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齡人物生平介紹
陶望齡***1562~1609***,字周望,號石簣,漢族,明會稽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陶望齡於萬曆十三年***1585***考中鄉試第二名。四年後會試第一,殿試第三,與董其昌、袁可立為同年,授翰林編修。萬曆二十三年***1595***三月,被內閣提名充任正史纂修官,與焦?、袁伯修、黃平倩共同研究性理之學,尤其痴迷王陽明的學說。他久在翰林,以清新自持被推為詩文之首。萬曆三十三年***1605***十月,升為國子監祭酒。
宰輔沈一貫以“妖書”之事,欲陷害禮部尚書郭正域。事發緊急,陶望齡與狀元唐文獻,同僚楊道賓、周如砥一同來見沈一貫,正色責以大義,並願棄官與郭尚書同死,在眾官員的救護下,郭正域的案情才得到緩解。
陶望齡曾上《正紀綱》之疏,內中言道:“大臣所是,小臣所非,相援相訐,以成曹耦。下以非法爭法,上以煩言止言。一議反覆,而數月未定;一語糾結,而累牘不止。則大臣與小臣不交。”指出內閣重臣與朝廷眾臣之間互相缺乏溝通的四種弊端,造成“精神不運,而問紀綱。紀綱不調,而問風俗。馬不進而策車,御不役而咎馬。”的怪現象。可惜他關係國計民生,切中時弊的奏章,並未受到重視。陶望齡還上疏議論邊防之事,同樣未被採納。
萬曆二十四年***1596***,陶望齡請假回鄉,袁巨集道正任江蘇吳縣縣令,陶望齡特慕名前去拜訪,兩人長談三日,引為知交。次年,袁中郎辭官來到紹興,與陶望齡同遊越中山水,對紹興的奇山、怪石、秀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寫了不少有名的詩句,使紹興山水名揚天下。有一天晚上,袁巨集道在陶望齡家隨意抽取書架上的書,拿到《闕編》詩一卷,紙張印術俱劣,而且都被煤煙燻黑了,但袁巨集道在燈下讀了沒幾首,就驚訝地跳了起來,忙問陶:“這《闕編》詩的作者是誰?是古人?還是今人?”陶說:“這是我的同鄉徐渭***字文長***先生寫的。”於是兩人一起在燈下讀詩,讀了就叫好,叫好之後再讀,入睡的童僕都被他倆吵醒了。在袁巨集道的鼓勵下,陶望齡花很大力氣,將著名畫家徐渭散佚的作品蒐集整理,編成了長達三十卷的《徐文長集》。
陶望齡人物簡介
陶望齡,明南京禮部尚書陶承學之三子,榜眼陶大臨的侄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陶望齡少有文名,5歲時有人出上聯“中舉中進士,”他應聲對道:“希賢希聖人。”7歲時,父親任職河南,全家行到半途,母親因事擬返鄉。母親問陶望齡:“從父耶?從母耶?”他拱手答道:“男子固宜從父。”遂與父行。9歲時,他經常與其兄“匡坐終日”,相互問答,誰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皆世外語”。陶望齡17歲補邑弟子員,遂致力於古文辭,“搜討百氏,力追先秦,廣涉各書”。19歲與學者商周祚之孫女結婚,燕爾之初,仍然每日讀書作文。浙江督學林景庸讀了陶望齡的文章後,評價極高,特給予稟生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