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用電節糧黑板報內容

  隨著我國人口的持續增加,用水需求也在日益增長,下面是關於用水的一些資料,希望大家重視起來哦。

     節約用水 用電 節糧黑板報圖片欣賞

 


        節約用水 用電 節糧黑板報圖片1


 節約用水 用電 節糧黑板報圖片2


 節約用水 用電 節糧黑板報圖片3

      節約用水 用電 節糧黑板報內容

  首先, 糧食繼續增產面臨諸多制約因素。

  一是土地和水資源的制 約日益突出。

  2005 年,我國耕地面積較糧食產量峰值時的 1998 年減 少了 1.2 億畝,接近 18 億畝的底線,而且被佔的基本上是優質耕地。

  同時,糧食播種面積也下降到 15.6 億畝,與農業“十一五”規劃提 出的 15.5 億畝糧食播種面積基本持平。我國耕地和糧食播種面積近 乎到了不能繼續減少的臨界水平。我國還是全球 13 個人均水資源最 貧乏的國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並 且年度間、區域間分佈很不平衡。水資源匱乏已經成為制約糧食生產 的重要因素。

  二是人口總量仍將保持慣性增長的勢頭。

  根據有關報告, 未來 20 年,中國的人口總數還將繼續增加,至 2033 年前後達到 15 億的峰值後方可緩慢下降。

  人口增加直接推動了糧食需求總量的剛性 增長, 這將使我國本已偏緊的糧食產需形勢在相當一段時期內更趨嚴 峻。三是氣候變化加劇影響增大。據統計,我國因災年均損失糧食在 1000 億斤左右,相當於每年產量的 1/10。特別是近年來,由於全球 氣候變暖所導致的極端天氣趨於頻繁, 從而加劇了農業生產的不穩定 性。四是農民依靠種糧增收的空間有限。近年來國家持續增加了“三 農”方面的投入,有效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但總體上農民種糧收 益仍然偏低,而且受人多地少、分散經營、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等 因素的制約,未來提高種糧收益的空間十分有限。特別是在不少糧食 主產區,青壯勞力都選擇外出打工,致使投入糧食生產的物力、人力 和技術不足。

  其次,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2006 年,我國糧食在總量基本實 現平衡的同時,品種結構的不平衡問題日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這主要 表現在:一是小麥和稻穀口糧品種基本實現緊平衡目標。綜合國家有 關部門的分析報告,2006 年我國小麥產銷略有盈餘 100 億斤左右, 稻穀產銷略有缺口,但不超過 100 億斤,甚至更少。兩大口糧品種處 於緊平衡狀態。特別是稻穀,在過去的 20 年,城市大米消費量增長 達 83%,以大米為口糧的人口比例已達到 60%,且產量波動大、儲存 難,是引發市場變化的先導和敏感品種,必須予以高度關注。二是玉 米供求形勢發生重大變化。

  近幾年食品消費結構升級帶動養殖業較快 增長,能源消耗增加推動生物質能源產業迅猛擴張,糧食深加工需求 保持高速增長勢頭。這個特點在玉米品種上表現最為明顯。2006 年, 我國玉米出口同比減少 60%以上,這種趨勢發展下去,我國玉米供求 將從寬裕向偏緊轉變。三是大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進一步加深。據海 關統計,2006 年我國大豆進口達 2827 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 口國。面對跨國企業資本和產業優勢的擠壓,國內大豆播種面積和產 量呈下降趨勢, 市場出現萎縮, 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第三,糧食綜合供給能力仍有待提高。考察糧食安全水平,不僅 要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還要看糧食的投放和流通效率。按照完善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國糧食市場和物流體系仍比較滯 後。糧食市場體系方面,一是市場主體發育很不充分。國有糧食購銷 企業改革改制任務尚未完成,還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單戶農民 糧食種植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多數個體、民營和股份制等市場主 體經營規模和業務量較小,迫切呼喚大型糧食企業集團應運而生。二 是各類市場發展不完善。糧食市場網路不健全,市場交易不規範,管 理水平較差,硬體設施落後;市場經營方式不適應需要,服務功能不 強。以電子商務和期貨為代表的現代交易方式發展緩慢,發現價格、 規避風險、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受到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