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的手抄報格式

  做讀書手抄報可以讓學生養成好讀書、勤讀書的好習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書的手抄報的圖片

>

  關於書的手抄報圖***1***

  關於書的手抄報圖***2***

  關於書的手抄報圖***3***

  關於書的手抄報圖***4***

  關於書的手抄報圖***5***

  關於書的手抄報圖***6***

  關於書的手抄報的資料

  一、讀書名人名言

  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於受陳規陋習羈絆的大眾會成為一種冒犯,而在那些讀書不少但學識不深的人看來,卻是一樁蠢事。 —— 歌德

  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 培根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陸游

  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 王夫之

  身邊永遠要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時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 列夫·托爾斯泰

  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 郭沫若

  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 —— 王安石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 袁牧

  二、名人愛讀書的故事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凶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三、淺談讀書

  書就是社會,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世界,好的社會。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

  有人說,讀書是精神的散步和漫遊。我亦有同感,讀書是一種精神享受。就象我們一日三餐中的鹽和佐料,它們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它們會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滋有味,更豐富多彩。

  書,將我們帶入一個比現實更為深邃的精神空間,讓思緒任意馳騁;讀書,將靈魂昇華至一個純真的高度,審視自己,思考人生。讀書,讓我們有力量抵禦世俗的種種誘惑,使浮躁的心靈得到撫慰,變得寧靜而平和。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提高文化品位,提高生活質量的最佳途徑。讀書有如我們的一日三餐,它是根據我們的口味、嗜好有所選擇的。好書似春風化雨,愉悅性情,營養身心;壞書如飲鴆止渴,蹉跎歲月,消磨意志,頹廢人生。

  林語堂說過,世間確有一些人的心靈是類似的。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文字裡找到自己的影子。讀書也可從他人的觀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書,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最忠實的朋友。讀書是一種心靈的活動.

  讀書,不但陶治人的性情,淨化人的心靈,滋潤人的精神,更能開闊人的視野,促使人的思想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