三條星級認證制度之規定,志願者註冊後,參加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30小時的,認定為“一星志願者”;60小時的,認定為“二星志願者”;100小時的,認定為“三星志願者”;200小時的,認定為“四星志願者”;300小時的,認定為“五星志願者”;註冊機構對星級志願者認定後,在其註冊證及相關標識上進行標註。年內還要評出優秀志願者,並頒發榮譽證書,沒有物質獎勵,因為我們是志願者,就是有經濟條件也不發物質獎勵。由全體志願者測評,之後由理事會研究決定。第四,要有統一的標識和胸章和註冊登記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製作統一的有標誌的簡易服裝。第五,財務制度。要規範的財務制度。志願者活動經費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渠道:一是會員會費;二是社會捐贈;三是政府資助;四是在核準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五是其他合法收入。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一分錢,正在爭取,誰要是有門路,趕緊幫忙。沒有錢,就辦不成事,比如:胸牌、帶標誌的簡易服裝、工作用的電腦、印表機、列印紙等。現在打材料,我都是用單位的電腦和用紙,這樣長期下去也是不行的。我們大家要積極創條件,儘快籌資設立志願者服務基金,為深入持久地開展志願者活動提供物質保障。第六,加強紀律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都是志願者,應該有一定的自覺性。我在這裡強調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活動的紀律。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都要積極參加。我的想法是:沒有大事的都要參加,實在有事的離不開的,也不強求。比如說,搞個體的,今天就得你自己去到瀋陽談生意,你就不可能參加今天的活動了,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們一定要強調它的志願屬性,而不是行政化的、行政命令式的。要處處體現人性化。但你沒什麼大事,刻意地不參加活動,那就說不過去了。10次活動,你次不參加,那就說明問題了。這裡也有特殊情況,我們組織的活動正好你都有事,等沒事時,又沒組織活動,這也沒辦法。換句話說,參加活動少,你拿出來萬元贊助,也是好樣的。在活動中,不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要打造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幹,幹得明白的志願者隊伍。另一方面就是:會場紀律。開會一定要按時到場,稀稀拉拉,一會來一個不行。一是開會時要把手機關閉,實在有要辦的事,你放在震動狀態。二是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能中途退場,有事向組長請假。三是不要交頭接耳,更不能大聲說話。這既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打斷講話人的思路,又影響身旁的人聽講。四是不要吸菸,實際上,衛生部已經下了禁令:從5月1日起公共環境禁止吸菸的。會吸菸的同志要忍一忍,包括我自己。

  我們當志願者,參加活動也是自願的,不要有什麼壓力和思想顧慮。我們要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局面”,不能讓一個同志憋了巴屈。

  同志們,志願者的事業是一個有希望、大有可為的事業,是一項與時俱進、造福民眾的事業。我們相信,在上級部門的領導和重視下,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志願者求真務實,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紮實工作,我們一定能為我市進入百強縣前50名、建設現代化中等城市、打造和諧幸福開原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