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環境的勵志小故事

  如果你改變不了環境,那就適應環境。一起來看看關於適應環境的故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篇1

  一隻掉隊的野鹿不安地四處張望著。一隻老虎發現了這隻野鹿,它已經餓了一天了,於是藉著草叢的掩護,它潛行到野鹿後面。野鹿還沒有發現,老虎突然像子彈般地射出去,衝向那隻野鹿,野鹿這時才知危險已經到來,本能地閃躲老虎的攻擊。

  老虎第一回合撲了個空,轉身再度撲來,野鹿拔腿狂奔,閃進一處灌木叢裡。在灌木叢裡追逐獵物可不是老虎所長,它在外面搜尋了一會兒,低吼幾聲,蹣跚地回到原來的土丘上。

  老虎沒有抓到野鹿!和老虎比起來,野鹿是弱者;野鹿之外,草原上還有許多弱者,可是,這些弱者至今仍然存在。可見在動物的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強者和弱者。這是一種生態平衡,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在動物世界裡,弱者也有一片天!和動物世界一樣,在人的世界裡,也沒有絕對的強者和弱者,只有相對的強者和弱者!

  篇2

  孔子到呂梁山遊覽,那裡瀑布幾十丈高,流水水花遠濺出數裡,甲魚、揚子鱷和魚類都不能遊,卻看見一個男人在那裡游水。孔子認為他是有痛苦想投水而死,便讓學生沿著水流去救他,他卻在遊了幾百步之後出來了,披散著頭髮,唱著歌,在河堤上漫步。

  孔子趕上去問他:“剛才我看到你在那裡遊,以為你是有痛苦要去尋死,便讓我的學生沿著水流來救你。

  你卻游出水面,我還以為你是鬼怪呢,請問你到那種深水裡去有什麼特別的方法麼?”他說:“沒有,我沒有方法。我起步於原來本質,成長於習性,成功於命運。水迴旋,我跟著迴旋進入水中;水湧出,我跟著湧出於水面。順從水的活動,不自作主張。這就是我能游水的緣故。”

  孔子說:“什麼叫做起步於原來本質,成長於習性,成功於命運?”他回答說:“我出生於陸地,安於陸地,這便是原來本質;從小到大都與水為伴,便安於水,這就是習性;不知道為什麼卻自然能夠這樣,這是命運。”

  適者生存,這是人類一切問題的答案。試圖讓整個世界適應自己,這便是麻煩所在。試圖讓一切適應自己,這是很幼稚的舉動,而且是—種不明智的愚行。

  那位智者讓自己適應水流,而不是讓水流適應他。就這樣,智者成功了。這不是一種方法,也不是一個技巧,而是一種智慧。

  篇3

  澳柯瑪戈三角洲,是非洲荒漠上一塊與世隔絕的平原,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遭受洪水的侵襲。平原上唯一的一塊高地島嶼,被一群獅子佔領著。成年雌獅薩多,是澳柯瑪戈島嶼獅子部落的“王后”。

  可是,在薩多生下卡勃和湯波這對兒女後,虛弱的身體,讓她在新的群獅“爭霸賽”上失去了王后之位。她和她的一對兒女,被無情的新獅王逐出了“團隊”。

  獅子,是唯一一種群居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依靠團體的力量捕獵、生存、繁衍後代。一旦離開獅群的保護,隨時會遭遇多如牛毛的鬣狗的圍剿、伏擊,而面臨死的危險。

  在陸地上,它們勇猛無敵、凶悍無比、稱王稱霸。但它們卻是一群“旱鴨子”,天性畏水,如火一樣和水不相容。獅子在水中體能的消耗,是陸地上的25倍。

  失去家園和權勢的薩多,領著一對小獅子,淒涼落寞地跋涉在齊腰深的洪水裡,渾身冰涼、精疲力竭、飢腸轆轆……

  然而,面對所處的絕境,作為母親的薩多明白,如果想在這裡生存下來,就必須適應這裡的環境——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性,學會在水中覓食。

  薩多和一雙兒女忍著飢餓和死亡的威脅,開始訓練體能,學習游泳、潛水,並嘗試著捕獵。

  一次次嘗試失敗後,薩多用獅腦“總結”出:澳柯瑪戈平原,除了低矮枯瘦的水草,四周沒有任何遮蔽物。各種動物,都相互清晰地暴露在彼此的視野裡。這給捕獵增加了難度。它們得練就一身“輕功”,保證在水裡行進時,不發出任何聲響。

  經過幾天的忍飢挨餓、刻苦自學後,薩多準備“出手”了。她把目標鎖定在前方不遠處的一頭肥碩的馬羚身上。薩多示意孩子們呆在原地,自己施展“輕功”,匍水向馬羚靠近,馬羚毫無察覺……

  突然,薩多一個跳躍,躥出水面,撲向馬羚,用前爪將個頭高出自己2倍的馬羚撲倒。馬羚強而有力的四蹄,不斷蹬踢。薩多稍有不慎,就有肚破腸穿的危險。薩多小心地避其鋒芒,身體在馬羚頭的一側,用尖利的長牙,咬住馬羚的咽喉,將其沉入水中……它的兒子卡勃,及時趕來,學著母親的樣子,用前爪死死摁住馬羚的頭。不一會,馬羚不動了。它們成功了。

  馬羚120公斤的肥美軀肉,足可以供母子仨享用2天。更讓人欣慰的是,就在薩多母子合力制服大馬羚的同時,小獅子湯波,用同樣的手法,成功捕獲了一隻小馬羚。為了不讓水裡的食腐動物搶奪來之不易的美食,薩多和孩子將獵物轉移到岸上安全地帶。溼漉漉的獵物是它們自身體重的兩倍。它們一點點艱難地拖移著,時不時氣喘吁吁地放下食物休息片刻,然後繼續……

  夕陽下,它們一家三口,圍著馬羚這頓饕餮美餐,神情是那麼從容自得。

  就這樣,獅子薩多不但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打破了獅子與水不能相容的神話,也將自己的兒女訓練成為澳柯瑪戈平原上“水陸兩棲”的“蛟龍”。

  面對所處的絕境,要明白,如果想在這裡生存下來,就必須適應這裡的環境。應對絕境時,堅強和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藥;猶豫和消沉,則是滋養恐懼的溫床。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力,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掩蓋,被時間迷離,被惰性消磨。困境中,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勇敢堅強地積極去努力適應環境。因為,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