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手抄報簡單內容

  讀書,它使我有了“行賢面去自賢心,焉往而不美“的做事準繩;讀書,它使我有了開啟成功與智慧之門的黃金鑰匙。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讀書手抄報圖片欣賞

  讀書手抄報圖片1

  讀書手抄報圖片2

  讀書手抄報圖片3

  讀書手抄報圖片4

  讀書手抄報圖片5

  讀書手抄報資料1

  1、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2、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羅曼·羅蘭

  3、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命伴侶和導師。——高爾基

  4、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5、徹底消化幾本書,強如把幾百本書放在嘴裡不嚥下去。——奧斯本

  6、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培根

  7、書。——人類發出的最美妙的聲音。——萊文

  8、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

  9、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讀書手抄報資料2

  瑰麗月光,婆娑桂影,獨坐燈下,捧一本好書,與古人交流,幸甚。

  淺薄輕狂,妄自尊大,這就是十五歲以前的我。直到後來與書為伴,與古人相遇,才改變了我。

  英雄淚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英雄把酒易水,訣別而去,明知不歸路,卻頭也不回,踏上秦土。當秦殿寒氣冷森之時,他抄起匕首奮力刺向秦王,分明感覺到了他的悲壯,無奈,這無異於驚濤駭浪中逆水而行的一葉孤舟,明知秦的存在是歷史的必然,卻一定要奮力一搏。為什麼?為了燕地百姓的期望,為了燕子丹的重託,當武士們拖著半死半活的荊軻出秦宮時,有誰看到他嘴角的一絲微笑,和眼中的一滴英雄淚

  沒有理由,我不再輕狂,“紅巾翠袖,搵英雄淚”,這其中包含著多少深沉與無奈啊,真的英雄也難免完美,演譯著人間多少傷心的絕唱,於是遠離浮躁,靜心讀書。

  詩仙醉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多少文人雅士一生都將萬千寵愛集於這一杯酒中,它承載著的是文化,亦是秉性。孟德一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生出數多豪邁;東坡一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感慨生世浮沉;稼軒一腔“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奏出離人血淚經過酒的滌盪,人人都有“酒飽愁絕”的情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詩仙李白斗酒百篇詩,醉樂同在,就是最好的佐證。從這飄香的美酒中,我讀到了千載文化,讀到了撲鼻醇香,讓我心醉神迷,流連不返。

  豪客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行走名山大川,流連小橋流水,該喜則喜,該悲則悲。一身豪氣,義薄雲天,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也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可“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也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可“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豪客生來灑脫無拘,喜怒哀樂,無須隱藏,盡情流露。

  我不再自鎖,豪客讓我更加爽朗,即使歲月流逝,花甲古稀,也會吟唱“門前流水尚能西”,“廉頗老矣”,飯量依舊!

  以古人為鏡,可完善自我,讀聖賢經典,可明白得失。古人之思為人之百態,與古人交,夫復何求?

  滿分理由:這篇考場作文采用三個小標題的形式,在結構上整齊劃一,從三個角度闡釋了自己讀書所領悟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這三個方面是他對讀書與人生的思考,含義深刻。小作者儘可能地在文中展現了自己的知識點、閱讀面,先報告自己閱讀的成果,然後將自己從中得到的收益與改變結合在一起,緊密地扣住了文章的主題,讀書可以治愚,讀書可以改變人生。小作者對古典詩詞,人物典故,信手拈來,品味評價,恰到好處,用語力避陳舊,追求精細,讀來的確是一種美的享受,不愧是一篇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文。

  有關讀書的滿分作文五:快樂的讀書腳印***659字***

  記得董其昌在他的《畫旨》中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記得高爾基也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人亦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當然,很多人讀書有各自的目的,為考取功名、為博得眾人的敬仰、為裝點門面、甚至是為了在與人談話時可以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好在我讀書沒有什麼功利目的。我從來就是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常常覺得在書中自己的腳步正邁得轟轟作響。

  我沉浸在書的馨香中。在其中,我可以感受司湯達的深刻,傑克·倫敦的激情,雨果的憂鬱;可以體會李太白的豪放、杜工部的沉重、李義山的秀逸;可以品味梁實秋的隨意,錢鍾書的睿智、朱自清的平和;也可以隨李敖一起快意恩仇,甚至像王塑般著著實實過上一把“痞”癮。每一次閱讀都是與筆者心靈的交流,都是心頭的一次洗禮,都是充滿樂趣的。我可以無拘無束地細細品味箇中精髓,也可以隨性地“好讀書不求甚解”。

  在書中,我體味著俄國人對草原和河流的觸撫,印度人對天空和飛鳥的詠歎,日本人對冰雪和草葉的凝眸,以及中國人對鬆間、大漠、孤煙、小橋流水、野渡橫舟的深度感動。這一切讓我有一種既充實又幸福的快感。每一種不同的民族的文化、歷史在書中都那麼清晰地顯露,這時我便像那個在海邊拾貝的小孩,那麼欣喜,那麼有收穫。似乎清晰可見自己思想的野馬正在厚實的大地上恣意地奔騰。

  契訶夫說:“書是音符,談話才是歌。”其實書也是歌,只有快樂的讀書人才能聽到,才能吟唱。

  讀書於我是純快樂的,因為快樂,所以自己腳下的路更綿長,自己的腳印更清晰;所以地平線並不遙遠;所以能讓人風雨兼程並迷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