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科技節的黑板報內容

  為了促進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立足教學,聯絡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多關注科技知識,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關於,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凱庫勒發現苯環結構的故事

  德國的達姆斯塔特是一個以文化而著稱的小城。1829年,著名化學家凱庫勒在此出生。也許是受到小城濃郁的文化氣息的薰陶,在學校時小凱庫勒出眾的文才就令他的老師和同學們歎為觀止。

  據說有一次,老師在語文課上佈置了一道作文題,要求學生們在下課前交卷。全班同學都緊張地在作文紙上埋頭寫了起來,可凱庫勒卻若無其事地坐著,甚至抬頭悠閒地看著天花板出神。老師見凱庫勒不寫一字,悠然自得,忍不住用責備的眼光暗示他趕緊動筆。沒想到,快下課時,凱庫勒居然拿著手中的白紙出口成章地"讀"了起來。這篇即興之作結構精巧、文采飛揚,博得了老師和同學們一陣熱烈的掌聲。

 

 以科技為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不過,凱庫勒沒有成為作家。他的父親為他選擇了一個似乎更切合實際的方向,去學建築。因為在他父親眼裡,建築師既體面又能賺錢,是兒子理想的出路。

  於是,凱庫勒來到德國西部的吉森大學專攻建築。就是在這裡,凱庫勒的人生髮生了重大的轉折。他常聽同學們提起大化學家李比希的名字,出於對這位聲譽卓著的化學家的尊敬與仰慕,凱庫勒決定去聽他的課。不料,事情一發不可收拾,從此,凱庫勒被李比希的課所吸引,一天比一天強烈地迷戀上化學,以至於他下決心改修化學。

  一次法庭作證使凱庫勒對李比希教授更加敬重。原來,當時法院開庭審理轟動一時的赫爾利茨伯爵夫人"戒指失竊案",他們倆同時被傳到法庭作證。凱庫勒作為證人是因為他家就在伯爵夫人邸宅的對面。他在法庭上描述了伯爵夫人家發生火災時的情景,而恰好在那天,伯爵夫人的寶石戒指失竊了。後來,在她僕人那兒搜到一枚相同的戒指,可僕人卻一口咬定說早在1805年這枚戒指就成了他的祖傳寶貝。李比希到庭作證,是因為法庭請他對戒指的金屬成分進行測定。伯爵夫人的戒指上有兩條蛇纏在一起,一條是黃金做的,另一條是白金做的。而僕人卻說他的戒指上的白蛇是白銀做的。作為化學界權威,李比希在法庭上慎重宣佈:"經過測定,白蛇是用白金製成的,而不是白銀做的。而且,白金用於首飾業是從1819年才開始的,而僕人卻稱這隻戒指早在1805年就到了他手中。因此,僕人的謊言不攻自破。"官司因為李比希的證詞而得到了合理的判決。教授的淵博學識給凱庫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堅定了獻身化學的決心。

  從1850年秋天開始,凱庫勒就在李比希主持的實驗室中工作。在名師的悉心指點下,凱庫勒受益匪淺。他不僅學到了這位化學大師多樣而紮實的研究方法,而且也學到了認真細緻、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這些為他日後的化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世紀中葉,隨著石油工業、煉焦工業的迅速發展,有機化學的研究也隨之蓬勃發展。我們知道,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學原料,它是從煤焦油中提取的一種芳香的液體。當時,化學家們面臨著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理解苯的結構。苯的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碳的化合價是四價,氫的化合價是一價,那麼,1個碳原子就要和4個氫原子化合,6個碳原子該和12個氫原子化合***因為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間還要化合***。而苯怎麼會是6個碳原於和6個氫原子化合呢?化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凱庫勒也著手探索這一難題。他的腦子裡始終充滿著苯的6個碳原子和6個氫原子,他經常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一干起來就不歇手。他在黑板上、地板上、筆記本上、牆壁上畫著各種各樣的化學結構式,設想過幾十種可能的排法,但是,都經不起推敲,被自己否定了。

  一天晚上,凱庫勒坐馬車回家。也許是由於近日來過度用腦,他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睡著了。在半夢半醒之間,凱庫勒發現碳原子和氫原子在眼前飛動,變幻著各種各樣的花樣。忽然,原子變成了他和李比希教授出庭作證時伯爵夫人戒指上的那條白蛇,這條蛇扭動著、搖擺著,最後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變成了一個環……

  "先生,您到家了!"馬車伕大聲叫醒了睡眠中的凱庫勒。他揉揉眼睛,白蛇不見了,環不見了,原子也不見了。原來是"南柯一夢"!清醒過來的凱庫勒馬上想起苯的結構,對 !它一定像白蛇那樣頭尾相接,構成環狀結構凱庫勒立即奔向書房,迫不及待地抓起筆在紙上畫了起來。一個首尾相接的環狀分子結構出現了。經過進一步論證,凱庫勒終於第一個提出了苯的環狀結構式,解決了有機化學上長期懸而未決的一個難題。

  心理學告訴我們,日有所思才會夜有所夢。凱庫勒受到夢境的啟示,發現苯的環狀結構,從表面上看,是一種偶然,但實際上這正是他連續幾個月來日夜思考而導致的必然。凱庫勒的創造性貢獻,奠定了他在有機化學結構發展史上的顯赫地位,使得人類對有機化學結構的認識產生了一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