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加強你的自信心

  埃默遜說過:“世界上沒有比被恐懼擊敗的人更多的了,這句話可謂痛切之至。如果掌握了一定的訣竅,多方練習,就能增強自信而消除怯場之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希望能幫到你。

  人人都有怯場之時

  “懦夫是自己造成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英雄”,在當今中外歷史上,一切具有非凡口才和成就卓著的講演家,雄辨家初次登臺講演,差不多都經歷過從懼怕到鎮定的過程。當一個人站在眾人面前講話或登臺講演的時候,能不能像在家裡坐著的時候、閒談的時候、對熟人講話的時候和一切非正式談話的場合一樣自然?肯定不會的,然而這只是一個習慣問題,多鍛鍊鍛鍊是可以克服的。

  不要被怯場嚇倒

  首先必須瞭解怯場的實際情況。

  之一:並不是只有你怕對聽眾講話。根據調查說明,大學裡聽演講課的新生, 80-90%有怯場的毛病。而成年人,怯場的比例則更高,幾乎百分之百。

  之二:一定程度的怯場是有益的。你知道嗎?具有挑戰意味的異常環境,往往會使人自然而然地作好準備去應付它。當你發現自己脈博加快、呼吸爭促時,不必驚慌,你的身體已經進入臨戰狀態了。假如這種心理準備控制在一定限度內,你的思維就將更敏銳,話語將更流暢,同時更富有感染力。

  之三:職業演講者也同樣怯場。人們在上臺前略感緊張,直到講了幾句話之後才放鬆下來,這是很正常的。一點怯場感都沒有的人,講出來的話不會有激情。

  之四:害怕上臺講話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不習慣。這些實際情況說明了:怯場並不可怕,對初學者而言,上臺講話意味著一系列複雜而陌生的情形,反覆練習就可以改變這種狀況。久而久之,成功的經驗多了,你還發現那竟是種樂趣哩!

  選擇正確的準備方式

  有準備才能有信心,準備充分才能無所畏懼,再有經驗的演講者倉促登臺也難免陷於窘境。十九世紀初美國講壇的風雲人物丹尼爾·韋伯斯特說,他覺得如果只作好一半準備就站到聽眾面前,那就像只穿著一半衣服。

  重要的問題是,上臺前必須選擇好正確的準備方式,然後充分準備。

  首先,不要逐字逐句地背誦。寫好講稿逐字背誦,這無異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有時還會把事情弄糟。我們平時說話都是脫口而出,腦子裡不是想著要用哪些詞,而是想著要表達什麼意思,什麼觀點。只要思路清楚,語言就會像呼吸一樣自然地從嘴裡吐出來。

  一旦面對聽眾,我們很可能會把逐字逐句背下來的講稿忘了。即使不忘,講出來的話也是機械呆板的。因為那不是出自內心而是出自記憶。

  其次,事先組織好觀點。這事看起好像很複雜,其實很簡單,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尋找有益的經驗,再據此整理你的思路、你的觀點和你的信念。就象麥爾斯·布朗博士說的:“把話題醞釀成熟,…然後把所有的觀點都記下來,字要儘可能少:這樣組織起來就容易一些-最後把這些鬆散的;部分並然有序地安排到你的材料裡去。

  最後,給朋友預演一下。這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把做務的內容像日常聊天似地講給朋友和同事聽。

  著名的歷史家阿倫·內文斯主張:"“只要你的朋友對你的研究有興趣,你就抓住他,跟他談你的研究所得。”這樣你會發現,有些問題你可能闡釋得不夠;有的觀點可能有爭議卻沒有意識到;甚至會發現你整個表述方式就不是徵洽的。”

  成功的決心不能動搖

  要做到這點,必須做到:

  首先,把自己沉浸到話題中去。話題選定,組織好了觀點,甚至同朋友“預演”過了,還不能說已經準備就緒了。你還必須使自己處於那麼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是歷史上的偉人們之所以能成為偉人的關鍵,那就是,對自己事業的信仰。你要堅信,你的聽眾在聽了你的報告之後會變得更好。

  其次,把一切擔心拋到腦後去。人們常常擔心自己會講錯話,會“卡殼兒”。這種擔心副作用很大,上臺之前一定要把它拋除。你可以全神貫注地聽別人發言,這會有助於避過分的擔心而造成怯場。

  最後,對自己講些鼓勵的話。人們也常常懷疑自己的題選擇得是否恰當,聽眾是否會感興趣等等。這時,你有要對自己講些鼓勵的話:你選擇的這個話題正合適。因為來自你自己的經驗,來自你對於生活的思考,你比聽眾當任何一個人都更有資格來談它。

  把自己裝得信心十足

  威廉·詹姆斯曾寫道:“動作似乎是在感情之後,但它們實在是同步的,所以,調節我們可以隨意直接控制的動作,就可以間接調節我們不能直接控制的感情。” “所以,要想無所畏懼,就要裝出非常勇敢的樣子,而且是全身心地去裝,這樣,英雄氣概就會取懦夫之怯而代之了。”

  只要準備得充分,你就昂首挺胸走上臺去吧,步履矯健些,神態輕鬆些。在面對聽眾之前30秒鐘內作一次深呼吸。大量的氧氣會使你興奮,給你勇氣。身體姿勢要儘可能挺拔些, 目光要盯住聽眾的眼睛。然後大膽地開始講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