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釣魚做窩需要什麼技巧

  釣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項休閒的活動,釣魚有許多的釣魚技巧,做窩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大家知道夏季釣魚做窩應該掌握哪些技巧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釣魚做窩技巧

  技巧一:探好底再做窩

  我們夏季釣魚想要打窩,首先需要探好底再做窩,一般來說,到了釣場,特別是陌生的釣場,在選擇好釣點之後,一定要先探好底再做窩。因為我們有時候看似不錯的釣點,水底情況不好,同樣是不留魚的。比如水底有較多的暗草,餌料到底之後,魚兒基本上是看不到的,更沒辦法垂釣。切莫到了釣點之後,什麼也不管,直接把窩料拋下去,這樣即浪費窩料又浪費時間。

  技巧二:清水瘦水區窩料要用足量

  一般來說,瘦水區域,或是大水域水面,窩料一定要用足量。否則不僅誘魚效果不好,更是留不住魚。一般在這樣的區域,窩料的量都比其它區域量大,一次投放窩料最好在300g-600g左右,並且要注意顆粒與粉餌相結合,這樣便於誘魚和留魚。窩料太少,早被活躍的小魚搶光,大魚還沒到來之時,窩料已經沒有,於是只有轉身而去了。

  技巧三:窩料要新鮮,不能使用發黴過期窩料

  有的釣友習慣一次性購買很多窩料,在一次垂釣之後沒有使用完,也不進行妥善保管,結果第二次再用卻發現窩料已經發黴變質。有的釣友不太注意這個細節,直接將變質窩料拋到水中誘魚,這樣做的結果是,本來有魚的窩,也會變得沒有魚,更不用說聚魚了。

  技巧四:釣大魚時窩料儘量偏五穀雜糧類

  我們在釣大魚時,窩料儘量偏向五穀雜糧一類,這一類的餌料味道相對比較貼近自然,更容易被大魚所親近。如果我們便用糟食粉餌來做窩,則更容易招引更多的小魚入窩,便得窩中小魚不斷鬧騰而不能更好的釣大魚。

  技巧五:多窩輪釣一定要控制好距離

  夏季釣魚時,有的釣友喜歡做多個窩輪著釣。其實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是多窩輪釣一定要控制好窩子的距離。窩子距離太近,容易出現串窩的現像,使自己在主窩的魚跑到另一窩去了。當你去另一窩垂釣時,那窩的魚又串到原來的窩中去了,使我們魚獲不佳。多窩輪釣的窩距離,最好能在十米左右為佳。

  夏季釣魚保護措施

  眼睛的保健和防護

  騎摩托車或自行車外出垂釣,要戴太陽鏡,這樣既可以防止蚊蟲、灰塵進入眼內,又可防止陽光傷害眼鏡;同時垂釣時要儘量背光垂釣,避免陽光直射面部,選擇眼睛不受水面反射光線刺激的位置;陽光強烈時要戴上偏光釣魚鏡,防止強光對雙眼造成傷害;垂釣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瞭望一會兒,以調節視神經,使眼睛得到休息。

  面板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的強光會使人體天然防護機制受到破壞,使人過早衰老,還會引起面板病,甚至導致“面板癌”,因此要在早晚和夜間垂釣,避開強烈的陽光。如在白天垂釣一定要做好適當的防護,穿長袖上衣和長褲,戴釣魚手套,以減少面板外露。

  穿淺色衣服,因淺色衣服可以反射和折射陽光,吸熱慢,散熱快,保護面板;高溫晴朗的天氣應開啟遮陽傘,在傘下垂釣;經常外露的部位,如臉部,雙手、耳鼻部、勁部可塗防晒霜;選擇有樹木和建築物遮擋的陰涼處垂釣,避免陽光直射,同時要預防水面的反射陽光。

  腸胃的保健和防護

  由於夏季野外垂釣往往是一天甚至幾天。大多數釣友對一日三餐都不太重視,有時會隨便吃點東西,也不管涼熱,上魚好乾脆不吃了,時間一長就容易患胃腸病。因此外出垂釣一定要做好腸胃保護,喝水要喝涼開水,少喝生水。食物要注意衛生,不宜多喝飲料。夏季在野外應該多飲白開水、鹽開水,或是解暑降溫的飲料,以補充體內消失的鹽分,且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增強人體的免疫力。

  手腳和關節的保健和防護

  夏季垂釣時垂釣者手腳不要過度暴露在陽光下,防止被灼傷;同時也不要長時間坐在潮溼的地上垂釣,以免得風溼或類風溼病以及其他疾病。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