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晚上開車有什麼要注意

  夜間行車有著許多未知的危險,難度也比較大,而對於新手來說則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那麼新手晚上開車有什麼是要注意的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新手晚上開車注意事項

  1、燈光問題

  晚上燈光的使用,很多新手不習慣,主要的問題是近光燈和遠光燈使用,很多新手打開了遠光燈,給對面來車造成了影響,所以一定要看好螢幕的指示燈,選擇好燈光。

  2、夜晚開車要及時休息

  一個人在處於疲憊狀態時,注意力很難集中,反應能力也會變的緩慢,事實證明,對於新手來說,當他處於疲勞狀態時,還駕駛車輛是非常容易出車禍的,所以新手在夜晚開車時,碰到有服務區,最好進站休息20分鐘左右,保證在開車時精神處於一個良好狀態。

  3、車燈影射判斷路況

  新手通過車燈影射判斷路況,譬如當影射變短時車在上坡,變長時車就在下坡,在山東中行車,當右邊射影變短,可能前面是一個右轉彎,反之則是左轉彎。

  4、夜晚開車要降低車速

  晚上的能見度明顯的低於白天,在很多大貨車上一些的尾燈是看不清楚的,遠的時候看不見尾燈,有些新手人為前方沒車,夜晚開車速度可以快點,可是等看見前面車的尾燈時卻已經來不及閃避,也來不及剎車了,所以夜晚開車一定要放車速,時刻保持與前後方車輛的距離,沒有看見車並不代表沒車。

  5、會車注意右側非機動車

  夜間會車不要手忙腳亂、一會兒踩制動踏板、一會兒向右打輪,要注意右側行人和自行車,與對向車相距150米時,應將遠光燈變為近光燈,這既是行車禮貌也是行車安全的保證,當遇對方不改用近光,應立即減速並用連續變換遠、近光的辦法來示意對方,如果對方仍不改變,感覺燈光刺眼無法辨別路面時,應靠邊停車,千萬不要賭氣以強光對射。

  6、儘量避免超車

  超車前觀察被超車輛右側是否有障礙物,以免超車時,被超車輛向左側避讓障礙物而發生碰撞,必須超車時,應事先連續變換遠、近燈光告知前車,在確實判定可以超越後,再進行超車。

  7、準確判斷路況

  一般來說,如果感到車速自動減慢、發動機聲音變得沉悶時,說明行駛阻力增加,汽車可能正行駛在上坡或鬆軟路面上,如果感覺車速自動加快、發動機聲音變得輕快時,說明行駛中阻力減小,汽車可能正行駛於一段下坡路中。

  沒有月光的夜晚,路面一般為灰黑色,路面以外一片黑色,有水坑的地方會顯得更亮,而坑窪處則會更暗黑,一些老司機總結出夜間行車的要領是“走灰不走黑”,另外還要積累根據前燈光柱變化情況來判斷地形的經驗,如光柱變短可能是遇上彎道或上坡路,光柱變長也可能是下坡路,光柱有缺口可能是路上坑窪等。

  新手開車常見誤區

  一、先離合後剎車不熄火

  誤區:為了避免新手或學員在駕車過程中熄火,教練通常會將半聯動方式擴大化,鼓勵學員多踩離合。碰到情況急剎車時,先把離合踩到底,再踩剎車。一些人在下山的長坡時,不自覺地採用了這樣的方式,以預防碰到緊急情況時制動熄火。

  錯誤分析:新學員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因來不及踩離合而熄火,教練也因心疼車輛要經常重啟,經常鼓勵學員要勤踩離合,導致學員一碰到情況就踩離合,甚至有些學員左腳一直不敢完全離開離合踏板。先踩離合再踩剎車,就是放棄了發動機制動,等同於空擋滑行制動,將剎車任務完全交給了制動系統,如果路面附著力不好加上車速較高,這種情況下很容易發生車輛失控。

  二、低轉進擋省油不傷車

  誤區:“車一動就換二擋,儘量進擋。”駕齡越長的老司機和教練,越固執地認為應該這樣駕駛,他們往往在發動機轉速1600-1800轉/分時換擋,認為這樣不僅省油,而且還可以減少對發動機的磨損。新牌仔們嚴格遵照這一教導駕駛,但很多人的新車只行駛了幾千公里就發生發動機積炭、抖動的現象。

  錯誤分析:和過去不同的是,目前的發動機是按照在較高轉速下工作設計的,各種部件的動平衡等引數也都是以高轉速下為參考值設計,發動機材質和精度已經不需要低轉保護。如果發動機長時間在非正常的低轉工作狀態下工作,內部機件的負荷和磨損反而增加,抖動和叫杆兒現象經常發生。同時,發動機長期低轉會造成燃燒不充分,有些部位會有積炭,有些部位會被黏黏糊糊的沒有完全燃燒的油漬糊住,造成燃燒的不充分,不僅減低了行駛平順性,油耗也會不降反增。

  三、反抓方向盤方便省力

  誤區:為了轉大彎方便,不少教練在轉向時,習慣從方向盤的內沿往外反抓方向盤,以相對略短的手臂半徑拉轉方向盤,自認為省力又方便。

  錯誤分析:這種駕駛習慣日常駕駛也許沒有多大的麻煩,但一旦駕駛時碰上顛簸路面,轉向輪將路面顛簸突然地回饋到方向盤上時,極容易形成駕駛者腕部受傷。另外,對於突然的轉向,這種內掏方向盤式的駕駛習慣很難及時應付,並且相對於九點、三點式的方向盤握姿,內掏方向盤的轉向角度也很難做到精確。

  四、點剎可避免車輛失控

  誤區:一些有經驗的教練會教一些絕活,如“點剎”以儘量快的頻率踩剎車並鬆剎車再踩剎車,如此往復,據說在雨天可以避免急剎車時車輛旋轉或翻車。

  錯誤分析:過去的汽車基本沒有配置ABS剎車防抱死系統,一剎車車輪就抱死,如果在附著力低的路面或雨雪天氣,剎車分配力稍有不均就可能造成車輛失控。點剎技巧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車輪的抱死情況,減少車輛失控的發生。但問題是現在即使是幾萬元的小車ABS也都成為了標準配置,人工點剎不僅毫無意義,甚至會影響ABS的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五、過彎帶剎車更加安全

  誤區:很多教練習慣在彎道前略微減速,而將主要的減速留在彎道中。一般在駕校從教練到學生都會習慣在彎道中踩著剎車,駕校老師並不覺得這有任何問題。

  錯誤分析:入彎帶剎車會導致左右輪的剎車皮磨損有明顯差異,長期入彎制動會影響車輛的制動平衡性。這只是機械層面的,對於高速行駛過彎的汽車來說,如果在彎中施加的制動力過大,很容易造成車輛的側滑而失控。對於賽車而言,彎中制動是非常忌諱的行為,只不過駕校車輛普遍車速不高,這種危險難以體現。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