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內容資料精美圖片

  讀書的時候大概是最安靜的時候了,這個時候我們在和書中的主人公交流,探討著他的經歷和旅程。本文是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內容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的圖片模板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1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2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3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4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5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6

四年級關於讀書的手抄報圖片7

  關於讀書的手抄報的資料1

  一、憶讀書

  這篇課文介紹了冰心奶奶小時就很愛讀書,而且讀了很多書的事情。這使我懂得了以後不能光想著玩,應該學習冰心奶奶用心讀書,讀好書的精神。

  讓我最受啟發的是冰心奶奶能在四歲的時候就寫字認字,而我四歲的時候那可不得了啊,在幼兒園裡就只知道活蹦亂跳,沒有一點兒紀律,回到家後,便更放鬆了,不要人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一次,媽媽想教我練幾個字,可我卻一點兒也不願意,還和幾個小夥伴跳到外面去了,最後讓爸爸媽媽在全城裡找來找去的,等我們自己玩累了回了家,被爸爸媽媽好好教訓了一頓。這時候一想起來,我真感到小時候好幼稚而又好無知啊!和冰心奶奶相比,真的像是一個天才,一個笨蛋啊!

  二、讀書使我更快樂

  我喜歡讀書。因為書中有知識,有精彩的故事,有大自然的奧祕,有生活中的趣事,更有做人的道理。

  每當我有了一本新書時,就會抱著新書愛不釋手,然後就看得廢寢忘食。吃飯時,媽媽喊七、八遍,我還捨不得放下自己心愛的書。因此,我三天就能看完一本書,有的書半天就看完了。媽媽就說:“你看得這麼快,走馬觀花的,不好。你把這些書再好好看看,一定會有更多收穫的。”可是呢,我不喜歡再看自己看過的東西,這樣一本本的,我看得很快。終於,媽媽不再給我買書了,一定要我再看一遍,說是讓我改掉這個走馬觀花的習慣,我只好硬著頭皮再看一遍。咦?我再看一遍的時候,沒有當初的那種無聊、枯燥的感覺。而且,我還真的有了收穫。我再看一遍的時候,我才知道了自己以前看的多麼的不細心,讓我錯過了許多精彩的地方。我把過去的書看了一遍又一遍,覺得好極了。最近我都不想買書了,覺得自己的這些書,彷彿是一個個的老朋友,不忍心再一次把他們忽略。現在我是躺著也看,坐著也看,我的心隨著書中的內容而上下起伏,也有時我會把故事裡的內容當作真的,別人就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但是我就是覺得故事是真的啊!

  我喜歡讀書,所以我有許多的書,小小的書櫃裡都幾乎放不下了。有的呢,我能看懂,有的呢,我還看不懂。那些好看的故事、神話、動漫書,我都快翻爛了。因為讀書多,大人們在談話時,偶爾我也能插上幾句;或者在家裡人聊天的時候,也能聽懂。有時因此受到家裡人的讚賞或誇獎,也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

  其實最令我開心的是閱讀的時候,自己就彷彿陷入了書本里,外界的一切就全都忘記了,完全沉浸在書的內容裡,也忘記了自己的煩惱、苦悶、心事,跟著主人公在他的世界裡活著、感覺很好。但是看書的時候,最煩的是別人叫我,這樣就打斷了我的思緒。

  讀書使我快樂,使我沉浸在主人公的世界裡,使我可以增長知識,豐富自己的見聞。我愛讀書!

  關於讀書的手抄報的資料2

  唯讀書可改變氣質

  第一,要讀經典。

  因為曾國藩自己就是儒家標準的知識分子,所以他教曾紀澤讀書,從小就很有規劃,主要是以《十三經》和《二十三史》為根本。

  按曾國藩的觀點來說,這些都是經歷過時間考驗的經典中的經典,而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這是最值得後人學習與吸取的。

  我們為什麼讀書?是為了學習別人的智慧與思想。知識性的東西會隨著時間而不斷更新,但思想性的東西、智慧性的東西,越經過時間的沉澱,就越有學習的價值。

  所以,讀書最大的捷徑,就是讀經典。經典一定要精讀,因為從學習的效率上來說,精讀要比泛讀還要重要。泛讀雖然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但學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讀就不一樣,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就是說一本書沒讀完的情況下,不要急著讀另一本書。事實上就讀書而言,有很多人有這種毛病,一下弄好多書,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讀了好多書,其實一本都沒讀完,一本都沒讀通、讀透。

  而曾國藩主張一本沒讀完,就不要忙著去讀其他的書,這實際上就是沉浸的讀書法。國學大師王國維也說,學習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內,再能出乎其外。

  讀書更是這樣,一本書,你要先能沉浸進去,你才能最終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東西。當然,曾國藩雖然主張讀書要沉浸其中,但他從來不主張死記硬背。

  他對兒子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說讀書沉浸其中,其實應該是一件非常輕鬆愉快的事,不要當成任務來死記硬背。

  不過,讀書應該是件輕鬆愉悅的事,但這不代表像看閒書那樣就行。曾國藩主張看書的時候要能作札記,也就是看書的時候得學會動手,邊看邊寫,要“略作札記,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讀書時的所感所想,不論是心得體會,還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隨手記下來,這樣才能有助於讀而後學。後來,胡適先生就對曾國藩這種讀書作札記的方法最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與方向。

  曾國藩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紀澤不喜歡科舉考試,不喜歡八股文,喜歡西方的語言學和社會學,曾國藩就鼓勵他按自己的興趣方向去讀書。

  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雖然對於曾紀澤感興趣的這些所謂的西學,曾國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為了兒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書。後來,曾紀澤寫成《西學述略序說》和《〈幾何原本〉序》,這兩本書出版,都是曾國藩親自批閱後為之刻版發行的。

  對於老二曾紀鴻,曾國藩就更是這樣了,不僅鼓勵曾紀鴻培養出數學研究的興趣,難能可貴的是,曾紀鴻結婚之後,他的老婆郭筠是個喜歡讀書的女性,曾國藩覺得在那種重男輕女的社會環境下,兒媳婦能喜歡讀書,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在教兒子的時候,還順便教兒媳。郭筠不像曾紀鴻一樣喜歡數學,她只喜歡文學與歷史,這一方面曾國藩絕對是大家。所以在曾國藩的引導下,郭筠通讀《十三經注疏》和《資治通鑑》,也成了一個有名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