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預防拔牙後口腔感染

  有人比較擔心拔牙會不會感染、發炎等情況的發生。那麼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預防拔牙後口腔感染措施

  1、拔牙後醫生會讓患者咬住1~2條棉卷,它的作用是壓迫止血、保護傷口。一般棉條在拔牙後40分鐘左右即可吐出。注意棉卷不要咬壓過久。

  2、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拔牙後暫時不要離開,待半小時後請醫生再看看傷口,是否血已止住。如果仍出血,應讓醫生再作進一步的處理,或上止血藥,或進行縫合止血,並口服一些止血藥物。

  3、拔牙後要注意保護好血凝塊,當天不要漱口,不要用拔牙側咀嚼食物,不要頻繁舔傷口,不要反覆吸吮、吐唾,以免由於口腔內負壓的增加而破壞血凝塊。手術後兩小時才可以吃飯,術後兩天的飲食應該是溫涼、稀軟的。

  4、拔牙後一般可以不吃藥。但在急性炎症期拔牙,或創傷較大、全身情況較差時,應口服些抗生素和止痛藥。

  5、拔牙後一般不影響工作,可以照常上班,但是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吸菸、飲酒對傷口癒合都有不好影響,拔牙後一兩天內不吸菸、喝酒。

  緩解拔牙後疼痛的方法

  1、嘴中若有口水,需往肚裡吞下,不可以用力漱口,防止傷口撕裂的情況發生。

  2、在傷口地方,咬緊紗布40-60分鐘,儘量少講話,防止繼續出血,以達止血功能。

  3、醫師於拔牙後,需將傷口清理乾淨,置入止血棉,並縫合起來,防止出血及加速傷口癒合。

  不能拔牙的情況有哪些

  1、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體內凝血過程有障礙,故有出血傾向。拔牙後出血難止,會引起大出血而發生生命危險。而白血病患者,由於極易發生感染,拔牙後的創口也可成為一個感染灶,從而導致嚴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難以控制。因此,這些病員患牙病時,應作保守治療,禁忌拔牙。

  2、月經、妊娠、哺乳期:婦女在月經期原則上應當避免拔牙,因為月經期間牙槽可能發生代償性出血。但在月經期拔掉已經鬆動的牙,對病人沒有多大影響。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齒,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則應等月經過後拔除。

  3、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及其肝病活動期。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於肝功能不好,使參與凝血過程的凝血酶原和纖維蛋白原的含量減少,有出血傾向,拔牙後的創口會出血不止。

  4、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

  5、惡性腫瘤以及精神病的發作期應避免拔牙。

  6、劇烈的運動、勞動後,飲酒之後不宜拔牙。

  7、糖尿病症狀未被控制以前。

  8、其他不宜拔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