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滿分作文

  中考是人生一次重要的考試,中考作文是中考語文成績的重要部分。那麼中考滿分作文是怎樣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範文一:熟悉的味道

  涉過樹梢的光影像無法抵達的月色招呼,微風正吹拂坐在矮椅上的我們。

  薄霧壟斷我們的視覺,只剩大自然的輕聲奏樂,與您那熟悉的味道。

  靈敏的我渴望、幻想,回憶的香味。

  爺爺您總匆匆的離去,獨留回憶那可怕的敵人與我對峙。

  是否還記得有無數次的飯後,漫步於綠盎的步道,尤其是當令人惆悵的秋夜,無預警降臨,我們互相依偎彼此,彼此的氣味,談天說地的一種依賴。

  您那淡淡的香味,是我在濃霧裡唯一尋著您的記號。

  時間無情的追趕;疾病蒼白的撲擁,再望見您時,已日薄西山的躺在病床上,等待死神的宣判。

  似乎剛粉刷的病房,鬥小的幾坪大,而我們卻猶如位於偌大的房間。

  您正遠離我,那是世上最遙遠的距離,那熟悉的香味已改為嗆鼻的消毒水味,無數的飯後談天,像大雨匆匆拍擊我的心扉,我懷念的是,那毫無代溝的坦誠、那熟悉的香味。

  在鬥小的病房超載回憶的無奈,在時間的催趕下,讓我更加想起秋風輕柔吹拂,您那老舊襯衫的泛黃味。

  您走後爸爸給了我一些您的東西,或許是偷偷暗示我,別忘了曾經時間短暫停靠我們身旁;暗示我,別忘欲低潮時,能尋著您的氣味。

  在腦海裡快遺失的一塊,是那伴著氣味的一夜夜談天。

  設過樹梢的光影像無法到達的月色招呼為風正吹拂坐在矮以上的我,薄霧壟斷我的視覺。

  我獨自一人,恣意的輕嘗秋夜的愁絲;忘情的幻想熟悉的味道。

  範文二:尋找失去的自我

  我代表字,以單單一個字代表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要我提一個我自己的代表字,我會選擇“我”。

  我,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自稱。

  大家都是我,但其個性、特徵和喜好都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

  我之所以選擇“我”這個字,是因為我覺得人們就是要活的像自己,為自己而活,跟隨著心中的“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一切。

  曾幾何時,大家都變了,沒有自己的嗜好,盲目的跟隨潮流,成了一個外表“潮”,但內心空空如也,沒有內涵的我們。

  我們是否該偶爾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而活?自己的興趣?自己的專長? 我會要求自己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例如我不因為大家說黃色小鴨可愛就一直跟旁人說自己覺得它真的很可愛;也不會因為大家說雷神很好吃,就一直盲目的去喜歡它。

  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

  若一直故意和自己的心智唱反調,最後失去的,會是自己心靈的自由,真正的思緒將會被那些附和他人的思想淹沒,成為一位被困在自己心牢的人。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在平日,你將錯失自己實踐夢想的機會,得到的也只是你假裝喜歡的一切。

  而我們應當知道,流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認同自己身上的一切,你就是最時尚的流行教主。

  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擅用自己的優勢,是三個做自己的大重點。

  平實,我都努力的去實踐它們,為自己而活吧!

  小說家蘇珊.柯林斯的《飢餓遊戲三部曲》就是個絕佳的代表。

  女主角凱妮絲在處於弱視的環境下沒有因都城擁有強權而退縮,反而更積極的以抗爭的方式表達不滿。

  看看她因此得到了什麼?更好的生活、平等的待遇,還找到了一位愛自己的比德。

  而比德講出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我不想當他們手中的一枚棋子,不想任由他們掌控、玩弄於手掌中。

  我去了,就算死,也要死得像自己。

  可見做自己是件好事,也許被誤解、排斥,但又如何呢?至少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這是我們的人生,不是別人可以幫我們定義的。

  也許你曾經迷失在他人的感覺和想法中,但是隻要有心,有志者事竟成,還是可以做回自己的。

  就像《穿著PRADA的惡魔》中的小安,她得到了全紐約女孩夢寐以求的職位,看似光鮮,卻喪失了自我。

  她在最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毅然決然的走出大樓的大門。

  走出去了,她不但沒有因為喪失工作而傷心,取而代之的是期待自己能當個專欄作家的喜悅。

  還記得看過的那本小說《偷書賊》,故事全由死神敘說。

  到了結尾,死神感慨的說他就是喜愛人們擁有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而他最喜愛的工作內容是去接那些過世的人們時,能看透他們精采的一生,各各精彩,令他印象深刻。

  我想。

  我的終極目標就是這個吧!就是當“我”,去愛、去恨,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使自己不虛此生,證明自己真的活過。

  不因為世界殘酷而畏懼,就當“我”。

  範文三:心中的陽光

  人生旅途匆忙展開,走穩幾年的路程,來到志學之年,邁著亂了方針的腳步,迷困在山林的蹊徑,遙望遠方似乎隱約看見懸崖峭壁的難關等著自己去突破,驀然發現,前方的深淵,卻是自己親手挖掘,那名為“得失心”的陷阱。

  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如往常在回家路上,唯一改變的是,那每日漸重的書包,裝滿父母的期許,師長的盼望,然而最大的負擔─自我標準,無形的壓力溢位書包,充斥著整條街,密佈著整片天,使暮色的黃昏更加昏暗,患得患失的生活,壓在肩頭,我痛恨,恐懼它的如影隨形,陽光被它驅逐門外,鳥鳴變得充耳不聞;人情被它踐踏在地,距離變得遙不可及,我怕自己迷失其中,但考卷上無止境的分數,帶領我一步一步走向得失心的懷抱。

  悠閒的某日午後,放慢了緊湊生活,為挑燈夜戰的日子鬆口氣,陽光絲絲的透過百葉窗,在桌面上劃成金黃的平行線,織就出靜謐的氛圍,拿一本書細細咀嚼─侯文詠《不乖》,正當日子因考試壓力與自我期許的因素,充斥著無法承載的煩憂,這本書似乎指引了我不同的價值觀,另一個看世界的角度。

  一個時辰過去,我闔上了書,徐徐的走出門,陽光溫和的撫摸我的臉龐,鳥兒似乎正為我演奏青春的樂章,風兒告訴我,什麼是生活;流水告訴我,什麼才是放手,這天,我找到生命的按鈕,我不再被得失心給迷惑;我發現動力的脈搏,令我領悟的是 :書本中字裡行間訴說生命、人生的可塑性,人生好比一件作品,成績只是其中的素材,不是唯一的絕對。

  “祈禱不能改變老天,只能改變自己”我越過名為得失心的山峰,如今我能揹著自我期許的包袱,但它有適當的重量,或許成功的要領,不是患得患失,遵循世界的絕對,是給自己一點點寬容。

  我拔起那深藏內心已久,細細小小的毒針,然後,醃起來,風乾,失意的時候,警惕。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