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屈原散文朗讀3篇

  朗讀能提高欣賞能力以及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並且在朗誦中能開發人們的想象力,下面小編整理了讚美屈原散文朗讀,供你閱讀參考。

  讚美屈原散文朗讀篇01

  自屈原投江以後,他一直被人們所懷念,我也不例外。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物,將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要佩戴花花線、荷包,喝雄黃酒,還要吃粽子和賽龍舟,這種習俗已經連續了兩千年之久,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後人對他的永世敬仰!

  我很敬佩屈原。

  屈原,生於戰國時期,楚國人,有一段時間深得楚懷王的賞識。楚懷王對他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而屈原此時就有了一個實施美政的計劃:上有一位舉賢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盡忠的臣子,國家就能富國強兵,而且屈原認為他一定能實現他的政治理想。看到這裡,我不禁敬佩他遠大的志向和無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從而在楚懷王面前造謠,說屈原的壞話,令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原絕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關心著楚國的一切。

  當楚懷王決定與齊國絕交時,屈原不顧自己已經沒有了官職,窮困潦倒,毅然決定親自去齊國說明,但是,齊國已經沒有人相信他了,他無功而返,傷透了心。後來,楚懷王又放走了秦國人質張儀,更令屈原悲憤不已,不顧自己的處境,徑直去宮裡參見楚懷王。但是,做出來的事又怎能收回去?屈原又一次失望了。

  楚懷王死後,頃襄王把屈原徹底流放了。可憐的三閭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還是一片赤誠,把整個的心思放在了對國家的挽救上。可是事情並不像他所希望的方向去發展。結果是,不久秦國便揮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國已經無可救藥了,在絕望和悲憤之下,高聲呼喊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投進汨羅江,自盡了。這更令我悲傷不已,感動不已。悲傷的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就這樣去世了。感動的是因為屈原一顆火熱的愛國心!

  但是,正因為這樣,讓我認為屈原並不應該死。如果他聽了漁夫的勸告,能夠忍著巨大的痛苦,不再那麼鋒芒畢露遭人嫉恨,楚國也有重建的可能的。但是,傲骨錚錚的屈原終究是忍受不了內心的痛苦,投江自盡,讓楚國再無迴天之日。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頌屈原,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之際,我不由得深深感嘆:屈原之死,悲哉!壯哉!惜哉!真可謂是: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讚美屈原散文朗讀篇02

  屈原,你聽好,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終身奉行,為了這些人格的尊嚴,你不惜縱然一躍,投身汨羅江,上天把富有詩性的河流給了你,也把楚國國民的眾人之心留給了你。是什麼讓你不屈使節放棄生命,是什麼?噢,我懂了,那是尊嚴,生命的尊嚴,對上官百姓的尊嚴。你將臣心喻為指南針,不知南邊不罷休,這是你終身奉行的吧!可這又是什麼?是忠誠的心。啊,是的,因為你的尊嚴與忠臣的心。感動了上蒼,感動了楚國國民,也感動了我。雖被流放,依然執著,那被石頭所壓的身軀啊,是一種精神,一種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時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時的我,僅僅只是惋惜於他的投江逝去;現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質——尊嚴,為了尊嚴逝去,這是壯舉,在於日本人的抗戰中也有人為尊嚴逝去,屈原,他不愧為民族英雄,每一分尊嚴都因為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時常思考,當時,是否有其他方法來保全性命與尊嚴,但我沒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詮釋了這尊嚴。他——是第一個讓我恍悟尊嚴是什麼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為了個人的小尊嚴而不低頭,為了自己的尊嚴,我也可能會與別人爭辯。尊嚴,到底是什麼?我的理解是:尊嚴是在正義面前的不低頭,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風雨當中的執著。作文

  屈原,你那深層的精神,不知是我還不夠成熟,還是沒有思考透徹,我還沒有完全懂得,或許當我正確理解時,我會再次感嘆與你的那種精神。

  你讓我明白了尊嚴是什麼,怎麼維護尊嚴,我很感激你。不愧為中華英雄,你用生命詮釋了完美的尊嚴,用執著完成了艱苦的使命,用信念鑄造了美好的精神。作文

  我很感激他——屈原。

  屈原

  昨夜子規聲啼催,今朝汨羅帶淚歸。

  《離騷》一曲哀民生,誰人誦之不含悲。

  屈原,這位本欲厲治革新的偉大詩人,因小人諂害,終未被重用,且橫遭流放,眼見國破民苦而無力迴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羅江。

  “長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艱。”人民的流離失所,撕扯著他的心肺,空懷著滿腔的報國志而無法施展,他的苦悶可以想見,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選擇。作文

  人民為紀念他,因之有了粽子,有了賽龍舟,有了端午節。

  兩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的農民,不僅免去了農業稅,還有了糧食補帖。從農民的笑臉中,我們似乎可以想象偉大的詩人屈原若在,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政治昌明,祖國昌盛,一定會重寫《離騷》將其詩句改為:“長欣喜以歡呼兮,興民生之多光。”作文

  祖國正向富強邁進,人民正向小康飛奔。欣逢這樣的盛世,汨羅江不再嗚咽,歡快地向前奔流著……

  每到端午節,偉大的詩人屈原,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歷史反思。

  讚美屈原散文朗讀篇03

  你與天地同在,

  你與日月同光。

  你生於憂患,你死於秦鞅;你憂國憂民,心中裝滿愁腸;你曾任職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很被信用,展示出你政治家的才華和文學家的鋒芒。

  對內,與懷王商議國事,釋出命令,

  對外,便往來接待賓客,應對侯王。

  你代表著進步力量,在內政上主張舉賢任能,明修法度,以百姓為重,在外交上,主張聯齊抗秦,不為縱橫掰合的外交而迷惑。在思想上、政治上,你頭腦心智始終清醒不迷惘。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可恨楚國三代君王,一代更比一代荒唐;聽信小人奸臣的讒言,坑害忠良;你被溺子妄臣包圍,對內橫徵暴斂,不體恤民情;對外與泰國妥協,破壞齊楚聯盟,你被懷王驅逐流放,使懷王走上了錯誤的政治道路,最後中了秦國的奸詐詭計,身陷武關,客死秦鄉。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從你被驅逐流放的那天起,你就親眼目睹時代的猖狂;疾心國事,你把滿腔熱情和憧憬,滿腹憤怒和悲傷,凝聚成強烈的、真摯的、一瀉千里的感慨的心聲——如此的悲壯;你痛不欲生地斥責群小;違法囂張,膽大妄為,壅君誤國;你怨恨“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你光明磊落,正直善良,豈可——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瘟蠖?”

  你作為一個偉大詩人,憑著一身正氣,憑著浩然之軀,看世間百態炎涼,不肯渾渾噩噩、碌碌無為而像蟲子一樣曲張。你雖然沒有政治家、思想家、學者的頭銜,但是憑你苦難的人生和精彩的文章,這些頭銜對你來說已毫無意義,因為人們對你已無限敬仰。

  生怕你不飽又飢,

  死怕你痛苦悲傷。

  你不見每年的五月初五,你殉國之日,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民眾為你紀念,舉辦廟會,舉辦競技,給你包粽子,你的美名世世代代永放光芒

 

 讚美屈原散文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