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毒是怎麼產生的
呢!我們應該瞭解一下,然後才能更好的預防電腦病毒,下面由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電腦病毒產生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計算機病毒產生說法一:
1.最早是為了惡作劇,計算機病毒最早出現於DOS,這是一個引導階段,在這個階段下,人們都是為了惡作劇,出現於1987年,當時的計算機硬體較少,功能簡單,一般需要通過軟盤啟動後使用.引導型病毒利用軟盤的啟動原理工作,它們修改系統啟動扇區,在計算機啟動時首先取得控制權,減少系統記憶體,修改磁碟讀寫中斷,影響系統工作效率,在系統存取磁碟時進行傳播。***引導型病毒發展為可以感染硬碟,典型的代表有“石頭***2***”
2.***,可執行檔案型病毒出現,利用DOS系統載入執行檔案的機制工作,代表為“耶路撒冷”,“星期天”病毒,病毒程式碼在系統執行檔案時取得控制權,修改DOS中斷,在系統呼叫時進行傳染,並將自己附加在可執行檔案中,使檔案長度增加。
3。1990年,發展為複合型病毒,可感染COM和EXE檔案。
4.1992年,伴隨型病毒出現,它們利用DOS載入檔案的優先順序進行工作。
5.1994年,隨著組合語言的發展,實現同一功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完成,這些方式的組合使一段看似隨機的程式碼產生相同的運算結果。幽靈病毒就是利用這個特點,每感染一次就產生不同的程式碼。例如“一半”病毒就是產生一段有上億種可能的解碼運算程式,病毒體被隱藏在解碼前的資料中,查解這類病毒就必須能對這段資料進行解碼,加大了查毒的難度。
6.1995年,生成器,變體機階段
7.1995年,蠕蟲
8.1996年,視窗階段,出現於視窗化系統windows系列中。
9.1997年,因網際網路出現,進入網際網路即通過網路傳播。
10.1997年,Java階段,此時出現java語言進行傳播和資料獲取的病毒開始出現,典型的代表是JavaSnake病毒,還有一些利用郵件伺服器進行傳播和破壞的病毒,例如Mail-Bomb病毒,它會嚴重影響因特網的效率。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紛紛運用於社會各個領域,為社會和家庭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然而電腦病毒也隨之出現,且電腦病毒造成的損失卻越來越大。1999年6月19日,美國加州調查機構“電腦經濟公司”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由於電腦病毒肆虐,全球工商業1999年上半年已損失76億美元,而 1998年全年的損失額才15億美元。調查負責人厄布斯克魯爾還指出,每出現一種病毒,其破壞威力也將越來越大。以1999年出現的 “Explore.ZIP病毒”為例,從出現到統計時的幾個月內,它所造成的損失幾乎是1998年上半年所有電腦病毒所造成損失的5倍還多。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電腦病毒的來龍去脈做一個透徹的瞭解,並學會防範病毒的基本知識。下面,筆者結合實踐就病毒的概念、歷史、產生的原因以及病毒防治,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與同仁們一起探討。
計算機病毒一、病毒的含義
與醫學上的“病毒”概念不同,計算機病毒不是自然存在的,你無法用任何一臺顯微鏡觀察到一個計算機病毒樣本,它歸根結底只是一串二進位制程式碼。但由於計算機病毒與生物醫學上的“病毒”同樣具有傳染性、破壞性、隱敝性和潛伏性,因此人們從生物醫學上引申了“病毒”這個名詞。
人們對計算機病毒最通常的定義可以表述為:“利用計算機軟硬體所固有的弱點編制的具有自身複製能力的、會不斷感染的、具有特殊目的的計算機程式”。這個定義不但包括人們熟知的“拿它死幽靈王”、CIH等惡性計算機病毒,還包含了我們熟悉的巨集病毒。
Office檔案並不是單純的不可執行檔案,雖然它本身不能作為程式執行,但微軟公司為了擴充套件Office的功能,提供了一種專門的Basic語言—— VBA。編寫者可以將程式程式碼嵌人Office檔案中,當用Office程式開啟這些檔案時,程式程式碼便會自動執行。前一段流行的“美麗殺手 Melissa”病毒便是利用巨集來使***程式Outlook自動根據通訊錄中前五十個記錄的地址發信,而最近的“七月殺手July Killer”巨集病毒的破壞方式則是產生一個只含有一句“deltree/y c:”的Autoexec.bat檔案來替代你原有的檔案。
值得一提的是,“特洛伊木馬程式”、“後門程式”和“蠕蟲”這三個概念嚴格說來並不符合上述病毒定義。“特洛伊木馬程式”的名字來自於世人共知的希臘神話:木馬通常“偽裝”成另一程式,比如一個著名的遊戲或工具,不知情的使用者執行後便上了當。雖然木馬程式通常表現出格式化硬碟、傳染病毒或安裝“後門”等惡性行為,可是它並不會複製自己。“後門程式”是近來發展相當快的一類惡性黑客程式。從本質上說,後門軟體是一套遠端控制工具,當後門程式成功侵入計算機系統後便悄悄開啟某個埠,接著黑客便能通過Internet竊取系統的網路帳號、密碼等重要資料或破壞資料,為所欲為。“蠕蟲”並不感染其他檔案,僅僅是在系統之間永無止境地複製自己,不斷消耗系統資源以至嚴重影響甚至拖垮整個系統。
計算機病毒二、病毒的歷史
在國外,最初對計算機病毒理論的構思可追溯到科幻小說。1977年夏天,托馬斯·捷·瑞安的科幻小學《P-1的春天》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作者在這本書中描寫了一種可以在計算機中互相傳染的病毒,這種病毒最後控制了7000臺計算機,造成了一場災難。1983年11月3日,弗雷德·科恩博士研製出一種在執行過程中可以複製自身的破壞性程式,倫·艾德勒曼將它命名為計算機病毒,並在每週一次的電腦保安討論會上正式提出。8小時後專家們在VAX11/750計算機系統上執行此程式,第一個病毒實驗成功。一週後又獲准進行5個實驗的演示,從而在實驗上驗證了計算機病毒的存在。1986年初,在巴基斯坦的拉合爾,巴錫特和阿姆傑德兩兄弟經營著一家IBM-PC機及其相容機的小商店。他們編寫了著名的Pakistan,即Brain病毒,在一年內流傳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第一次深深地嚐到了病毒的苦頭。然而在1988年11月2日,發生在美國的“蠕蟲病毒”事件,又給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罩上了一層濃濃的陰影。蠕蟲病毒是由年僅23歲的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羅伯特·莫里斯編寫的。雖然他並無惡意,但當時“蠕蟲”在Internet上大肆傳染,使得美國六千多臺計算機處於癱瘓狀態,直接經濟損失達9600萬美元。“蠕蟲”一時成為輿論焦點,從而迫使美國政府立即作出反應,國防部甚至成立了計算機應急行動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