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河的文章

  母親河,是孕育生命的發源地,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母親河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我們的民族魂,以她洶湧磅礴的氣勢,成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自古以來,有多少人想征服黃河,卻無一例外的屈服在了黃河的腳下。直到大禹治水時,才平息了黃河一時的憤怒,想必前幾年的大洪水至今仍讓人們記憶猶新吧!

  黃河在以前是好脾氣的。或蜿蜒,或坦蕩,水流舒緩,柔情萬種,但她在陰山前碰了壁,她便負氣地向東;不料又撞到了呂梁山,她無法逾越,復又改向南。折了這兩個直角,使她胸臆鬱悶,怨氣上升。她更看不慣黃士高原的溝溝峁峁,嫌他既不雄渾,又不陽剛,到處是手腳。她便撒開了潑,發著怒穿過秦-晉大地。至潼關,她已無心與秦嶺糾纏,一扭身,又拐了個直角,直向中原大地衝去……這當是數千年以前的情景,而今的黃河面臨的更多的是斷流的危險。 “星宿發源月碧空,鑿開壺口賴神功。吐吞萬壑百川浩,出納千流九曲雄。水底有龍掀巨浪,岸旁無雨掛長虹。朝奔滄海夕回首,指顧還西瞬息東。” 這樣的詩句不知道我們的後人是否還能親眼看到,1999年9月15日,新華社一篇“壺口瀑布可能消失”的報道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報道稱,“80年代以來,壺口瀑布的氣勢呈衰減趨勢”,今年6月28日離壺口瀑布最近的龍門文水站的流量僅為每秒75.2立方,而過去這個季節的平均值在每秒300立方左右。”分析原因,首先是黃河處於枯水期,上游來水減少;其次上中游水土流失區治理進度達不到要求,邊治理邊破壞的情況突出。

  12月14日,《中國青年報》用了更加驚心動魄的標題“如果沒有壺口瀑布,真不知道該以什麼做為黃河的標誌”,報道了同樣的內容。 最近又有163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聯名呼籲:行動起來,拯救黃河!“令人吃驚的是,今日之黃河正面臨著另一種威脅:斷流。自1973年以來,幾乎年年斷流,且一年比一年嚴重。黃河,由滔天之水變成涓涓細流,繼而只留下龜裂的河床。黃河已成為一條季節河,照此下去,不久將變為內陸河!,黃河斷流,這意味著整個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正在繼續惡化。黃河斷流,嚴重造成下游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黃河斷流,還將對中華文化、民族心理產生不可估量的損失! 我們不禁要喊出,“讓我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母親!”

  黃河賜予了我們很多,同時也奪去了我們很多。住在黃河沿岸的人們,為了黃河的未來,失去了自己的家鄉,離開了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全國其他省份的人民,更是起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作用,熱情地為災區的人民捐款捐物,不是一家人,卻勝似一家人;抗洪搶險的官兵們,為了人民們的利益,常年在外奔波,大禹治水的精神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國家的領導人,心繫廣大的災區人民,不但調動人力去支援,還撥款在全國各地建起新村,安置失去家園的災區人民。偌大的一箇中華民族,就在黃河的聯絡下團結了起來。

  以往的治河歷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單純防洪。新中國的治黃工作,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一開始就是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標本兼治,除害興利,全面開展流域的治理開發,有計劃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設。中央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參加治黃工作,依靠科舉技術進步治理黃河,無論是關於黃河問題的勘測研究,還是治黃建設的規模,都是以往任何時代不能比擬的。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黃河上中下游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開發,基本形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蓄洩兼籌的防洪工程體系,建成了三門峽等干支流防洪水庫和北金堤、東平湖等平原蓄滯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兩岸堤防,開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黃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過去顯著提高。

  為了讓我們的中華民族繼續發揚和壯大下去,為了還黃河的本來面目,就從今天起努力學習,把治理黃河當作我們民族程序中的一件大事吧!

  :母親河

  對於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黃河意味著民族,意味著騰飛,意味著母親。我很不幸,因為在這十幾年中,我未曾拜訪過母親,民族的母親——黃河,對於一個華夏子孫來說,這是一種不孝,一種莫大的不孝。

  人們都說母親是寬巨集的,母親是無邊的,雖然我未曾領略過母親的魅力,但在夢中,在心中,母親用她的驚濤駭浪濁流宛轉,激勵著我,關懷著我。

  一聲聲浪聲,將我的心飄進了母親的懷中,母親用她的氣吞山河之勢領著我前進領著我奔騰,領著我感受母親的豪邁。人們盡情的吮吸著黃河,吮吸著母親的乳汁,他們渴望母親的愛撫,他們需要母親的滋潤。

  文人墨客以精美絕倫,豪邁壯觀的語句來形容黃河,望著日夜奔騰的黃河,望著我心中的黃河,我太過心酸,千年不停的流動,母親累嗎?母親微笑著告訴我,為了這個民族,為了愛她的兒女,這是一種必須,一種必須的付出,為了華夏子孫能夠騰飛,為了民族精神能夠延續,她必須不停的流動,不停地提醒華夏子孫能夠騰飛,必須滋養這個民族。

  騰飛,子孫……我眼睛溼潤了,為了她愛的人們,她甘願受到風吹日晒,甘願受到上天的折磨,只要民族能夠騰飛,為了子孫能夠過的比她好,她甘願隨這一切,“只要你過的比我好。”從風中,從浪中傳來一陣陣吶喊。

  淚水情不自禁的在心中,在我的血液中氾濫,母親啊!母親你目睹這你的子女為了自我而自相殘殺,為了自己的幸福甚至將魔爪伸向了您,可您卻甘願隨,甘願忍受,甘願不辭辛苦的傳揚著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啊!我偉大的母親我心愛的母親,你讓我敬佩,你讓我感動,你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責任,你讓我知道了我們應該騰飛,帶著您的精神,您的祝福流向世界,流向輝煌,我懂了,我懂了,我深愛的母親,我心中的黃河。擦乾眼淚,將對心中黃河的愛化作一種永恆,帶著母親給予我的責任,我該起程了,我該付出了,我該道別了。

  “母親,請好好珍重,您的兒女不會讓您失望,帶著我的祝福,繼續滋養您的兒女們吧,一路保重,保重。”

  別了心中的母親河——黃河,帶著希望,帶著祝福,帶著必須騰飛的信念,我開始奔騰,全華夏子孫們開始了輝煌的征程

  :母親河

  溫瑞塘河位於甌江以南、飛雲江以北的溫瑞平原,是我市境內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水源主要來自瞿溪、雄溪、郭溪以及大羅山和集雲山的山澗溪流,自東晉時期由人工開鑿,經唐大和、會昌年間大規模疏浚,後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樞組織修築,形成“八十里荷塘”,是溫州山水城市特徵的重要標誌。溫瑞塘河主河道古稱南塘河,明清稱七鋪塘河,北起鹿城區小南門躍進橋,向南流經梧埏、白象、帆遊、河口塘、塘下、莘塍、九里,再向西至瑞安市城關東門白巖橋,全長33.85公里,正常水位時河面一般寬度為50米,最寬處200多米,最窄處僅13米。溫瑞塘河縱橫交錯的水系河道,對我市的防洪、排澇、供水、航運、灌溉、景觀及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溫瑞平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溫州人民稱為“母親河”。

  某年某月某日,某一環保調查小組針對溫瑞塘河環保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而調查結果卻令人十分意想不到:溫瑞塘河周圍居民對於溫瑞塘河汙染情況持無所謂態度者佔43.75% ;持只顧發展不顧汙染態度者佔25%;覺得誰汙染誰治理者佔25%;認為自己環保意識者強佔6.25%。通過查閱資料,我瞭解到:水汙源的來源主要是未加工的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廢水。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汙水、造紙汙水、農業汙水及都市垃圾。死亡有機質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氣,危及魚類的生存;還能導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氣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這些需要氧氣的微生物能夠分解有機質,維持著河流、小溪的自我淨化能力。它們死亡的後果是:河流和溪流發黑、變臭,毒素積累,傷害人畜。

  聽大人們說,在他們小的時候,家鄉的河水很清澈,河裡有青青的水草,頑皮的游魚,像一幅透明的畫。可是20多年過後呢?“美麗”的“裝飾品”囂張地徘徊在溫瑞塘河上,伸著懶腰,伴隨著風做著早操,多“美”呀!這些裝飾品真是份“不可多得”的禮物,引得無數廠主將它贈送給溫瑞塘河母親;裝飾品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使得周圍居民忍不住發瘋似地想收納它為自己的掌門人;裝飾品是塊“不可多得”的磁鐵,使得人們的黑暗心靈也不得不被它牢牢吸引住。嗚嗚嗚,我們善良的溫瑞塘河始終寬容人們的一切罪過,然而就是這些罪過造就瞭如今如此“美麗”、五彩斑斕的溫瑞塘河。

  溫瑞塘河是溫州人民的母親河、溫州城市的血脈。智者樂水,更要愛水。保護母親河,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源。可是曾幾何時,我們因城市的經濟發展而忽視了她的存在,水體汙染、垃圾入河、河床淤積、填佔河道,讓千百年來哺育我們的母親河傷痕累累、滿目瘡痍,

  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力所能及地參與到整治和保護母親河的隊伍中來,早日還原母親河靚麗的風采!

  在此,我提幾點建議:1、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環保法律意識,樹立環保與經濟、社會統一協調發展的新觀念,努力推進《水汙染防治法》的實施;2、工業結構的選擇與合理佈局要放在首位,在工業發展的初始階段進行有效的巨集觀調控,對所產生的汙染物質進行分散加集中的控制。減少生活垃圾在河道中的排放,在河道附近,尤其在居民密集區,應多設幾個“垃圾箱”;3、環保主管部門應該加大檢查監督力度,杜絕各類水汙染的現象發生,對違反規定的企業或個人,加大處罰力度,把水汙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4、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搞好水汙染防治工作,保障公眾的健康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破壞水環境的行為進行監督。

  落日泛舟循橘浦,輕霞入路是桃源。我們堅信,只要全市上下按照“依法治河、科學治河、全民治河”的要求,標本兼治、建管並重,全民動手參與塘河整治,切實承擔起治理塘河、保護塘河、建設塘河的歷史責任,我們就一定能早日重塑江南水鄉風韻,讓清波盪漾母親河,把塘河建設成為生態之河、人文之河、宜居之河,使之真正成為溫州獨特而響亮的城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