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研讀新教育晨誦工作總結

  編者按:教材與晨誦是教育改革中的兩個方面,作者通過培訓活動了解一些改革經驗,下面我們來看看《心繫課改情,芬芳課改花》這篇總結吧!

  本學期,在縣教研室侯建華主任的統一部署下,在道口一完小劉愛輕校長和王豔霞校長的的得力領導下,我們圍繞教材研讀和新教育晨誦做了如下工作:

  一、研讀教材

  為了提高我校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從而更好地理解教材,超越教材。9月上旬,我們讓每位教師圍繞課程標準自主閱讀課標,認真研讀教師教學用書及教材,有效將三者結合。研讀教材時要著眼於教材的編排體系,結合每個單元的教學特點拓展到全套教材,對全套教材的各項要求,有一個全面而統籌的把握。

  為了加大教研力度,充分發揮名師的引領作用,9月14日,我們利用小教研時間聘請高平一中——全縣的首屆名師吳銀霞老師進行教材解讀的培訓,請中心校毛照慶主任及謝紅林老師親臨培訓現場,作詳細指導並對下一步我校的教研教改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通過吳老師認真耐心的講解,毛主任細緻入微的指導,我校教師在自身研讀的基礎上,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備戰階段,為我們第六組的教材研讀比賽做好、做足準備。

  10月上旬,利用每週二、週四小教研時間,我校12名教師中,劉彥芳、李金嬋、蔣小麗、趙麗麗、毛利芳、張衛紅、王彥雪、胡豔敏8位教師分別做了教材解讀展示,既體現了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又體現了對教材的個性化理解。

  10月下旬,經過篩選,我校推出語文、數學各兩名教師參加課改核心校第六小組的教材研讀比賽。此次比賽,我們和其他兄弟學校同交流,共成長。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差距,特別是道口一完小老師的精彩解讀,他們對教材把握之深刻、運用之靈活、見解之獨到、呈現之完美令我們歎服不已。回校之後,我們就這次參賽情況再次組織專題研討,參賽老師對參賽過程中一些小遺憾認識更加清晰。大家都說,一完小就是我們的榜樣。

  日雖短,天雖寒,卻沒能阻擋我們教研的熱情。我們將教材研讀的實踐與講微課相結合,讓老師在微課中滲透對教材的把握與運用。工作之餘,老師們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製作課件。每當落日的餘暉散盡,漆黑的夜空中星光隱隱閃爍時,我們卻還在為微課中的一個課件的製作、一個環節的設計、一個語句的運用、一個問題的呈現而爭論不休·····有爭論就有成長,有探討就有收穫。11月8日,教研室胡冠軍主任到我校調研教材研讀與新教育晨誦課的開展情況,對我校教材研讀的參與率與研讀方式給予了充分肯定。就讀書活動書目的選擇、主題閱讀的開展給出了針對性建議。11月,大家辛苦而忙碌,幸福而充實。

  12月下旬,在高平中心校組織的教壇新秀大賽中,我們五小的語文組教師蔣小麗在近20名的選手中榮獲第三,李金嬋榮獲第五,音樂教師王豔雪、數學教師趙麗麗分別獲得高平鎮綜合組第二、數學組第三的好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與本學期教材研讀的開展密不可分。感謝教研室,感謝教材研讀,感謝一完小,感謝同行的夥伴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成長的舞臺。

  二、新教育晨誦

  本學期,為了更好地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我校將新教育晨誦納入了工作重點,將晨誦課落實到了常態課中:每週一至週五的早上8:00——8.30為我們的晨誦課時間,***後改為8:10-8:30***,我們使用的《新教育晨誦》是由家長自主購買,達到了人手一冊。晨誦課以語文教師為主,其他學科教師也積極參與。我們利用學生值日檢查和領導班巡課相結合的評價方法確保晨誦課開展得有聲有色。

  10月23日,中心校毛照慶主任到我校對晨誦課進行指導,毛主任對我校將晨誦課納入常規課堂教學,紮實推進新教育晨誦課給予了高度評價。對晨誦課的開展提出了可貴性的建議。毛主任說,我們用晨誦為學生開啟了豐富的讀書活動,開啟了詩意的美好人生。有了領導的肯定與讚賞,在晨誦課的探索上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始終如一地前行

  10月25日,課改核心校第六小組晨誦課競賽在一完小如期舉行。我校李金嬋、張衛紅老師參加了比賽,各校執教老師的精彩分享讓來自偏遠學校的我們收穫頗豐。特別是一完小任老師的《一句話》氣勢恢巨集、許老師的《酒駕》妙趣橫生。我們深刻頓悟:原來晨誦課可以這麼上,原來晨誦課就應該這麼上。與之相比,我們的課還不成熟,我們的課還很稚嫩,但有大家的榜樣帶動與經驗傳授,我們將信心倍增、砥礪前行!

  10月27日,為了彌補新教育晨誦課的不足,我校5名教師參加了縣教研室在新區錦和小學進行的新教育晨誦培訓,李豔老師的規範展示,黨鈴芬老師的昇華拓展,特別是黨鈴芬老師的“吻醒”教育,“編織”環節更讓我們認識了晨誦的意義。我們將用自己的實踐教育孩子在晨誦中感悟生命的美好,書寫人生的傳奇。

  2018一個充滿美好與期盼的年份,我們將2017的成績輕輕收起,將新的憧憬、新的目標、新的希冀、新的奮鬥裝入行囊,悄悄背起,開啟我們的美麗之旅······

  作者|滑州杏壇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