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認真學習的古詩詞

  在古代詩歌中有哪些表達了古人認真學習的古詩詞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喻認真學習的古詩,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比喻認真學習的古詩***一***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出自宋代朱熹的《偶成》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爭議:少年易老學難成***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

  比喻認真學習的古詩***二***

  勸學詩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註釋

  更:古時夜間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為兩小時。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

  五更雞:天快亮時,雞啼叫。

  黑髮:年少時期,指少年。

  白首:頭髮白了,這裡指老年。方:才。

  比喻認真學習的古詩***三***

  長歌行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鬱鬱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註釋

  ⑴長歌行:漢樂府曲題。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卷三十,屬相和歌辭中的平調曲。

  ⑵葵:“葵”作為蔬菜名,指中國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詩經·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之種者頗鮮。有紫莖、白莖二種,以白莖為勝。大葉小花,花紫黃色,其最小者名鴨腳葵。其實大如指頂,皮薄而扁,實內子輕虛如榆莢仁。”此詩“青青園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為陽光照耀。

  ⑷”陽春“句:陽是溫和。陽春是露水和陽光都充足的時候,露水和陽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謂的”德澤“。 布:佈施,給予。 德澤:恩惠。

  ⑸秋節:秋季。

  ⑹焜黃:形容草木凋落枯黃的樣子。 華***huā***:同“花”。 衰:一說讀“cuī”,因為古時候沒有“shuāi”這個音;一說讀shuāi,根據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漢語》,除了普通話的規範發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讀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壯:年輕力壯,指青少年時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