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登記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企業登記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重要職能。是國家進行巨集觀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一

  部分改革試驗區企業登記工作座談會今年是第五屆了。同前幾年相比,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任務和形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幾年我們是從工商登記註冊和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出發,立足工商登記的社會功能作用,就工商登記改革的方向、目標、內容、步驟、條件等,統一思想認識,探討方法方式,鼓勵先行先試,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援,積極穩妥推進。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經過這些年的探索和實踐,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目標越來越明確,內容越來越清晰,步伐越來越堅定,成效越來越明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引起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廣泛的社會共識已經形成。改革正在由區域性地區某些方面的先行先試推向全國範圍全面深化。

  在這一改革歷史程序中,各個試驗區特別是以廣東省及深圳、珠海、東莞、順德和上海及上海自貿區等地為代表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的同志們,科學把握工商登記的內在規律,把握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勇於開拓,敢於嘗試,為激發試點地區市場活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全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行之有效的經驗。鄧小平同志說:“我們要趕上時代,這是改革要達到的目的。”要求我們“不僅要趕上時代,而且要勇於引領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列”。試點地區從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同志們以實際行動落實了鄧小平同志和的要求。全國從事工商登記工作的同志們感謝你們!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將記住你們!

  中央反覆強調,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基本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環境和條件,只能站在改革大潮的潮頭有序地向前推進,不能停頓,更不能倒退。試點地區的同志們更應從改革取得的成績中看到前進的方向,從耕耘收穫的讚揚中汲取奮進的力量,肩負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重任,繼續走在全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最前列,發揮登記制度改革在工商行政管理進一步轉變職能中的牽引作用,為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和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貢獻。

  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決定》,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檔案。我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貫徹落實《決定》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

  《決定》對工商登記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就是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削減資質認定專案,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把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

  在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是一項主要內容。按照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精神,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明確表述為“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需要取得前置許可的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外,不再實行先主管部門審批、再工商登記的制度,商事主體向工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即可從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對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持營業執照和有關材料向主管部門申請許可。將註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並放寬工商登記其他條件”。

  從十八屆二中全會到三中全會,由政府職能轉變到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對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認識進一步深化,方向進一步明確,工商註冊在現代市場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確立。“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的提出,進一步明確了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最終目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就是要實現註冊制度的便利化。從著眼政府職能轉變拓展到更加註重良好創業氛圍的形成,是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必然要求。改革的總目標提出,“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工商註冊不便利,“競相迸發”、“充分湧流”就很難實現。這也是改革試點實踐探索成效的提升,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體現。

  這一改革舉措進一步要求我們,把註冊便利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制度安排上,怎樣便利投資者就怎樣改革;在工作流程上,怎樣便利投資者就怎樣改進;在管理許可權上,怎樣便利投資者就怎樣劃分;在技術手段上,怎樣便利投資者就怎樣運用。

  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改革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把實繳登記制逐步改為認繳登記制。 實行由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並對出資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這是落實黨的提出的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的重要措施,是一項最具普遍意義的改革,涉及面最廣,惠及群眾最多,影響最大。這項改革將使更多的人用自己的知識、技術和智慧創新興業,營造新市場,帶動新就業,帶來滾滾的改革紅利。三中全會《決定》要求“逐步”把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含義深刻,既吸收了改革試點地區的做法和我們考慮整個註冊資本制度改革時的意見,又表明這項改革是長期的任務,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分類研究,分步實施。

  二是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 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取消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公司全體股東發起人的貨幣出資金額佔註冊資本的比例和繳足出資的期限。對一些行業的企業註冊資本設限的做法,形成於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對於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債權人利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理論出發,降低直至取消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對鼓勵小型公司特別是對資本需求較低的智力密集型高科技公司、創意公司的設立,是十分必要的。隨著註冊資本逐步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原來的設限規定相當一部分將失去實際意義,註冊資本登記條件將會進一步放寬。

  三是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條件。 市場主體的住所經營場所必須進行工商註冊,所做的改革是管理許可權的下放。改革前實行全國統一登記條件。改革後,由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方便註冊和規範有序的原則作出具體規定。在同一個場所可以登記註冊一家企業還是幾家企業、什麼地方可以作為市場主體的住所經營場所進行工商註冊、什麼地方不能作為市場主體的住所經營場所進行工商註冊、需要提交什麼樣的材料等等,凡涉及住所經營場所的,都由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規定。從試點地區的情況看,制定的具體規定都充分考慮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管理特別是城市管理的需要,體現了群眾的意願。

  四是取消企業名稱預先核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把掌握的企業名稱資料庫對社會開放,並依法明確企業名稱禁止性規定;創業者自己到企業名稱庫中查詢,自己判定是否違反規定,是不是與在先設立的企業名稱相同或近似,會不會引起公眾誤解;自己決定用什麼名稱,直接到工商部門註冊。企業叫什麼名稱,是企業的權利,應該由企業來行使,當然,在行使權利的同時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並對後果負責。任何企業都不能侵犯別人的智慧財產權,不能進行不正當競爭。這項改革涉及面更加廣泛,對於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更具普遍意義。

  五是減少營業執照種類和文書格式。 現在營業執照種類太多,內資的、外資的,內資的又分公司的、非公司企業的,非公司企業的又分為非公司企業法人的、獨資的、合夥的,還有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營業執照,等等。取得不同的營業執照就要填不同的表格,提交不同的材料要件,這就帶來了工商註冊的文書格式太多的問題。不僅投資者、創業者來註冊不容易搞清楚,就是剛從事登記註冊的工商工作人員想完全弄清楚也要下一番功夫。這麼多種類的營業執照和文書格式是在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過程中,隨著有關法律法規的陸續頒佈實施而逐漸形成的,在當時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監管需要的。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從整體上看這種做法就暴露出明顯的弊端,不能適應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的要求。以後企業的組織形式還會有發展和變化,更不可能一類企業發一種營業執照。

  與發放營業執照相聯絡,一些地方把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由工商登記註冊一個視窗發放,我贊成這樣做。這種做法視窗工作人員會辛苦一些,但方便了企業。從長遠看,營業執照號、稅務登記號、組織機構程式碼應該統一,有條件的試點地區在這方面可以做些探索。

  六是加快推進工商註冊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 這是工商註冊便利化大力推進的技術保障,也是大勢所趨。今年春天,總局企業註冊局、外資註冊局的同志到紐西蘭參加國際公司註冊論壇20**年年會,回來後提交了一個情況報告。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各國普遍重視網路技術在公司註冊中的應用,網上註冊已成為登記服務的潮流,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瑞典、新加坡等國家已經實現全程網上註冊。9 月份我到巴西,他們告訴我準備在明年6 月份實現全國網上註冊。可以說公司註冊已進入“e ”時代。我們國家這麼大,市場主體總量比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多,以後還會大量增加。不加快資訊化步伐,怎麼可能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

  對電子營業執照,我們應看得更深一些、更遠一些。目前電子營業執照與紙質營業執照都是市場主體從事經營活動的合法憑證。從長遠看,電子營業執照將是市場主體首先是企業從事經營活動唯一的合法憑證。

  電子營業執照不是紙質營業執照的電子影印件。電子營業執照是依照國家有關行政和技術法規由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法律電子證件,與紙質營業執照相比應更方便、更安全,公開性更強,資訊量更多,作用更大,必須具備登記註冊全程電子化、網上申請、網上發放、網上識別等功能;在發給申請人營業執照的同時通過市場主體信用資訊系統向社會公示告知,申請者在領到電子營業執照的同時,其他市場主體和社會成員就可以在網上看到同一個執照;看到營業執照就可以看到持照者的基礎資訊和最新的應公示資訊;發照機關依法吊銷電子營業執照通過相應的操作,在通知持照者的同時向社會公示告知該營業執照失去法律效力,或者在網上將該執照登出。

  現在有的地方試行發放電子營業執照,發給企業一個IC 卡或者移動U 盤,就要收企業幾百塊錢,每年還要交維護費。這不行!不能增加企業負擔。建立市場主體資訊公示系統、更好地服務企業,是建設服務政府的內容,是政府行為。發放電子營業執照不能收費,或者不能高於紙質營業執照的收費。

  在電子營業執照的推進上,有條件的可以快一些。條件一時不具備的,可以創造條件、爭取條件,但從一開始方向、目標就必須明確。

  七是優化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 任何好的制度和措施都是由人來執行的。最近個別地方暴露出註冊工作上的一些問題,大多是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服務意識不強造成的。要經常教育我們視窗的工作人員,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不斷增強責任心,熟練掌握各項制度規定和工作流程,規範服務行為,優化服務方式,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服務。

  八是削減資質認定專案,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 這項改革非常重要,不僅是證照前後順序的調整,更重要的是工商註冊社會作用的迴歸。我放在最後講,主要是考慮前面七項內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該主動做,或者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來做,而這一項改革措施需要眾多的部門共同來完成。試點地區原來工商註冊的前置許可,多的二百多項,少的八十多項。改為先照後證後,保留的前置許可,多的四十幾項,少的十幾項,都有黨委、人大或者政府作出的決策,有這樣的依據就不怕,繼續大膽地試,為全國制定統一的工商註冊前置目錄提供更多的實踐依據。許可事項無論前置後置,監管職責一定要清晰。

  我們從制度上提供便利化服務的不是哪一類市場主體,或者哪幾類市場主體,而是所有市場主體,包括公司、非公司企業、合夥企業、個人獨資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外商投資企業等等,凡依法在工商部門進行註冊的,都應從制度上提供便利化服務。前幾年,有些地方為支援某些社會群體創業投資,在工商註冊上設立了這樣那樣的“綠色通道”,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所有的市場主體實現工商註冊便利化,原有的“綠色通道”的作用將大大減弱,甚至失去作用,也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三

  大力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必須抓住幾個關鍵:

  一進一步認識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的重大意義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而越來越顯現。

  由於資金、住所等門檻高,許可事項多、時間長,辦事環節多、手續繁等方面的原因,現在不少地方註冊一家市場主體還不夠方便,有些方面還很不方便。有創業意向的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和急需就業的下崗職工、進城農民等,遇到的困難更多。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通過我們的工作,使更多的創業者方便地依法成為規範的市場主體,開展經營活動,無論從眼前看還是從長遠看,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是大好事。

  在改革試點地區,新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相當一部分是非公有制的。不改革,註冊的門檻高高的,成本高高的,許多非公有制企業、個體工商戶就難以成為合法的主體,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就會大打折扣。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是工商部門以實際行動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當今世界,營商環境成為一個國家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重要依託,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種“軟實力”。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大力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就是借鑑國際先進理念,對接國際通行規則,營造高效透明的投資環境,增強外商投資企業長期投資中國的信心,增強我國的競爭力。

  20**年我們召開第一次部分改革試驗區企業登記工作座談會時就提出,探索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一定要站在企業登記註冊看企業登記註冊,站在工商行政管理事業發展看企業登記註冊,站在經濟社會發展看企業登記註冊,站在未來看企業登記註冊。現在,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我們已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更要有強烈的使命感,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以對黨、對人民、對國家負責的精神,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

  二抓緊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公示系統

  抓緊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是國務院向各省級人民政府提出的要求,是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擔負著重要責任。

  有人以為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是從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公示考慮的,這沒有錯,但對這個系統功能作用的認識遠遠不夠。

  工商註冊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資訊公示。企業通過登記註冊向社會明示什麼人、在什麼地方、用多少資本、從事什麼樣的經營活動等資訊,以方便交易相對人、其他市場主體與其開展交易和競爭。目前企業註冊後在指定的報紙上刊登公告、工商部門掌握的註冊資訊依申請可以查詢,就是實現這個功能。現在建設的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是運用電子資訊和網路技術把企業真實的登記備案資訊、股東繳納出資、資產狀況、資質資格——當然包括年度報告資訊等更多的資訊,依法在更廣範圍更及時地公示,是工商註冊的社會功能在更廣範圍更及時更便捷地實現。

  這樣的信用資訊公示,增加了企業資訊透明度,要求企業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對企業實行監督,不僅政府有責任做,其他市場主體、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和社會成員等都要做。改革工商登記制度後要“寬進嚴管”,“嚴管”就是市場主體在更廣範圍內受到監督,這些監督通過這個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來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建設和公示制度的制定決定著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能不能成功,會不會打折扣。

  以後凡涉及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就可以到這個系統上查詢,這個系統還應該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更多資訊資源的共享,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從長遠看,這個系統還應該成為公共服務的平臺。在這個系統上,市場主體依法公示信用資訊,政府部門依法公告監管資訊,政府部門的監管同時受社會監督,我們就在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和服務型政府建設中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在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發揮了更加積極的作用。

  三堅持於法有據,打好基礎,有序進行

  試點地區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是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依據人大通過的地方法規和政府的規範性檔案進行的,這一條非常重要。沒有這一條,試點就很難啟動,改革會寸步難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是行政執法部門,必須依法辦事、依法行政。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涉及眾多法律法規,必須得到法律授權,按法律程式進行。改革不能損害法律的權威。三中全會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中,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是一項重要任務,要求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要為“共同推進”、“一體建設”貢獻力量,又要在“共同推進”、“一體建設”中得到保障,順利進行。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工作量大,涉及面廣,要統籌安排,抓住重點,有序開展。特別要抓好基礎工作。比如住所經營場所的規定許可權將下放地方,地方政府就要出臺相應的規定。規定不明確,工商註冊就沒法進行,哪兒來的便利化?當地工商部門應結合登記註冊工作實際,積極提出建議,積極推動。再比如取消企業名稱預先核准,就要求企業名稱資料庫的資料必須完整、準確,及時更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類似的基礎性工作做得越紮實,準備越充分,改革措施實施起來工作就越主動,成效就越明顯。千萬不能因為準備不足而使改革成效受影響、打折扣。

  四廣泛宣傳,爭取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援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社會關注度高,公眾參與意識強,必須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援。要積極主動宣傳改革的目標、內容,宣傳修改後的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宣傳工商註冊優化後的程式、簡化後的流程等等。有些來辦事者對改革的期望值非常高,對相關的法律法規不那麼熟悉,甚至認為“寬進”就是什麼都可以做,便利化就是隨心所欲,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對這些,工商登記人員一定要耐心地多做宣傳解釋工作。比如註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是逐步的,法律法規規定實繳的必須實繳;改為認繳後法律法規對最低限額有規定的,企業在認繳時必須按最低限額認繳。又比如,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並不是拿了營業執照什麼都可以經營、什麼都可以做,需要許可的一定要拿到許可證才可以經營才可以做。取消名稱預先核准,並不是企業想叫什麼名字就叫什麼名字,要受禁止性條款的約束,不能與已有的企業名稱相重,特別要注意是不是與已有的企業名稱相近。自己做主,自己就要負責了,等等。一項登記註冊工作,一個辦事過程,實際上也是一次法律宣傳的過程。要讓來辦事的人感到方便快捷,感到公平公正,感受到法律法規的力量。

  做好宣傳工作,從事工商登記註冊工作的同志們首先要擔負起責任。要學習好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對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要有深刻認識和理解,認真學習、熟練運用相關的法律法規,熟悉工作流程,並要有與群眾很好溝通交流的本領。通過在視窗一線的工作,宣傳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目的、意義、方式、方法,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其他業務條線的同志們,都要了解、熟悉工商註冊便利化的具體內容,都要做宣傳工作,這是對改革的支援。同時要意識到登記制度的改革必然帶來監管理念的轉變和方式的創新,對登記改革不熟悉,很多監管工作難以很好地開展。隨著改革的不斷推進,全系統都要加強改革政策的宣傳解讀,引導社會和市場主體正確認識改革的意義,積極參與誠信建設,在全社會形成理解改革、關心改革、支援改革的良好氛圍,使改革有序推進。

  四

  這次會議大部分時間用於各地交流。各地都有成功的經驗,都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工作。廣東是改革的前沿,工商登記改革力度大,效果明顯,去年確定的幾個試點單位的工作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充分肯定,省政府對擴大試點工作作出了安排和部署;廣東省工商局介紹了幾個試點地方的工作特點,深圳重點介紹了改革中遇到的難題、解決的辦法和下一步工作思路,東莞著重介紹了試行電子營業執照的情況,珠海、順德的試點工作也各有特色。這幾個地方都談了改革中的體會和感受,有不少是共同的。上海市工商局重點介紹了在自貿試驗區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情況,新登記註冊的企業大幅度增加,企業經營業態多元化,推動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提升能級,吸引金融及金融衍生業加快聚集,這些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北京市工商局出臺了《關於簡化工商登記程式優化准入服務的意見》,簡化了企業名稱登記手續和變更登記手續,下放了企業登記名稱核准許可權,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開通了19 部電話解疑釋惑。僅兩天時間,就有近1000 戶企業獲得了快速准入服務,效率的提升受到企業好評。天津市工商局一方面擬定改革方案,一方面做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基礎工作,對視窗人員進行全員系統完整的業務培訓,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及問題缺陷,為有針對性地加強完善創新登記註冊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江蘇省工商局在法律法規和職責許可權範圍內,在精簡前置許可、放寬企業住所審查條件、創新登記模式和監管模式等方面積極創新,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創業熱情,同時加強登記工作人員培訓,為全面實施改革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福建省穩步推進平潭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積極推進福州、廈門、泉州等地開展試點,積極開展前置許可專案梳理,工作已有全面考慮和安排。重慶市發展微型企業成效明顯,市工商局優化服務程式、下放名稱核准權、加強信用資訊化建設工作,同時在部分地區試點微型企業和網際網路產業公司制企業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廈門市工商局積極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市人大決定增開一次會議,審議商事登記管理辦法,並準備自明年1 月1 日起實施,改革的力度是很大的。寧波的企業信用資訊運用和公開工作一直做得比較好,寧波市工商局在市政府部門牽頭建設的信用寧波網已覆蓋了質檢、稅務、銀行等34 個部門和單位,整合的信用資訊被寧波所有金融機構作為辦理開戶、授信、貸款等業務的依據。成都市工商局就改革後市場監管可能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制定相應措施,防止新制度實施後創業者盲目跟風、投資,利用政務網、廣播、電視、報刊和政務大廳等平臺,加大新制度利民便民的宣傳力度,打消企業顧慮。廣州市工商局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沙新區等六個區域啟動改革試點,在資訊化建設與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相互促進方面很有些特色。這些工作表明,試點地區的同志們比較好地處理了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和發展穩定的關係,有比較強的操作能力和執行力。

  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工商總局會在頂層設計上多下些功夫,同時指導好正在試點的地方的工作,還會就有些改革,比如取消名稱預先核准等支援一些地方試點探索。試點地區的同志們擔子重,責任大。一方面要繼續摸著石頭過河。強調,摸著石頭過河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要按照已經認識到的規律辦,在實踐中加深對規律的認識。試點地區的同志要注意總結,注意加深對規律的認識。另一方面要學習兄弟地區的做法和經驗。“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長處。試點地區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開始比較早,許多地方到這些地區來學習,在學習的基礎上提升,有些工作起點就可能比開始試點地區高一些。試點地區的同志要有緊迫感,看到不足和薄弱環節,抓緊完善和提高。各試點地區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