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益處演講稿
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呀!生活就是要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記好書,這樣才能一步一步的走向最高峰。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歡迎閱讀。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改變,從讀書開始”。我想我是最應該去認真讀書、汲取更多知識的人。從高中起開始學美術,藝術生的文化課相對較差一些,高中、大學,很多的時間給了專業課,本就懶惰的我讀的書屈指可數。現在我擔任小學二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面對孩子們純潔求知的眼睛時,我常常覺得慌亂、心虛,總覺得自己能夠帶給孩子的太少太少。
所以讀書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事情,教師恰如其分的比喻引用,信手拈來的詩詞歌賦,因讀書而來;靈活多變的教育機智,旁徵博引的課堂講解,因讀書而來;妙趣橫生的師生互動,和諧輕鬆的教學風格,亦因讀書而來。我一直堅信讀書能讓我成為有魅力的教師!
一、與孩子們共讀共樂
為了培養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我經常與孩子們一起讀書,所以童書也就成了我的必讀書目之一。晨誦、讀寫繪自不必說,從秋誦到冬,又從春誦入夏,從金子美玲、謝爾大叔到顧城、金波,一首首詩歌印入了孩子們的腦海,也印入了我的心。每週一課的讀寫繪是孩子們最期盼的課。每隔一段時間定期向孩子們推薦一部書,有的是學校裡發給班級的,有的是從孩子們那尋來的,推薦給孩子之前,我都要把它看一遍,然後精心的準備一個推薦語錄,簽上我的名字,在班級傳閱。一般推薦的這本書班級只有一兩本,我也不要求必須去買,互相傳閱著讀,孩子們讀的更起勁了,真的是“書,藉著讀更香”。書籍,拉近了我與孩子們的距離;書籍,成了我與孩子們共同的生活密碼。
二、閱讀經典教育著作
在新教師培訓上,一位校長曾說“讀書,是成為名師的必由之路”,作為老師,要閱讀經典教育著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高,望得更遠。因此,也在一直試著讀蘇霍姆林斯基、吳非、劉鐵芳等教育大家的著作,增強自己的教師專業素質,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感謝學校定期給教師發一些書籍、報刊,提供了濃厚的讀書氣氛。《孩子的早期閱讀課》一書,為我解決了最實際的困難,上半學期剛執教,我搞不清讀寫繪、晨誦該怎麼上,上哪些內容才適合,怎樣才能上精彩,在這本書裡我找到了答案,眾多的教學案例及分析,以及繪本書目、童詩的推薦,讓我有了方向。管建剛的兩本教學作文系列用書為馬上就要執教三年級,面臨作文教學的我先打下了基礎。教給學生一滴水,教師應有一桶水,但杯水不添,又怎會不幹,“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惟有常學,方得常新。
三、不拘一格,廣泛閱讀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我們不一定只是把自己限制在教育理論的著作上,當你覺得枯燥了,不妨看看其他的,對人的成長、氣質都是有利的。對了,還有網路也是不可忽視的哦,******現在不是流行微閱讀嗎,電腦上的一些短篇小文章偶爾讀讀,也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了許多。我還有個習慣喜歡看電子書,《明朝那些事》一共七部,那麼厚的,我也是用手機看的,還有《窗前的小豆豆》等哈,不過要注意保護眼睛,似乎有點損傷視力。
四,讀書心得——《改變,從習慣開始》
最後,我講一點點近期正在閱讀的《改變,從習慣開始》,看她的書之前先了解了有關她的故事,知道了顧老師用書籍的力量改變了一個小女孩的真實故事,知道了顧老師曾承受失去愛人僅一個月後為了孩子們的呼喚拖著病軀回到教學中時,我真的被她感動了。看完了書裡那 73 篇飽含真情的書信時,我覺得顧老師不再“普通”,那一封封書信傳遞著顧老師對學生的愛,對教與事業的愛。每週一篇給家長的信,在信中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給家長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法,還精心挑選一些學生課外讀物供家長參考。一封封的書信無疑使家長更信賴老師,架設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樑。這本書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對我們的工作有很強的指導性,尤其適合我們年輕教師學習。也許,我們無法丈量自己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生命的寬度,一本讓人受益的好書,也許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 書,讓簡單的人變得豐富;書,讓喧囂的人返璞歸真。改變,從閱讀開始。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名言都是來讚美讀書的好處。對,讀書有說不盡的好處,我覺得讀書最大的好處有兩點:積累好詞佳句、增長豐富見識。
在讀書的過程中,一些散文或其它文學體裁中,一定會有運用恰當、優美得體的詞語和句子。這些好詞佳句十分耐人尋味,我們何嘗不可以將它們專門積累到一個本子上,既可以加深對它們的印象,也 可以在日後檢視翻閱。在寫作文的時候,如果遇到可以運用的地方,就可以恰當地運用。但也要用的讓人覺得天衣無縫,這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得到昇華。讀書不光能積累到好詞佳句,還可以豐富自己的 見識。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就說明了:讀書可以增長見識。讀的書多了,起碼以後出去玩,到個什麼歷史遺蹟能說出個八九不離十的,連請導遊的錢都省了,多好呀!這樣,不光能讓朋友收益,自 己也有面子,何樂而不為呢?
讀書的好處很多,也不只有這兩點。但是,讀書是為了讓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有助於我們的學習。總之,讓現在的學生們少幾個有網癮的,少幾個沉迷遊戲的,多幾個愛看書的。
開卷有益,讀書好處多”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共識.每一個人要想在知識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現的景色越壯闊,就要擁有淵博的知識.知識是人類通向進步\文明和發展的途徑.書是前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它是我們獲取知識的源泉.我們要讓自己變得聰明起來,必須多讀書,讀好書.
讀書不僅可以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我們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讀書是蒐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我們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會吸收。大量的閱讀,可以將自己從課內學到的知識,融匯到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直至形成能力。
讀書不僅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對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們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學習的榜樣,如軍人、科學家、老師、英雄人物等。這些令我們崇拜或學習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過閱讀各類書籍所認識。我們在進行閱讀時,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侷限於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麼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別愛好的。”每一個學生要在書籍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生活。把讀書,應視為自己的樂趣。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功課那麼多,作業要完成,那有時間看書?其實只要你肯擠時間來讀書,就不愁沒有時間。就像大文學家魯迅先生說的: “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願意擠,總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談天的時間,用在了學習上。最終魯迅寫出了許多好文章,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我們可以用午休、放學做完功課以後、節假日等點滴時間來讀書。每天一小時,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同學們:“同沐四季風,共享讀書樂”讓我們與書交朋友吧!讓讀書之花,盛開四季校園!
學生在課內學習了許多名家名篇,但是閱讀量很有限,還需要在課外作超多的補充閱讀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的很好途徑。因此課外閱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補充,其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1、提升人生境界,強化人文精神,真善美廣植人心。課外閱讀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人文精神。在學生評價課外閱讀的好處和價值時,學生認為“有書相伴,人生不寂寞”、“在閱讀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境界”,這也是課外閱讀的一種必然收穫和最大收穫。當代著名教育家魏樹生,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他要求新生入學第一課每人要有一本偉人傳記,一本名著。可見他十分注重透過課外閱讀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
2、有利於語文課程構成開放性的學習領域。課外閱讀是開放的,使學生的思維向課外延伸,潛力和視野向課外發展,拓展學生理解和運用文學語言的機會和實踐領域。透過閱讀,提高學生的禮貌素養,已成為當今世界全球教育的一個基本共識。
3、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利於養成學生的研究素質.,以學生自己“最喜歡”和“最欣賞”為標準,充分體現學生的個性。老師在學生面前敞開道路,讓書籍學生的摯友。自主性不但使學生有了做學生主人的強烈優越感,也為語文學習帶來了極大的空間。
二、如何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1、由淺入深,循循善誘,激發興趣。有的學生一望見大部頭的名著,就亂了方寸,產生畏難情緒。這種狀況下,先不要急著向學生推薦鉅著,而是推薦一些易於學生理解的文章。開始,能夠採取聯讀的方法,即立足於課本,在課外找一些與課文資料相關的文章,比如教海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能夠找居里的《我的信念》,讓學生去體會兩位世界著名女性性格的堅強與對理想的執著。應用這種聯讀方法,能起到激發興趣的作用,我們還能夠充分利用學生手中的《語文課外讀本》結合學習。
2、創造條件,營造氛圍,正確引導。能夠動員家長為學生訂閱了專業性強、閱讀口味高的《課外閱讀》、《語文報》,充滿青春氣息、瞭望外部世界的《青年文摘》等,豐富閱讀資源;同時,應要求學生將感觸最深或最喜歡的文章摘抄下來,並寫寫自己的感想,這樣不僅僅加深了學生閱讀的深度,而且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一種閱讀習慣。
3、比較閱讀,讀寫結合,相得益彰。能夠選一些同類的或不同類的文章,讓學生在課外讀,作比較。讓學生從資料、形式、語言、具體的藝術手法等某一方面進行揣摩。讓學生準備自己的摘抄本,摘抄精美文句,寫好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要求學生從閱讀過的書籍中記下提要,並表述自己在讀書中的點滴體會,不講求形式上的完整,也不要求資料上的聯絡,篇幅可長可短、靈活自由、有感而發,旨在達意。剛開始可要求學生寫少一點,一段時間後,漸漸增加。
閱讀潛力是可持續發展的學習潛力;學會閱讀才能生存,才能發展。好書是人生的優秀導師,好書是人生進步的階梯。願閱讀成為課程改革的熱點,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課外閱讀不僅僅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一本好書能夠影響人的一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學生更應“多讀書、讀好書”。幾乎每位學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學習的榜樣,如軍人、科學家、老師、英雄人物,哪怕是身邊的同學或者自己的父母等。這些令他們崇拜或學習和模仿的楷模相當一部分是學生透過閱讀各類書籍時所認識的。當學生進行閱讀時便會潛意識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書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進行比較,無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
課外閱讀伴隨著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我們不要將課外閱讀片面地理解為語文學科的學習,對於從各門學科的學習中所獲得的新知識和新資料都需要超多的課外閱讀作為補充和配合,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和吸收。
此刻教育給了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其中,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成了學生的必修課。課外閱讀不僅僅能夠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良好的自學潛力和閱讀潛力,還能夠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對於提高學生的認讀水平和作文潛力乃至於整個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如果學生的智力生活僅侷限於教科書,如果他做完了功課就覺得任務已經完成,那麼他是不可能有自己個性愛好的科學的。”我們務必力爭“使每一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生活”。
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透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蒐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學生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不是很具體和容易理解,是意識性的知識,需要再消化才會吸收。學生可將自己從課內學到的知識融會到他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渠道中去,相得益彰,構成“立體”的牢固的知識體系。
在重視素質教育的這天,讓學生的潛力和素質得到全面的鍛鍊和發展已被擺在了教學目標的首位。替學生甩掉沉重的學習包袱,“使每一個學生在書籍的世界裡有自己的生活”是大勢所趨,讓我們都來重視課外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