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手抄報小學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知道怎麼做端午節的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端午節的詩句

  1、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2、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痴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懷舊》

  3、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在,只留《離騷》在世間。——宋·張耒《和端午》

  4、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飢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宋·蘇軾《屈原塔》

  5、靈均死波後,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唐·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6、高詠楚辭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陳與義《臨江仙》

  7、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歐陽修《魚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8、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淒涼千古、與誰同?——宋·万俟詠《南歌子端午》

  圖一

  圖二

  圖三

  端午節的傳說

  1、《紀念曹娥說》

  《後漢書·曹娥傳》記載,曹娥,虞皁湖鄉曹家堡人。父曹盱,為巫祝,能“撫節按歌,婆娑樂神。”東漢漢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駕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為水所淹,不得其屍。娥年十四,投瓜於江,存其父屍。曰:父在此,瓜當沉。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自投於江而死,三日後抱父屍出。”

  譯文:“曹娥之父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孝女曹娥當時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哭尋父親。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這一天她也投了江,三日後抱出父親的屍體。”

  後人為紀念她,改舜江為曹娥江。元嘉元年***151***,上虞縣官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旁,命弟子邯鄲淳作誄辭,刻石立碑,以彰孝烈。後蔡邕訪之,值暮夜,手摸其文而讀,題八字於碑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為一謎面,謎底為絕妙好辭***。

  在浙江的東部地區,當地居民把端午節看作是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2、《紀念介子推說》

  介子推曾經作為晉國公子重耳的臣子追隨重耳四處流亡。重耳斷糧數日,再不吃東西就會死人。這時候介子推竟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了肉湯送給重耳吃。重耳吃飽喝足之後,詢問緣由,發現了介子推的傷,很是感動。重耳表示,以後自己得到國君之位,一定要重賞介子推,報答活命之恩。

  可是,等到重耳回到晉國,奪得國君之位後,遍封群臣,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心中怨恨,於是寫了一首《龍蛇之歌》來表達自己的哀怨。然後,介子推帶著母親離開了朝堂,回到了故鄉。有人把介子推的歌謠告訴晉文公,晉文公遺憾不已,連忙派人去尋找介子推。打聽到介子推住在山中,就到山中尋找。可介子推就是不肯露面。晉文公也是閻王脾氣,竟然下令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為了活命,必然出山。沒想到介子推竟然抱著一棵樹,活活燒死了。

  那一天,正是農曆的五月初五。為了表示對介子推的紀念,表達自己的悔恨,晉文公下令,以後五月初五那一天,都不許生火做飯——大家提前幾天做好了粽子之類的冷食——以紀念介子推。

  後來,其他國家瞭解到介子推的故事,也很是感動,推廣開來。中原大地,長江流域,都在五月初五紀念介子推。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