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里約奧運會感人的故事

  2016里約奧運會落下了帷幕,2016里約奧運會感人事蹟和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2016里約奧運會感人事蹟和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2016里約奧運會感人事蹟和故事

  里約奧運女子3000米障礙賽,衣索比亞選手迪洛的鞋子被踩掉了。她沒時間停下來調整,索性扔掉了鞋子,光著腳繼續跑。奔跑、跨過欄杆、踏過水池,她始終沒有停下來。當這個堅強的姑娘跑到終點時,因為疼痛難忍已是滿臉淚水。志願者將她攙扶起來,推著她坐輪椅離開了賽場。

  多年以後,我們也許不會記得這次比賽誰是冠軍,但一定不會忘記,有一位永不放棄的跑者,向我們詮釋了真正的奧運精神。

  TOP1

  雷德蒙德感動指數:★★★★★

  五次手術只為奧運夢

  英國黑人運動員德里克·雷德蒙德為了自己的奧運夢想開過五次刀,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400米半決賽上,他剛剛跑過250米,腿傷就復發了——右腿肌肉撕裂,他重重地跌倒在了跑道上,眼含淚水的他拒絕了醫務人員的擔架,在父親的攙扶下一步步走過終點,6.5萬名觀眾全體起立為他歡呼。金牌夢想的終結,從來不代表著奧運精神的離開。

  TOP2

  阿赫瓦里感動指數:★★★★★

  一個人的馬拉松戰鬥

  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參加男子馬拉松比賽的坦尚尼亞運動員阿赫瓦里在19公里處被擠倒又遭踏傷。他拖著被踩傷的膝蓋和脫臼的肩膀,忍著劇痛堅持跑完全程。當他跑到體育場內時,冠軍領獎早已結束,人們重新回到看臺為這位“無冕之王”加油喝彩。 “我的祖國把我從7000英里外送到這裡,不是讓我開始比賽,而是要我完成比賽。”他的這句話就此成為經典。

  TOP3

  斯特魯格感動指數:★★★★★

  頑強一跳立下大功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17歲的美國體操運動員克里·斯特魯格,在腳踝嚴重扭傷的情況下最後出場,堅持完成了預定的跳馬動作,為美國女子體操隊奪得首枚團體金牌立下汗馬功勞。頒獎時,斯特魯格甚至需要教練抱住才能前去領獎,當國歌響起的那一刻,在場的所有人無一不感到震撼。

  TOP4

  王義夫感動指數:★★★★

  暈倒在賽場的傳奇槍手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感人的一幕至今讓人記憶猶新:中國射擊運動員王義夫在決賽中準備發射最後一發子彈時,已出現了嚴重暈眩的狀況,但他堅持完成最後一次擊發,隨後便暈倒在賽場上,結果以0.1分之差屈居亞軍。他那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贏得了所有觀眾的敬意。

  TOP5

  蘇麗文感動指數:★★★★

  13次被擊倒頑強爬起

  北京奧運會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銅牌爭奪戰,中華臺北隊的蘇麗文迎戰19歲的克羅埃西亞選手祖布契奇,由於之前晉級賽中嚴重受傷,蘇麗文只能將傷腿微微點地。比賽中,她一次次被擊倒,又一次次站起來繼續比賽。終於在第14次倒在地上後,她傷心地哭了出來,再也無力站起來。此時,現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很多觀眾流下了眼淚。

  TOP6

  洛加尼斯感動指數:★★★★

  頭撞跳板堅持完賽

  1988年漢城奧運會,有“空中芭蕾舞王子”之稱的美國跳水名將格雷格·洛加尼斯在3米跳板的預賽中頭部撞到了跳板,頓時血流如注,但僅僅過了幾分鐘,簡單縫合了傷口,他又回到賽場並進入到決賽。第二天,他蟬聯了這個專案的冠軍。

  TOP7

  範德韋德感動指數:★★★★

  從絕症中走出的王者

  2008年北京奧運會,荷蘭選手範德韋德獲得男子10公里公開水域游泳比賽的冠軍。鮮為人知的是,這位拿下“水中馬拉松”專案冠軍的選手,竟然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在範德韋德的頭部,有兩個觸目驚心的傷疤,這是白血病患者進行化療和骨髓移植手術留下的痕跡。

  TOP8

  魯道夫感動指數:★★★

  戰勝腿疾的百米冠軍

  1960年羅馬奧運會,美國姑娘威爾瑪·魯道夫獲得了女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項冠軍。魯道夫出身於美國一個貧窮家庭,4歲時不幸患了小兒麻痺症,6歲開始依靠柺杖行走,到11歲雙腿才能穩穩站立,她取得的成就令所有人驚歎。

  TOP9

  拉德克里夫感動指數:★★★

  帶傷跑完馬拉松

  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英國馬拉松名將拉德克里夫大腿骨折,但她仍然帶傷出征奧運。馬拉松比賽最後10公里,腿部的傷痛讓她一度停止了腳步,正當人們擔心她會中途退賽時,拉德克里夫重新啟動,儘管步履沉重、表情痛苦。當她跑進鳥巢,場內的觀眾都為她歡呼,待遇不亞於主場作戰的中國選手。

  TOP10

  莫桑巴尼感動指數:★★★

  遊得最慢的勇士

  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泳,來自赤道幾內亞的莫桑巴尼成為最受關注的選手,不是因為他遊的有多快,而是因為這個只學了8個月游泳的小夥子一直在堅持。他的泳姿非常業餘,體力也很糟糕。最後的50米,現場觀眾和其他選手都在為他鼓掌和歡呼。終於,莫桑巴尼堅持著游完了這100米,這是他學游泳以來,遊過的最長的距離。

  2016年裡約奧運會游泳冠軍孫楊勵志成長故事

  一直以來,中國游泳在男子專案上都比較薄弱,直到張琳在北京得到一枚奧運會銀牌,不過,那一屆奧運會孫楊的成績卻並不好。事實上,北京奧運會是孫楊"默默無聞"的最後一屆大賽,一年後的世錦賽,他收穫了世錦賽銅牌,再一年後,他在亞運會登頂,今年,他成了世錦賽冠軍,是中國男子游泳歷史上的第二個世界冠軍。

  2008年奧運會,孫楊和張琳一同參加了1500米自由泳的比賽,由於在預賽中拼盡全力,決賽中的孫楊已經無力衝刺,排名墊底;2009年世錦賽,預賽排名第一的孫楊在決賽中將自己的最好成績提高了1秒55,獲得銅牌;2010年亞運會,面對韓國小天王朴泰桓,孫楊在400米自由泳中險些上演逆轉好戲,鋒芒畢露;本屆世錦賽,孫楊在800米自由泳決賽中一路領先,並憑藉最後完美的衝刺拿到金牌。

  然而,世錦賽並不是孫楊今年第一次震驚四座。兩個月前在全國冠軍賽上,孫楊在報名參加的五個專案中勇奪四金,既展現了之前在澳大利亞訓練的成果,又為世錦賽埋下了伏筆。

  如今,這個身材優勢明顯的大男孩終於登上了最高領獎臺。他的臂展超過兩米,手腳配合良好。而他的遊行風格也讓他在長距離的專案中具備一定優勢,因此,成長為世界名將也是水到渠成。

  而這枚金牌的意義絕不只是孫楊的第一枚世錦賽金牌。兩年前在羅馬,張琳就曾在這個專案上登頂,孫楊的獲勝幫助中國隊衛冕成功。在張琳缺席的情況下,孫楊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宣告自己的強勢,同時他也表示,由於自己較朴泰桓相比更加年輕,因此在未來幾年將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從中國游泳史上第一枚男子專案獎牌到金年已經三年,孫楊用三年時間成長為世界冠軍,而在倫敦奧運會的最後一年倒計時裡,這個大男生或許還會有更多的驚喜。

  孫楊父親講述成長故事:兩次大哭印象最深刻

  孫楊的粉絲越來越多,媒體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些固然有他成績越來越好的原因,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來自於他陽光的性格,不然,他很難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同。

  藉著全國游泳冠軍賽在武漢舉行的機會,記者採訪了很少在媒體面前露面的孫爸爸孫全洪——浙江科技學院教授,他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陽光男孩的成長故事。

  他聰明懂事

  和父母無話不談

  記者讓孫全洪描述一下孫楊在他心中印象,他給出的兩個詞是:聰明、懂事。其實在決定走專業體育之前,孫楊在學校裡面的成績一直不錯,在他眼中兒子一直是個聰明的孩子。

  “他很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出了一個歇後語:大熱天蓋被子,讓他猜一個地方名,結果他馬上說‘捂汗***武漢***’,我們這幾天比賽不就是在武漢嘛,昨天他還提起當年那件事呢,呵呵。”而最讓孫全洪滿意的是,孫楊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

  “我也看到過很多身邊的例子,男孩子到了15、16歲,經常會出現一些叛逆的情況,你想和他交流,他卻理都不理你。這點我們孫楊感覺很好,因為他非常願意和我們溝通。”孫全洪分析說,兒子之所以和他們一直保持著一種親密的關係,是因為——“從小到大都是我們***夫妻***兩個人親自帶的,沒有讓老人帶,也沒有請保姆,可能因為這樣他和我們的關係一直很親密,什麼事情都願意和我們講。”

  他性格單純

  但越來越成熟

  進入公眾視野以來,孫楊給人的印象是哭了好幾次,特別是去年年底的亞運會上,他一度被不少媒體戲稱為“水做的男人”。孫全洪說:“我自己記得比較深的有兩次,一次是2008年紹興全國游泳冠軍賽,當時他覺得練得不錯,能和張琳拼拼了,但是沒想到張琳發揮得太好,他和張琳差距拉得很大,他掛著銀牌哭得一塌糊塗。還有就是去年的亞運會了,400米他是奔著朴泰桓去的,但是沒想到差了一點點,後來1500米奪冠他喜極而泣。”“他是個單純的孩子,哭可能是他的一種情感上的宣洩吧,這點我能理解。”孫全洪笑著說, “我後來跟他說啊,哭啊雖然是一種情感的宣洩,但是感覺還是不太好,你可以做做手勢,或者吼一吼啊。他跟我說知道了。”

  不過,最近兩年孫全洪也感覺兒子越來越成熟了——“有一次張院長***張亞東***跟我說,你兒子最大的優點,就是心理健康。2009年羅馬世錦賽以後,感覺他越來越成熟,比如說教練佈置任務,他不光想著完成任務,還想著要超額完成。我也相信他會越來越成熟。”

  將來的生活

  希望繼續健康陽光

  “有一次我跟同事說,帶你看看我兒子訓練,你知道的,訓練要遊一萬米的,結果同事看了不敢看,想想我也心疼的。”孫全洪說,2003年兒子被選拔到游泳隊的時候,他們也沒有要求孫楊一定要怎麼怎麼樣,只是告訴兒子“做什麼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但是卻沒有想到兒子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現在他表現了這方面的能力和潛力,我們當然也希望他能夠走得更遠,攀上更高的頂峰。”孫全洪說,關於兒子的將來,他們也沒有想得太多,最大的希望兒子將來的生活——“也不賺太多的錢,就是希望他繼續陽光吧,生活開心,不要有太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