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高中生看的散文隨筆

  廣義的散文,是指詩歌、小說、戲劇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學性的散行文章。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一種不能遺棄的美德

  如果說細雨滋潤了它珍愛的大地,如果說陽光滋潤了它鍾情的綠葉,如果說大海滋潤了它追逐的浪花,那麼我要說,感恩也在滋潤著我們的人生。感恩,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品質,是中華民族歷代傳承的美德。

  君知否:感恩,是一種力量。在一次學術報告會上,一位記者在採訪霍金時說道:“殘酷的疾病將你永遠地固定在了輪椅上,你不覺得命運讓你失去了很多東西嗎?”霍金聽後,緩緩地抬起手在鍵盤上敲下幾行字: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有愛我的親人和朋友,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全場掌聲不息。生命是一種奇蹟,或許也正是由於有了這顆感恩的心,才得以讓他在“黑洞”的陪伴下取得輝煌的成就,創造新的歷史,完美地詮釋了這個奇蹟。這便是感恩的回報:生活賜予你驚人的力量,讓你登上世界之顛。

  君可知:感恩,是一種堅持。誰可曾想過,當我們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閒適生活之時,她卻在刻苦學習之餘照料病重的母親;當我們在房間裡吹著空調喝著冷飲之時,她卻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在烈日下四處奔波。她便是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孟佩傑。之所以感動中國,不正是源於她那多少年如一日的堅持麼?然而這份堅持則是來自於心懷對母親的那份感恩。為了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她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她說:“因為愛,所以湧泉相報。”可見這份感恩,足以讓整個中國為之動容。

  常言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生活這個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我們收穫過太多太多感動,所以我們也應該以樂觀陽光的態度去回饋生活,以感恩的心去面對人生。

  然而感恩之中包含著太多,或許有些人覺得它太沉太重揹負不起,越來越多的人對朋友甚至親人開始漠視。兒女以工作忙為藉口,將父母送進養老院,使他們孤獨地過著後半生。最近又有新聞稱一男子將癱瘓的母親虐待致死!面對此情此景,人們難道不應該好好反省反省了麼?

  《詩經》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情還來不及,又怎能將他們置之不顧呢?

  感恩其實並不難。對父母而言,勞累工作之後遞上的一杯熱茶,嘗過他們辛苦做出的飯菜後的一句誇讚,就足以讓他們欣慰。對朋友也是一樣,沮喪之時的一個擁抱,失意之後的一個肩膀,便能使他們汲取力量。

  巴金曾說過:“我是春蠶,吃了桑葉就要吐絲,哪怕放在鍋裡煮,死了絲還不斷,為了給人間添點溫暖。”沒錯,人生本就如此。與其惆悵黯然,煩躁無奈,倒不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坦然而淡定地笑看人生潮起潮落。

  篇二:奔跑人生

  人生是一場漫漫旅途。

  有時我們只是靜靜地坐著,看鄉間夕陽,有時我們慢慢地走著,享自在風光。而當遠處的地平線——那心中永恆的渴望在召呼我們時,那便是我們奔跑的時候了。奔跑人生,共同體驗人生百味。

  奔跑人生,我們體驗一種艱辛。真實的長跑需要身體的良好狀態,而人生的長跑則需要心靈的堅韌不屈。畢竟,人生的跑道不會是鋪滿玫瑰的花徑,而是充滿艱***難險***阻的沙土之道。我們要忍受腳板的疼痛,呼吸的困難,外界的紛擾,還有心靈裡,那隱隱約約的放棄之念。太多的艱辛,讓無數人失去了心中的渴望和方向,人生變成了安適的散步。而那些堅韌不屈的靈魂,則繼續在生命旅途奔跑著。

  奔跑人生,我們體驗一種暢快。

  當遠處的地平線最終屈服於你我不懈的步伐時,當遙遠的彼岸最終踩在你我的腳下時,我們體驗到的,是一種發自心靈深處的最透徹的滿足。不要太多的言語,不要在意彼岸的偉大抑或平凡,只要靜靜去享受,這惟一屬於自己的奔跑人生。而即使我們最終到不了自己的理想之境,彆著急,終究會有一個人,順著走過的路,奔向遠方。

  當我們經歷了這漫長的奔跑人生,無論艱辛、暢快、滿足,都已幻化成心中最美好的記憶。而奔跑,便是人生最美麗的主題。

  繫緊你的鞋帶,不要猶豫,讓我們一起奔跑,去體驗這多彩的人生!

  經歷過最初似乎無止境的艱辛,我們挺了過來,身體已經適應了奔跑的感受,心靈不再有激烈的困惑——遠方的目的地一點點在接近,而人也有了一種屬於奔跑的快感,這是體驗人生點滴過程的快感。不再理會外界的紛擾,我們只專注於自己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刻成長,輕盈的風成了我們最好的伴侶。想想古往今來那些偉大的奔跑者吧:司馬遷、李白、凡高、尼來、格瓦拉……外界的一切早已不能羈絆他們的腳步,他們沉浸在內心的美妙體驗,在人生旅途中劃出了一條美麗的軌跡。

  奔跑人生,我們體驗一種滿足。

  篇三:挫折也是一種幸福

  幸福,顧名思義就是快樂、高興、溫馨、和睦的象徵。但它的含義在不同人眼中卻有不同的解釋。在我看來,幸福是一個人擁有自己想要的,並對它持有一種滿足的形態。

  現在社會中,可以說是物慾橫流。人們都在忙與自己的工作,對錢看得非常的重要,可是,卻忽視了自己最寶貴的財富——親情。前幾天,我觀看了一部名為《貧富人生》的電視連續劇。它的劇情是根據發生在我們生活身邊的事情所改寫的。劇情深刻地反映了現在生活中的種種問題。

  這部電視劇描寫的是一對夫妻的悲與歡,離與合,以及他們那不懂事的兒子在生活中的曲折。劇中男主人公為了不再受岳母的白眼,也為了讓自己的家人能夠過上富裕的生活,他把自己的兒子安排在了岳母家,在外闖蕩打拼了幾年之後,他成功了,成為了一家逾貴千萬的製衣廠的董事長。他的問題也隨之接蹱而來。兒子被岳母溺愛的不成樣子,母親與岳母之間勾心鬥角,主人公也開始貪圖享樂,最終造成了自己家庭的支離破碎。但他沒有沉淪,而是尋找措施彌補,最終出現了劇中溫馨的一幕……在我看這部電視劇之前,我認為挫折就是痛苦,就是磨難。沒有什麼幸福可言。但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有人說挫折也是一種幸福。”

  自己在學習或社會生活中一定避免不了對自己身心的一種磨練與挫折,但這也是我們走向成熟,認清事實與感悟生活的一次絕佳的機會。在挫折中,我們也許會變得沉淪,會變得停滯不前。但是我們還有父母、老師、朋友、兄弟姐妹的支援與鼓勵,因此我們還會去對生活充滿信心,同時,我們也會感受到圍繞在自己身邊的親情、師生情、友情,並會對他們有一種更高層次的領悟。所以說,挫折也是一種幸福。

  挫折也是一種幸福並不是荒謬,也不是一種虛偽,而是人在生活中的一種境界極高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