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電流電壓知識點歸納

  電流是摸不著,看不著的,電流的強弱只有間接地通過電流效應的大小來判斷。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物理電流電壓,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三物理電流電壓知識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三物理電流電壓知識點

  1、電源和用電器:電源是在電路中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常見的電源有乾電池,鉛蓄電池,發電機等;常見的用電器:燈泡***將電能轉化成了光能***、音樂門鈴***將電能轉化成了聲能***

  2、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把電源、開關、用電器用導線連線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一個完整電路應該包括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四種電路元件。其中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它能維持電路中有持續的電流;用電器是利用電流工作的裝置,如電燈、電視機、電動機等,它能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開關用來控制電路的通與斷,起著控制電流的作用,當開關閉合時,電路中有電流,用電器工作;當開關斷開時,電路中沒有電流,用電器停止工作。注意:開關不是用電器,它不消耗電能;導線是將電源、用電器、開關連線起來,形成電流的路徑,用來輸送電能。

  注意:在連線電路時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電路的三種狀態

  “通路”就是在一個完整的電路中***必須包括電源、用電器、開關及導線組成***,有電流通過。

  “斷路”***也叫開路***就是電路中沒有電流通過,造成斷路的原因,可能是開關沒有閉合、接線處鬆動、導線斷了,也可能是用電器損壞。

  “短路”就是電源的正負兩極間沒有用電器,而用導線直接相連。短路時因為電阻小,電流會很大,電源和導線會因發熱過多而燒壞,甚至會引起火災,燒燬電器裝置,這是絕對避免的。但是,部分電路的短路則可以用來控制某一段電路中電流的有無。

  3、正確認識導體和絕緣體

  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是由於其內部的導電機制不同。導體容易導電是因為導體中有大量的自由電荷,電荷能從導體的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例如:金屬導體內部有大量的自由電子,酸、鹼、鹽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負離子。當導體兩端接入電源的正、負極時,這些做無規則運動的自由電荷就會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在絕緣體中,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範圍內,不能自由移動,可以移動的自由電荷很少,一般情況下即使將絕緣體接在電源的兩極之間,也不能形成電流。但是,絕緣體不是絕對的,是有條件的,當條件改變時,絕緣體就可能導電,例如玻璃是絕緣體,但把玻璃加熱到紅熾狀態時,它就成了導體,所以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

  4、電流的方向:

  當把用電器連線在電池的正負兩極時,電流沿著:正極→用電器→負極,發光二極體是既有單向導電性,又有發光功能的電子元件

  *從科學的角度解釋:電流是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的。形成電流的電荷可以是正電荷,也可以是負電荷。在金屬導體中能自由移動的電荷是自由電子,在酸、鹼、鹽溶液中能自由移動的電荷是正、負離子。

  通常情況下,自由電荷做無規則運動,此時,並不形成電流,只有當這些自由電荷發生了定向移動時才能形成電流。當用金屬導體將電源兩極連線起來時,金屬導體中的每一個自由電子都受到正電荷的吸引,結果自由電子向某一方向定向移動形成了電流。

  5、怎樣畫好電路圖

  ***1***應完整地反映電路的組成,即要把電源、用電器、導線和開關都畫在電路之中,不能遺漏某一種電路元件,要特別注意電源的極性及導線交叉時是否相連。

  ***2***規範地使用電路元件的符號,熟悉課本中電路元件的符號,並在畫電路圖時正確地使用它們。

  ***3***合理地安排電路元件的符號,應儘可能讓這些元件符號均勻地分佈在電路圖中,使畫成的電路圖清楚美觀。

  ***4***一般應從電源正極開始按電流方向畫。

  初三物理學習方法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物理書分三個階段:

  ***1***課前讀書,認真預習,摸清老師要講內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內容,做到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聽課。

  ***2***課上開啟書,邊聽,邊看書,邊思考,對照老師講解與書本陳述異同點,深入理解,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3***課後看書,將課本中重要概念、規律、定義和公式進一步理解,讀書的過程就是對物理知識深入理解的過程,也是加強記憶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做題,必將提高做題速度和正確率。

  2、聽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

  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認真聽講是學好物理的關鍵,聽課應把握以下幾個環節:

  ①知識是怎樣引出的?

  ②知識內容是什麼?

  ③所學知識概念應怎樣理解?

  ④所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有什麼應用?

  3、重視知識體系的建立

  每章節學習完畢,都應進行小結,按知識條塊歸類,並建立相關的知識網路,將平時細碎的知識進行縫合,將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楚,由點到面形成網路。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就是對知識加深理解的過程,也是提高綜合歸納能力的過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識內涵和外延的過程。

  4、重視做題訓練

  人之初,性本忘,遺忘是人的共性。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人的遺忘是有規律的,人的記憶經過24小時則將忘掉50%以上,假設所學內容課堂上記住100%,那麼經過24小時,所學知識將在腦海中僅存不足50%。因此,及時反饋,及時複習,加強做題,強化訓練就非常必要。做題訓練是考查知識是否掌握的重要環節。做題要有一定的量,沒有量也就沒有質。通過做題,明思路,找方法,尋規律,力爭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訓練查缺補漏,提高能力。

  5、建立錯誤檔案

  將平時考試和練習中的錯誤記錄在案,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查詢相關的知識漏洞,及時補缺。必須做到犯過的錯誤不可重複再犯。

  初三物理學習有技巧

  1.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間有空隙,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讀數需要讀到分度值下一位

  3.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測量時可以採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減小誤差

  5.量筒不但可以測量液體的體積,還可以用"排水法"測量固體的體積

  6.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時應"左物右碼"

  7.同種物質的密度還和狀態有關***水和冰同種物質,狀態不同,密度不同***

  8.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9.相對於參照物,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即物體運動了

  10.參照物的選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體不能選作參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時間或路程內物體運動快慢程度,而瞬時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時間點物體運動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14.通常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氣體

  15.樂音和噪聲沒有嚴格的界限,與地點、時間、環境及人的心情都有關係

  16.樂音三要素:①音調***聲音的高低***②響度***聲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別不同的發聲體***

  17.防治噪聲三個環節:①聲源處②傳輸路徑中③人耳處

  18.超聲波的速度比電磁波的速度慢得多***聲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20.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使物體發生形變②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21.判斷物體運動狀態是否改變的兩種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個改變,或都改變,運動狀態改變 ②如果物體不是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運動狀態改變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23.力的示意圖是簡單的畫法***不用分段***

  24.彈簧測力計是根據拉力越大,彈簧的形變數就越大這一原理製成的。

  25.彈簧測力計不能倒著使用

  26.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於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

  28.兩個力的合力可能大於其中一個力,可能小於其中一個力,可能等於其中一個力

  29.二力平衡的條件***四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

  30.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①接觸面間的壓力大小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猜你喜歡:

1.高中物理電流公式總結

2.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彙總

3.九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

4.初三物理期末必考知識點

5.初三物理簡單機械和功的知識點