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同桌的你的當代散文

  同桌的你,我們曾只是偶爾交集. 在這裡相遇,驚喜了我所有感覺,一切都來得出乎預料.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難忘同桌的你

  耳邊,一首經典老歌《同桌的你》反覆在響起。憂傷的情愫,在零亂的思緒裡飛揚,一行淚滑落,重重的滴落在幽幽筆尖......

  多少往事不斷地在腦海裡迴旋,那綿綿不絕的回憶和感傷不斷與我糾纏,將我刺痛。慧兒,一個熟悉而深刻的名字,如今再也無法從我嘴裡快樂地雀躍而出。

  誰,能為我拂走別夢寒的悲哀?誰,能為我揮去訣別痛的無奈?如今,曾經同桌的你在天堂還好嗎?

  慧兒,我在心中默默呼喚你的名字,你,感知到了嗎?

  今夜,那深藏在心靈深處的記憶隨著音樂旋律如潮水般湧出。慧兒,你可感知到我此刻輕蘸淡墨、砌文長嘆的心情?

  我想告訴你慧兒:這裡離天堂的路有多長,那麼,我對你的思念就有多長。

  從小學到衛校畢業,與我同桌過的共有四人,慧兒,你是讓我最難忘的一個!開啟記憶存放的底片,我所有親友、同學的身影此時都被你的身影擋去,今夜,我的記憶裡你成了唯一的主角。

  昨天下午五點左右,我一直守在當年我們就讀的衛校門口,等到學校裡的師生差不多走完了我才走進校門。為了回憶,為了重溫當年情,我一個人,獨自徘徊、獨自佇立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當我站在學校操場的跑道上時,我看到了你當年飛奔的身影。我一直納悶,那麼瘦弱的你為何身上卻有那麼大的爆發力,可以一路領先,一騎絕塵?

  當我重新坐在當年的座位上時,你那時在課堂上打瞌睡的情景瞬間又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習慣性的用左臂輕輕推了一下,我想,把你悄悄地推醒.......

  當我走進學校的階梯大禮堂時,我又看見了你和我並肩觀看《射鵰英雄傳》錄影的場景,昨天,你“咯咯咯”的笑聲在我耳邊是那麼的清晰,那麼的真實。

  我從來都沒想到,你我畢業離校時的一聲“再見”竟是再也不見。我從來都不曾料到,你我畢業一別,竟是永遠。

  多少次,輕輕撫摸那張畢業合影,我的心,一次又一次的隱隱作痛......

  多少次,默默閱讀你留給我的離別贈言,我心底的溫暖一次又一次的波動、漣漪......

  哦,二十多年了,慧兒你的聲音、你的身影一直在我記憶的長河裡。其實,你從不曾離去!我們,從不曾分離!

  知道嗎--慧兒?每次同學聚會時,我都會在我身邊為你留一個位置,因為,我知道你一定會來!一定會!我知道,你捨不得離開我們!捨不得!

  慧兒,那些年,我們歡笑穿梭於青澀年華,為青春添染了別樣明媚;那些年我們用純純友情勾勒出美麗彩虹,為流年留住了紅塵麗影。

  我始終相信,我生命中的有些人永遠都不會離開!我始終相信,我生命中的某些情愫,縱然零落成泥,碾作塵,也依然是香如故。

  雨溼流年,真情難忘。今夜,我停留在有你的回憶裡,不願甦醒。

  很想知道,天堂裡的你,此刻是否感應到這份人間獨為你的心靈驛動?

  抹去淚水,這一刻我的視野裡,你,正在陽光下回眸莞爾,宛如初見。

  雁自成字,花自飄零,一葉輕舟,載不去涓涓思念。

  浮生若夢,笑語如風。一夕相逢,一朝永別,一世心疼......

  願來生淺唱輕吟莫成傷!願來生,我還會遇見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喬遷新居,我整理舊物,偶然翻出了一張有三十年的老照片,那是我高中畢業班全體同學的合影。

  看著一個個過去雖然熟悉的面孔,但如今有些人已經叫不出名字,人群裡我還是一眼就找到了你。你站在前排,穿著那個時代特流行的白底碎藍花的連衣裙,顯得那麼陽光明媚。

  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接近中期,升入高三,我有幸成為你的同桌,因為你在班上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那時,我數理化學的一塌糊塗,只有語文的水平還值得驕傲。所以,在理科上每當遇到不會的問題,就搶過你的作業本,囫圇吞棗,大抄特抄。最初,你怕與我搶壞了作業本,只好由我而去。後來,你無奈的嘆息,說我這樣把習題做完,也起不到亡羊補牢的效果,看我高考時如何抱佛腳!?

  說實話,我那時對數理化老師講課的方式很不入耳,彷彿進入一片迷津。我亦真亦玩笑地對你說:“那就勞駕你多多地輔導我吧,報酬是輔導一次,請你吃一次冰棍。”你笑了,笑得那麼甜。記不清是由於什麼原因打賭了,反正最後是我輸了,賭注是輸者請贏者看一場電影。那時影院的門票很便宜,才一毛五分錢,也是我唯一請你看的一次電影。那次上映的是《少林寺》。看到小和尚與牧羊女嬉戲的場景,我少年情懷萌動,黑暗中捉住你柔軟的小手,說:“做我女朋友吧!”你掙脫了幾次未果,最後嘆口氣說:“想讓我做你的女朋友,除非你能和我考上同一所學校!”

  雖然你開出的條件,是我很難企及目標,但我感謝你。以後的日子,我知道了努力,知道了刻苦。也有閒暇浪漫的時候,我們步行三裡多地,來到泃河畔。斜陽淡淡地照在你烏黑的秀髮上,每一根髮絲都閃著幽幽的光亮。少女的臉像剝皮的荔枝那樣嬌嫩,彷彿不用動手就可以溢位甜甜的汁液來。你不正面看我,而是拉開一段距離吊起眼梢斜斜地睨視,白底碎藍花的裙子迎風飄擺,招展著十八歲女孩獨有的風情。

  那時的泃河碧水悠悠,河邊長滿了雜草。你的樂感真好,才流傳過來的臺灣校園歌曲,你從街上的磁帶攤經過,聽上兩遍就能唱得有模有樣。所以,你我邊走邊交流著新學的歌曲,雜草上的露珠,打溼了我們的鞋子竟沒有察覺。

  那年高考之後,你北上去了瀋陽一所大學,我南下到了鄭州一

  所中專。從此日漸疏離,慢慢的音信杳然。

  世界真是太大了!此後這麼多年,你我一直沒有相遇。於是,我

  墨硯沾筆,開頭寫上“你好”,結尾署上我的名字,中間略去千言萬

  語,留一片潔白,以懷念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以及那快樂簡單的青蔥歲月。

  :同桌的你

  還在上小學那會兒,班裡有個男生叫做“臣”,瘦瘦小小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中上等,而且少有男孩子的淘氣,平常時候很安靜,頗得老師的喜歡,平時能看見他,一定是坐在教室裡複習功課。慢慢的我們就習慣了他這樣安靜的存在。

  後來有些日子,臣總是缺課遲到,有時候一兩天沒來,有時候一個星期來上課一兩天。就是來上課了,也是很晚才到學校,儘管這樣他的功課在班級裡還是不錯的成績,也奇怪平常只要我們缺課了,老師往死了收拾我們,而只有臣曠課老師從不追究,第二天覆來上課又遲到時,臣有些窘迫的低下頭站在教室外,老師輕輕嘆了口氣。讓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繼續上課。

  這讓我們有了好奇,幾經打聽才知道,臣自幼就失去了父親,媽媽身體多病,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家裡農忙時候,實在是忙不開,只有姐弟幾個輪番停課回家做農活,所以他總是會曠課,來了之後又拼命的複習。我們一片惋惜。

  那個午後自習課的教室裡因為燥熱昏沉沉的,臣仍然沒有來上學,我們望著他空空的座位,就談論起他,其中一個同學說,臣家很困難,連學費和他的書本費每年都難以負擔,他媽媽隨時想讓他休學不讀了,內時候小小的善良之心被鼓起,我們同學圍攏一堆,就研究著怎麼樣幫助他,後來在一致同意聲中,我們決定捐款幫助他。為這個有點偉大的舉動,我們興奮的摩拳擦掌。

  第二天,我們捐的東西都被帶到學校,有衣服、書本、文具、還有錢,雖然不是很多,湊在一起對孩子的我們來說還是不小的數目。

  內天臣真的來上課了,我們把那些東西放在他的書包膛裡,他經過在老師面前走過的窘迫,開啟書膛放書包的時候看見了這些東西,我們以為他會很高興,可是看見他越低越深的頭和滿臉的通紅,那封我們寫的鼓勵信和捐款卷在一起,臣拿起來讀的時候,身上微微顫著,過於年幼的我還沒法解讀臣內心複雜的感受。

  第二天臣又沒來上課,對昨天的行為也沒什麼表示,班裡有幾個小女生竊竊私語,說臣太不懂事了,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還都是小孩子的心理吧,

  又過了一天,學校來了聽課的外校老師,那天臣也來上課了。那是一堂作文公開課,老師讓我們寫一件難忘的事,就好像是約好了一樣,還是孩子般太過於純粹的心以及把捐款這件事情當做一件新奇的大事一樣,都不約而同的寫了為臣捐款捐物的事情,公開課是在一個很大的教室裡,兩個班的同學加上很多外校老師也有將近上百人。作文寫罷,老師要求寫作文的優秀者在講臺前的擴音器裡有感情的讀出來,臣在底下聽著同學們抑揚頓挫的渲染著臣的家境如何困難,和自己是如何幫助有苦難的同學這一舉動,還有底下雷鳴般的掌聲和大家投來的眼神。臣把頭垂的很深很深。

  從那堂課以後,臣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在教室裡複習,而是躲在樹蔭下,雙手插在兜裡,久久的望著遠方,我沉默的望著他的背影,潛意識裡知道,我們好像傷害了臣。那天放學後以後,他再也沒有來上課,隨後在老師那裡得知他決定輟學了,永遠的離開了他喜歡的學校和課本。

  我沒想過,我們的這種善良和小孩子的無所顧忌虛榮心會帶來這樣的結果,我們讓他不能從容的在這所學校裡讀書,以前臣除了生活貧窮,在所有方面都是優秀的,他可以高抬著頭在人群中驕傲,而後來,他為這些,為這些貧窮卑微了。

  我們就這樣失去了他。

  很多年後的今天,終於明白,我們的善良,我們的悲憫,有時候也要顧及被給與者的感受和自尊,在給與愛的時候,要體察他的想法,這是不是他想要的,永遠都不要自以為是的善良。

  如今我的前院住著一對沒有母親的小姐弟,有一日我小心翼翼的拿出兒子半新的衣物,希望給換下她身上破爛不堪的衣服,小姑娘用冷漠的眼神看著我,半刻,抽身就跑掉了,其實我是想表達一個母親的愛與關心,可是這麼些年依然沒有找到辦法和捷徑,能讓她很舒服沒有壓力的接受,孩子眼中受傷的舉動,我又看到了當年的臣,那個被我們自以為是的愛逼退的孩子。

  跑遠的小女孩對她來說,或許相比這些衣服她更想要的是小夥伴們的尊重,而不是被孩子們當做不同,當做是可憐者。

  後來一個行乞的老人路過這裡,身上的棉衣露出破絮,我小心翼翼的詢問徵得他同意後,拿出我穿過的棉服送給老人禦寒,這次,這個老人接受了,滄桑的臉上露出笑容,不住的說聲謝謝,我連忙回謝,有些激動和不知所措,我說,該是我說謝謝,謝謝你成全了我的心意,成全了我的給與,也成全了我心中小小的善意。

  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學會愛的過程。讓我們學會幸福的給與愛,別讓他本來就容易哭泣的心,再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