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茅字的成語和成語解釋

  關於帶茅字的成語大家都有學習過哪些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帶茅字的成語及其相關知識解析,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歡迎大家一起來閱讀!

  帶茅字的成語

  名列前茅

  茅塞頓開

  三顧茅廬

  初出茅廬

  竹籬茅舍

  茅茨土階

  頓開茅塞

  拔茅連茹

  分茅列土

  黃茅白葦

  裂土分茅

  分茅錫土

  帶茅字的成語解釋

  名列前茅

  [míng liè qián máo]

  指名次列在前面。古代行軍時持茅***當作旗***的走在前面的叫前茅。《左傳·宣公十二年》:“前茅慮無。”

  茅塞頓開

  [máo sè dùn kāi]

  《孟子·盡心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古人認為路不走則***所掩塞,心不用也會被堵塞。茅塞頓開是說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開了。形容受到啟發,一下子理解領會了道理。

  茅屋採椽

  [máo wū cǎi chuán]

  指住宿簡陋。

  賜茅授土

  [cì máo shòu tǔ]

  封建社會帝王分封諸侯的一種禮儀。帝王以五色土為太社,分封諸侯時,各授以他們相應的某方某色土,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幷包以白茅,使歸以立社。

  胙土分茅

  [zuò tǔ fēn máo]

  胙:賜;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的儀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拔茅連茹

  [bá máo lián rú]

  拔起一根茅草就會連帶拔起很多茅草的根。比喻互相引薦,提拔、任用一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周易·泰》:“拔茅茹以其匯。” 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

  日居衡茅

  [rì jū héng máo]

  晶:每天;衡茅:用衡木做門的茅草屋。每天居住在簡陋的茅草屋中,不知天下大事。

  茅室蓬戶

  [máo shì péng hù]

  茅:茅草;蓬:飛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極其簡陋。

  初出茅廬

  [chū chū máo lú]

  東漢末,諸葛亮在劉備的再三請求下,離開他在襄陽住的茅屋,去當劉備的軍師。首戰設奇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有“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之句***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後指初次出來做事為初出茅廬。也比喻剛參加...

  草茅之臣

  [cǎo máo zhī chén]

  草茅:雜草。比喻在野無權的人。

  草茅之產

  [cǎo máo zhī chǎn]

  指鄉下平凡的女子。多用於謙稱。

  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也說三顧草廬。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帶茅字的成語接龍

  茅塞頓開

  開門見山

  山高月小

  小巧玲瓏

  瓏瓏兀兀

  兀兀窮年

  年已及艾

  艾發衰容

  容頭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