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記錄之自我反思

  生與死是周而復始的迴圈,同樣,成長亦是自然法則。長大成人是人生必經階段,它意味著心理和生理的成熟,但兩者卻不同步。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人生途中,有些是無法逃避的,比如命運;有些是無法更改的,比如情緣;有些是難以磨滅的,比如記憶;有些是難以擱置的,比如愛戀……與其被動地承受,不如勇敢地面對;與其鳥宿屋簷下,不如擊翅風雨中;與其在沉默中孤寂,不如在抗爭中爆發……路越艱,阻越大,險越多,只要走過去,人生就會更精彩。

  青春時代是充滿幻想、激情和純真的時代,也是生命枝葉正旺盛地伸展、最需要精神光照的時代。讓我們仰望星空,拓展想象,沐浴人類文明之光,在與無數學者的對話中探尋未來之路,逐步構建自己健全、充實、美好的精神家園。

  有些時候,我在想:幸福,到底是怎樣的?我想幸福應該是一種感覺,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其實,幸福很簡單,就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個用深厚感情愛你的愛人和一群值得信賴的朋友。要學會快樂,遇事只要多往好處想想,就會快樂,就像如果我們掉進溝裡,我們都可以設想說不定剛好有一條魚鑽進自己的口袋。要學會交往,因為缺乏交往的生活是一種缺陷;但是也要學會獨處,缺乏獨處的能力,耐不住寂寞,離開人就活不下去,也是一種災難。要學會用左手做一些事情,即使會遠遠不如自己的右手,因為左腦也需要休息,右腦也需要工作,二者融合,定能盡效其力,聚而博遠。有些時候,我們需要一種危機,來激發我們的潛能,喚醒我們的內心深處掩藏的人生激情,來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

  人的平庸,多數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夠,而是因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激發自己的潛能,在平淡機械的生活中埋沒了自己,不要害怕,要勇於拼搏。如果能夠用享受寂寞的態度考慮事情,在寂寞的沉澱中反省自己的人生,真實的面對自己,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更廣闊的天空,包括對理想的堅持,對生命的熱愛,和一些對生活的感悟。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一個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錢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過多少人,有多少人懷念你。人們總是尋找真愛,卻往往擦肩而去,不是這個時代遠離了愛情,而是人們一開始就沒有想過用一顆心去堅定的溫暖另一顆心,不是愛情不再永恆,而是浮躁和易變的心。

  每天晚上疲勞地坐到椅子上時,才感覺真真切切地過了一天。人生最重要的並不是努力,而是方向。壓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厲害幾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即使看不到未來,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錯不了,自己選的人錯不了,自己選的人生錯不了。第二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其實,那是夢想。

  篇二

  三年的初中生活,有父母的叮嚀,有老師的教誨,有同學間的親密與爭吵。我自認為這三年韻初中生活是我變化最大的時光,那個天真的、繫著紅領巾的我不見了,變成了一個自以為成熟的“小大人”——我變得世故、圓滑了。

  我學會沉默了。看見路上的一角錢,我不會再“傻傻地”拾起來交給民警;看到路上有一堆人聚在一起,我會遠遠地跑開;有人吵架,有人東西被偷了,關我屁事?當外婆又一次向我說觀音菩薩的好處,我不會再漲紅了臉和她爭論迷信和科學。老師上課講錯了,我不會指出來,哪怕是課後。這樣做的結果,爸爸媽媽說我溫柔了,外婆說我又乖又懂事。

  教室裡的窗鉤壞了,風一吹,窗戶“乒乓”作響,還撞碎了一塊玻璃,遲遲不見有人修,我自己買了一塊裝上了。老師知道後表揚了我,可同學們沒有像小學時那樣仰慕地看著我,他們的眼光怪極了。我滿心的高興化為烏有:也許,這件事根本用不著我管,這件事讓我覺得做人還是世故一點好。

  一天放學回家後,我生氣地對爸爸媽媽說:“今天考試有人作弊……”話沒說完,媽媽就打斷了我:“你考得怎樣?”我說:“還行。我想將作弊的事報告老師!”“什麼?!”爸媽幾乎同時責問,還勸我,“這樣會傷了同學感情。”我不服氣地說:“這樣對那些認真複習的同學太不公平!”“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只要你自己學好就行了。”“答應媽媽,不要去管別人,啊!”在他們的勸說下,我放棄了報告老師,以後做事也變得圓滑了。

  總之,這三年我的變化是緩慢而巨大的。我變得有些世故、有些圓滑了,但我心裡卻始終覺得那不是真正的我,是看不見的強大力量扭曲了我。社會開放了,人們的心卻緊閉起來,“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和人之間缺少了真誠,熱情泯滅了,稜角被磨平。我已不是三年前的自己!

  回顧和思考這三年自己“處世”態度的變化,我覺得在大人眼中更懂事更乖的我卻丟失了什麼!

  正值青春期的小作者是愛思考的,當自己原先的價值觀與周圍觀察到的環境和現象發生激烈的碰撞時,小作者變得迷茫困惑,不知道怎樣做才是對的。反思自己、反恩那些“圓滑、世故”的大人們,小作者內心痛苦叉不願隨波逐流,希望找回自己曾經的真實與真誠,這才是真正的成長、真正的成熟。將這些困惑與思考訴諸筆端,不吐不快。

  篇三

  成長,就好比我人生中的一艘小船,行駛在波面上。有時風平浪靜,有時也會遇到洶湧澎湃的海浪。但對我而言成長中的故事裡就像五味瓶,有酸甜苦辣鹹,樣樣都有。現在,因為我長大了,回想起自己小的時候,生活是多麼輕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身邊根本就沒什麼煩惱。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前方的海浪也更大了,海面也更波折了……辛棄疾曾經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或許是他老人家的少年時代無憂無慮,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把越來越多的煩惱,統統留給了我們。

  母為我當“嚮導”。可現在的我,長大了,懂事了,要適應獨立了,凡是做事都要小心翼翼,三思而後行,聽從父母的教誨,更正自己的不良習慣。現在的緊張的學習生活也與小時候那悠閒自在的日子相比也漸漸地拉開了距離。現在與小時候不同了。就好比現在的我一樣,正在漸漸地成長著,隨著經歷越來越多的一些成長經歷的事情,進行反思,我對一些成長生活的事情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

  現在我長大了,我回照顧父母了……我長大了,我會照顧自己了……我長大了,我會替別人分憂了……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無論哪個腳印,都是我們紮紮實實,穩穩當當走過來的,無論多少收穫,都付出了我們的心血。無論怎樣,都要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去。

  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成功我的成長之舟,行駛得雖然不穩,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澎湃,但也正是各種各樣的驚濤駭浪,才讓我學習到了不少,鍛鍊到了不少。成長記錄著痛苦,也鐫刻下歡樂。沿著成長的足跡,一步步,我們擊向成熟.走向未來。通過我這成長的旅途,我才真正瞭解到成長有一定的煩惱,但是有更多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