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黨的群眾路線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實踐黨的群眾路線,很重要的是學會站在群眾立場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在促進履行職責的規範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指導的科學性有效性上見成效

  群眾路線關乎立黨之本,反映力量之源,體現作風之要,決定立身之基。生命由一個個細胞所組成,作為黨的生命線,黨的群眾路線要靠每一名黨員去維護。只有廣大黨員都把黨的群眾路線融入血脈、模範踐行,才能保證它的暢通,保證黨的整個肌體的健康。所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黨員幹部而言,重要的是把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實踐黨的群眾路線,重在反“四風”。“四風”問題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說到底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出了問題,放鬆思想改造,而導致宗旨意識淡薄,群眾觀念淡化。思想問題要靠思想武器來解決。實踐黨的群眾路線,關鍵是將其融入血脈、強基固本,使之成為黨員幹部的堅定信仰、內在素養、自覺意識,當做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生命基因、畢生追求來堅守和傳承。所以,要從自覺做到聽黨指揮,確保能打仗、打勝仗,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的高度,把加強學習教育、強化黨性修養擺在第一位,使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真正轉化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轉化為堅強的黨性觀念和黨性原則,轉化為服務基層、服務官兵的動力之源。

  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領導帶頭最重要,率先垂範最有力。開年以來,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的實際舉措,我軍機關幹部紛紛到基層當兵蹲連,戴列兵軍銜、住戰鬥班排,與戰士實行“五同”,在有效幫建基層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領導機關作風的改進。生動的實踐啟示我們,部隊黨員幹部實踐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轉作風、沉下去,做到真下真蹲真幫。如果人下去了心沒有下去,放不下架子,沉不下身子,不但發現和解決不了問題,還會給基層增添新的忙亂 。衡量下基層的質量標準,最終要看發現和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多到部隊訓練一線去,多到矛盾和困難多的地方去,多到容易發生各類問題的部位去,才能摸到更多實情、聽到更多實話、求得更大實效。

  實踐黨的群眾路線,很重要的是學會站在群眾立場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在促進履行職責的規範化制度化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指導的科學性有效性上見成效。籌劃部署工作,應認真想一想部隊建設是否需要,想一想領導機關的精力能否顧得過來,想一想基層官兵能不能承受得了,想一想實際效果究竟怎麼樣,從而使決策指示符合基層實際、符合戰鬥力標準、符合官兵利益和全面發展要求。要在完善政策、健全制度上下功夫。政策制度管根本、管長遠,出臺一個好的制度措施,往往惠及一大片、受益許多年。在抓好已有制度機制貫徹落實的同時,對部隊探索創造的一些好的經驗做法,要及時上升到制度機制層面固化下來。還要善於走群眾路線用幹部,真正把德才兼備、政績突出的好乾部用起來,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提高政策制度的執行力度和落實精度。

  勇於探索創新,提高為基層辦實事解難題的質量,是聯絡群眾的內在要求和根本途徑,也是提升部隊建設整體水平的重要保證。我們常講“要尋找工作創新的突破口”,其實解決部隊建設遇到的瓶頸問題,解決基層建設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就是最好的創新。應該看到,幫助基層解決問題是無止境的,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出現,需要持續用力、一抓到底。這要求我們必須把集中官兵智慧作為實施科學決策的源頭活水,帶著深厚感情設身處地為基層辦實事解難題,把解決基層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的效果,作為衡量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以實際行動兌現承諾、贏得官兵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